工具性条件反射

工具性条件反射

ID:32524598

大小:124.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1

工具性条件反射_第1页
工具性条件反射_第2页
工具性条件反射_第3页
工具性条件反射_第4页
工具性条件反射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具性条件反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产生和运用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如果某种反应后果能满足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高。在后续研究中发现该反射需要强化,而且强化效果主要取决于强化时间和次数的分配。最早研究工具性条件反射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他利用白鼠和鸽子等动物,做了经典的迷笼实验:把小白鼠放到一个特制的迷笼里,此时它就会想方设法逃出去,到处冲撞试图找到出口。最后它可能因某一个偶然性动作踩踏了某块木板而触动机关打开了门,逃出箱外获得了自由。如果把逃出的小白鼠再关入迷笼,使这一过程不断重复,小白鼠就能越来越快地从问题箱中逃

2、出来,最后学会把踩板和开门这两件事联系起来。此时它就会为了开门而直接去踩板。操作条件反射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大多数个体的学习是在一个被控制的环境中发生的,在这个环境中,个体因为选择了一个适当的行为而受到了“奖赏”。在消费行为中,工具性条件反射指消费者是通过尝试性的过程来学习的,一次有利的经历在教个体重复某种行为方面是很有帮助的,正向强化会加强壮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受到正面强化的行为更容易重复出现。三、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区别1、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区别首先体现在有无意识参与从神经系统的操作水平来看,经典性条件反射中被试的

3、动作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进行的,是不随意的。被试的行为动作大多是自发做出的,是一种较低级的行为反射,不需太多的学习与练习,往往是与生俱来的,意识的参与程度较低。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躯体性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往往有高级的神经系统参与活动中,是一种随意的行为,是一个需要意识参与的过程。一个牙膏品牌,聘用一个人气很高的明星做代言人,消费者因为喜欢这个明星而喜欢、购买这种牌子的牙膏,这是经典条件反射,不需要太多的心理过程和注意;在使用过该产品以后,发现这种牙膏很适合自己,以后经常购买,包含评判和反应等过程,这就属于工具性条件反射了。所以,如果从首次购买与多次购买

4、的角度来讲,首次购买中,经典条件反射运用比较多,在多次购买中,利用工具性条件反射比较有效。当然,优秀的商家会将二者结合起来,顺利的掏空消费者的荷包。2、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区别表现为刺激和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前已经呈现,刺激是作为引发行为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特定的刺激引发特定的行为。而在操作性的条件反射的实验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后呈现,它是用做强化的,即强化实验者所期望被试做出的行为。当被试做出实验者期望的行为,那么刺激就会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更有利于被试学会所预期的行为。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强化刺激仅

5、仅是用做引发商家所期望做出的行为。由此可以推知,经典条件反射多用在产品、品牌、包装、广告策略等方面,比如仿制品制造,品牌的延伸等;它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建立产品与购买行为之间的联结;而条件反射多应用于消费者学习选择商品、选择服务、选择商店的过程中,因为这样会增加消费者对产品、服务和整个购买经历的满意的强化,从而学会商家所预期的行为。3、从卷入的程度上来看,工具性条件反射多是高卷入,经典条件反射多是一种低卷入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被试所做的反应是应答性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家把有机体看做被动接受的实体通过重复获得某些行为,卷入程度低。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的中,被试的反应可以说

6、是操作性的,主动性较强,大多数个体的学习是在一个被控制的环境中发生的,在这个环境中,个体因为选择了一个适当的行为而受到了“奖赏”,卷入程度高。北京大学心理系办学特色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6日18:46   北京大学招生网  培养目标  心理学系充分发挥师资雄厚和生源优秀的优势,主动适应社会和不同学生的需求,旨在培养具有合理的基础知识结构,较强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可持续性人才;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与国际先进教学管理模式接轨,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工作结构和职业环境下需要的心理学应用通才为目标

7、。目前,心理学系设有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2002年,基础心理学被教育部确立为重点学科),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可授予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每年招收40余名本科生,70余名硕士生和10余名博士生。我系对学生培养的基本理念是:加强基础:加强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认识,更好地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加强数理化及生命科学方面基础课程。加强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实验教学内容。教师要加强科研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淡化专业:加强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心理学的要求。关注相关学科,如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生命

8、科学、社会科学、医学的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