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14069
大小:124.8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2-10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汇总(表格笔记)第一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会计网(xuekuaiji.com)是会计人员网上交流学习探讨的专业网站,欢迎访问学会计论坛(bbs.xuekuaiji.com)和加入学会计QQ群(群号在论坛首页上有)。第一章 资 产 知识点一、资产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例题·单选题】资产的基本特征包括( )。 A.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的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D.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正确答案」
2、B 知识点二、财产清查 1.现金盘盈、盘亏: ①盘盈现金,借记“库存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批准处理后属于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②盘亏现金,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批准处理后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现金盘盈或者盘亏批准前: 盘盈: 借:库存现金网站:http://xuekuaiji.com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亏: 借:待处
3、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批准后: 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其他单位的)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 盘亏: 借: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 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存货盘盈、盘亏 (1)存货的盘盈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
4、,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网站:http://xuekuaiji.com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存货的盘亏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等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
5、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网站:http://
6、xuekuaiji.com (1)盘盈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若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按此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的原因:根据《企业会
7、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而原来则是作为当期损益。之所以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是因为固定资产出现盘盈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而造成盘盈的可能性是极小甚至是不可能的,企业出现了固定资产的盘盈必定是企业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漏计而产生的,应当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的调解利润的可能性。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企业于2007年6月8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7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0
8、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盈余公积提取比例为10%。 要求:编制该企业盘盈固定资产的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按照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盘盈属于会计差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