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pki的设计与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PKI的设计与实现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卡技术的迅速发展,校园“一卡通”系统,作为校园URP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正逐步应用于各个大学校园中。它是一个集个人证件、住宿消费、学籍管理、图书借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和管理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校园的日常生活,提高了校园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但是,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网络安全的隐患。本文以东华大学校园“一卡通”系统为应用背景,根据密码学和PKI的相关理论,结合校园内使用的非接触式IC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的校园数字证书和网络通信协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PKI,包括架构在认证中心的CA服务器和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嵌入式网络读卡器。它以校园数字证书为载体,将PKI技术、智能卡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三者相结合,提供机密性、完整性、认证和不可否认等安全服务,为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应用构建了一个安全的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然后分析了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包括密码学的相关理论和PKI的体系结构,接着阐述了基于校园“一卡通"的PKI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而后具体描述了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PKI关键部分的实 现过程,包括CA服务器端的实现和嵌入式网络读卡端的实现。最后文章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PKI相关算法(1024位密钥强度的RSA、MD5等)在32位嵌入式处理器上的快速实现,解决了在32位嵌入式处理器上执行PKI算法时的“时间瓶颈"问题,为PKI客户端在嵌入式平台上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2、基于uClinux的EV4510嵌入式平台代替了普通的PC与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连接,组成嵌入式网络读卡端,作为PKI的客户端。这样,不仅降低了系统成本,而且支持可移动性。3、将用户的私钥和校园数字证书带外存储于用户的智能卡,这样,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增强了安全性。4、针对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了专用的校园数字证书。它不仅格式灵活,能方便地存储于校园智能卡上,而且安全性高,支持1024位的密钥强度,能够满足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各种应用的安全需要。关键词:PKI,校园数字证书,校园“一卡通”系统,ARM,uClinux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PKIforCampusSmartCardSystemABSl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omputertechnology,networktechnologyandsmartcardtechnology,CampusSmartCardSystem,asasubsystemofUniversityResourcePlanning,hasgenerallycomeintouse●一●一。incampusmrecentyears.ItISacomprehensiveconsumptionandmanagementsystem,whichincludesidentityauthentication,accommodationconsumption,studentstatusmanagementandlibraryborrowingadministration.Itnotonlypromotestheuser’sconvenienceinthedailylife,butalsoraisesthelevelofinformationmanagementincampus.Butatthesametime,itcomeswithgreatriskincampusnetworksecurityinevitably.UnderthebackgroundofCampusSmartCardSysteminDonghuauniversity,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cryptographyandthearchitectureofPIG,allowingforRFCardincampus,thethesisdesignsCampusDigitalCertificateandnetworkcommunicationprotocol,andthenconstructsPKIforCampusSmartCardSystem,whichismade印ofCA ServerinCertificateAuthority(CA)andEmbeddedNetworkICCardReaderalloverthecampus.RegardingCampusDigitalCertificateasthemedia,thisPIGprovidescampususerwithsecurityservicesuchasconfidentiality,integrity,authenticationandnon—repudiationonthebasisofcombinationofPKItechnology,embeddedtechnologyandsmartcardtechnology,inordertobuildasecurityplatformforCampusSmartCardSystem.Thethesisfirstlygivesafullreviewofbackground,actuality,problemandsignificanceoftheproject.Secondly,itmakesallanalysisofproject-relatedtheory,whichincludestheprincipleofcryptographyandthearchitectureofPKI.Thirdly,itexpoundsthedesignofPKIforCampusCardSystem.Fourthly,itexpatiatesontheimplementationofPKIforCampusCardSystem,whichiscomposedofCAandEmbeddedNetworkICCardReader.Finally,itgivestheconclusionandprospectofthethesis.Theinnovationsofthisthesisareasfollow:1.FastimplementationofPKIalgorithm(RSAwith1024bits,MD5)on32bitembeddedCPU;Itsolvestimebottleneck,whenPKIalgorithmisexecutedonthe32bitembeddedplatform.Moreover,itorovides,nditionfor‘plementation6PKI:lientbasedorovidesanecessarycondltlOnIorlmplementatmn01:clientDaseonembeddedsystem.2.Thereplacementofpersonalcomputerbyembeddedplatform basedonMICETEKEV4510;AsPKIclient,EmbeddedNetworkICCardReaderiscomposedofembeddedplatformonMICETEKEV4510andRFCardReader.Itnotonlylowersthecost,butalsoprovidessupportformobility.3.CampusSmartCardwhereCampusDigitalCertificateisstored;Itiseasytocarry.Furthermore,itenhancesthesecurity.4.CampusDigitalCertificateforCampusSmartCardSystem;Itcanbestoredincampussmartcardbecauseitsformatisflexible.Moreover,itprovidessupportfor1024·-bit··key,whichcanenhancesecurityinordertomeettherequirementofdifferentapplicationsonCampusSmartCardSystem.KEYWORDS:PIG,CampusDigitalCertificate,CampusSmartCardSystem,ARM,uClinux, 第一章引言1.1课题背景当进入信息化校园的网站,我们可以很容易了解最近的校园动态,当进入电子化图书馆,我们可以得到良好的信息服务和丰富的文献资源:当进入综合教务系统,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注册、选课及成绩查询;当打开电子邮箱,映入眼帘的将是各类工作、学习信息⋯⋯这就是数字化校园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我国教育部“十五"信息化规划的具体工作已经由教育部科技司开始实施。根据教育部的规划,2005年前校园信息化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数字化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掀起新一轮教育信息化的高潮。数字化校园【l】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在校园的数字化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被称为URP(UniversityResourcePlanning),即大学资源计划【2】。它包括数字校园的应用支撑层(如办公自动化、数字图书馆、网上教学系统等)、信息服务层(如决策支持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等)和个性化门户网站。按照东华大学的整体需求,东华大学校园URP系统中包含了这几个部分j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新闻信息发布系统、外事管理系统和“一卡通"系统等。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东华大学校园URP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过去,在校园里,师生员工的证件、档案、考勤、就餐等管理都是不关联的,各部门之间没有相互的联系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而且工作效率低。为此,各校都在寻求一种简捷高效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而智能卡技术13],【4】,【5】的推广应用,是推进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的重要措施之一。智能卡吼【7】’[81,19]由于具有存储量大,数据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存储可靠,读卡设备简单,操作速度快,脱机工作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地被学校所应用。随着智能卡技术在校园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采用智能卡在学校统一实施学习、生活、消费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 然的趋势,校园“一卡通"系统也由此诞生。它是一个集个人证件、住宿管理、餐饮消费、学籍考试、图书借阅、购物消费、体育健身、医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和管理系统,不仅便利师生日常生活,而且便于学校统一管理,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1.2课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卡通”系统最初兴起于国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国内,随着智能卡技术的日益成熟,“一卡通”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国内高校中使用更加普遍。在国外,新加坡大学1991年用IC卡来实现校园“一卡通"。目前,校园“一卡通"已广泛的应用于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各个大学中。在国内,校园“一卡通"工程【10】起步于九十年代中期。1996年,在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开始实施校园“一卡通’’工程。1998年,中山大学与广东发展银行联合在新建的珠海校区开发“广发中大校园卡工程”,开创了国内金融与校园“一卡通"的先例。进/k--十一世纪以来,校园“一卡通’’系统[1l】,【12】已逐渐在我国各个学校,特别是各个学校的新校区中运行。但是总的来说,在投入使用的校园“一卡通"系统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尤其突出的就是安全问题。随着Intemet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攻击技术的日新月异,安全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校园“一卡通”系统集个人证件、餐饮消费、学籍考试、图书借阅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其中涉及到个人的帐户金额和私密信息。如何保证这些信息在校园网传输中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成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研究与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校园“一卡通”系统中有关安全领域【131,【141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来保证校园“一卡通"系统信息的安全传输,给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各种应用带来相当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4 1.3课题意义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PKI为校园“一卡通”系统提供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安全解决方案。PKI[151(PublicKey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是利用公共密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主要由注册机构(RA)、认证中一1)06](CA)、证书库、终端用户等部分构成。PIG采用证书管理公钥【171,通过第三方的可信任机构——认证中心CA(CertificateAuthority),把用户的公钥和用户的其他标识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等)捆绑在一起,在Intemet网上验证用户身份。它使用建立在PIG基础之上的数字证书,通过把要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签名,保证信息传输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根据PKI的相关理论和校园内正在使用的非接触式IC卡的实际情况,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PKI设计了专用的数字证书——校园数字证书。它面向校园“一卡通"应用,不仅格式灵活,能存储于校园智能卡上,而且安全性高,支持1024位的密钥强度,能够满足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各种应用的安全需要。1.4本文工作本文以东华大学校园“一卡通”系统为应用背景,根据密码学和PKI的相关理论,结合校园内使用的非接触式IC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的校园数字证书和网络通信协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PKI。它包括架设在认证中心的CA服务器和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嵌入式网络读卡器。它将PKI技术、智能卡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三者相结合,提供机密性、完整性、认证和不可否认等安全服务,为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应用构建了一个安全的平台。CA服务器端程序,运行在基于IntelX86的Windows2000Server平台上,完成本地证书管理(证书本地签发、证书本地验证、证书本地撤销、证书本地延期、证书本地更新、证书本地查询等)、网络证书服务(证书远程下载和证书撤销列表远程查询等)和权限管理(角色管理等)等功能。5 嵌入式网络读卡端程序,运行在基于uClinux的EV4510嵌入式平台上,完成证书验证、证书远程下载请求和证书撤销列表远程查询请求等功能。1.5章节安排本文共分五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首先概括地介绍了课题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本文的工作和论文的章节安排。第二章分析了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根据本课题实际情况,文章首先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等方面对密码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然后从基本组成、核心服务、信任模型和应用前景等角度对PKI体系进行了剖析。第三章详细阐述了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PKI的设计思想,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文章首先从体系架构设计、校园数字证书设计、网络通信协议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四个方面阐述了系统总的设计思想;然后根据系统体系架构划分,进行详细设计,分别阐述了CA服务器端程序的具体流程设计和嵌入式网络读卡端程序的具体流程设计。第四章详细描述了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PKI关键部分的实现,包括CA服务器端程序和嵌入式网络读卡端程序。文章首先阐述了CA服务器端程序的实现,包括密码算法、读卡器、网络通信和数据库访问等模块;接着阐述了嵌入式网络读卡端程序的实现,包括硬件平台及开发环境的构建、uClinux的移植以及密码算法、读卡器、网络通信等模块的开发。第五章对本文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6 第二章本课题所涉及的理论分析2.1密码学相关理论分析2.1.1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技术是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网络中传输的信息进行数据加密来保障其安全性。数据加密可在网络OSI七层协议的多层上实现,从加密技术应用的逻辑位置看,有三种方式:l、链路加密:指在网络层以下的加密,主要用于保护通信节点间传输的数据,加解密由置于线路上的密码设备实现。根据传递数据的同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同步通信加密和异步通信加密两种。2、节点加密:指在传输层上的加密,是对链路加密的改进,主要是对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包含。与链路加密类似,只是加密算法要结合在依附于节点的加密模件中,克服了链路加密在节点处易遭非法存取的缺点。3、端端加密:指在应用层上的加密,易用软件实现,且成本低,但密钥管理困难,主要适合大型网络中信息在多个发方和收方之间传输的情况。数据加密的核心概念是密码体制。密码体制是指一对数据变换,其中一个变换应用于数据起源项,称为明文,所产生的相应数据项称为密文;而另一个变换应用于密文,恢复出明文。这两个变换分别称为加密变换和解密变换。密码体制通常分为两类【181,对称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并以不同的方式来提供安全服务。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加密通常综合运用了对称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一、对称密码体制:对称密码体制【191,又叫传统密码体制,是从传统的简单换位发展而来的。其主要特点是:加解密双方在加解密过程中加密密钥能够从解密密钥中推算出来,反过来也成立。在大多数对称密码算法中,加密解密密钥是相同的。它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安全通信之前商定一个密钥。 对称密码体制【2川从加密模式上可分为序列密码体制和分组密码体制。序列密码体制是通过有限状态机产生性能优良的伪随机序列,使用该序列加密信息流,得到密文序列。分组密码体制是将明文分成固定长度的组,用同一密钥和算法对每块加密,输出也是固定长度的密文。典型的对称密码体制加密【211方案如图l所示:图2一l典型的对称密码体制加密方案对称密码体制的安全性㈤依赖于密钥,泄漏密钥就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对消息进行加解密。只要通信需要保密,密钥就必须保密。对称密码体制的优点在于效率高,算法简单,系统开销小,适合加密大量数据。对称密码算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进行安全通信前需要以安全方式进行密钥交换,密钥分发和管理复杂等。目前,主要的对称密码算法有DES、IDEA等。1、DES算法:DES算法(DataEncryptionStandard),作为ANSI的数据加密算法和ISO的DEA-1,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已经20多年。尽管它带有过去时代的特征,但它很好的抗住了多年的密码分析,除可能的最强有力的敌手外,对其它的攻击仍是安全的。目前,DES仍然被广泛地使用。DES算法是一个分组加密算法,它以“.位为分组对数据加密,64.位一组的明文从算法的一端输入,64-位的密文从另一端输出。DES算法同时也是一个对称算法,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算法,只是密钥编排不同。DES算法的密钥的长度为56位,通常表示为64.位的数,但每个第8位都用作奇偶校验,可以忽略。DES算法的具体描述如图2—2所示。8 图2—2DES算法描述DES算法的安全性基于利用连续简单运算以形成总体复杂的加密机制。从DES算法的描述看,运算都是线性置换,DES算法的强度主要来自56位的密钥与S盒。现在,随着CPU速度日益提高,对DES算法的穷举攻击成为可能。在实际数据加密中,常使用三重DES,加强DES算法的强度。2、IDEA算法:IDEA算法是瑞士的著名学者提出的,在1990年正式公布并在以后得到增强。它的设计原则是一种“来自于不同代数群的混合运算"。类似于DES算法,IDEA算法也是一个分组加密算法,以64.位为分组对数据加密,IDEA算法同时也是一个对称算法,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算法。针对DES算法密钥太短易被攻击的缺点,IDEA算法采用128位长度的密钥。二、公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23】,[241,又叫非对称密码体制,其思想是由W.Diffie和Hellman在1976年提出。不同于以往的加密技术,非对称密码体制是建立在数学函数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位方式操作上的。更重要的是,与只使用单一密钥的对称密码体制相比,它在加解密时,分别使用了两个不同的密钥:一个可对外界公开,称为“公钥’’;一个只有所有者知道,称为“私钥”。一般规定公钥用于数字签名,私钥用于数据加密。公钥和私钥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用公钥加密的信息只能用相应的私钥解密,反之亦然。但是,要想由~个密钥推知另一个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能的。典型的公钥密码体制的加密方案如图2--3所示:9 加密密钥解密密钥图2—3典型的公钥密码体制的加密方案非对称密码算法的优点主要有通信双方事先不需要通过保密信道交换密钥,密码持有量大大减少,提供对称密码技术难以提供的服务:如与散列函数联用组成数字签名,可证明的安全伪随机数发生器的构造,零知识证明等。非对称密码技术的缺点是加解密速度慢、耗用资源大。目前,公钥密码算法主要有RSA和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等。其中RSAt25】,(26】是其中最著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1、RSA算法:RSA算法是由R.Rirest、A.Shamir和L.Adleman于197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于1978年首次公布。RSA算法描述如下:①选两大素数P和q②计算n=pXq③计算(P(n)=(p一1)×(q-1)④选整数e,使e与币(n)互质,并e唧(n)⑤计算d,使dXemodQ(n):l⑥得到公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