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06167
大小:12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09
《双盲送审学位论文格式内容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双盲”送审学位论文格式内容要求1.“双盲”送审学位论文仅需保留封面页和论文主体部分(包含从摘要至作者简介);博士学位论文还应有“创新性评价”内容。要求PDF格式,不超过20M。2.“双盲”送审学位论文不得出现导师、作者以及其他有可能辨认出论文来源的字样,有关隐去文字统一用 *字符号代替。3.论文的“研究方向”请填写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不能为空且不能超过15个字,最多可填写三个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之间用分号间隔,不可使用论文题目或论文关键词作为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是选择评审专家的重要依据,须填写本专业普遍认可的研究方向,不可填写的过于狭窄。每个研究方向5
2、个字左右,尽量控制在6个字以内。4.为提高学术不端行为“查重”检测数据的准确度,请参照“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论文格式规范”(可在在研究生院网站“表格下载”栏的“学位类表格下载”中下载)检查学位论文格式的规范性。宋体小2号居中选填:博士;学术学位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工商管理硕士专业、会计硕士专业、翻译硕士专业、资产评估硕士专业、体育硕士专业、工程管理硕士专业、艺术硕士专业、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浮选旋流分选机理研究StudyontheCyclonicSeparationMechanismofFlotation中文:黑体2号,居中英文:Ti
3、mesNewRoman2号,实词首字母大写一级学科(授权点)代码:一级学科(授权点)名称:二级学科(领域)代码:二级学科(领域)名称:研究方向:中国矿业大学楷体小2号,居中*年*月博士论文创新性评价论文题目:序号作者自述论文中主要的创新点1宋体小四号,靠左创新点应与“研究生培养管理信息系统”中填写的一致,每个创新点应控制在150字以内。234摘要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是一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柱式分选方法与设备。特有的旋流场结构以及在煤炭分选方面的成功应用,为浮选柱技术在我国矿物分选方面的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论文有图15幅,表2
4、6个,参考文献160篇。关键词:浮选;旋流;分选机理;浮选动力学;矿物分选Abstract标题:Arial小2号字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内容:TimesNewRoman小4号字,行距固定值20磅;“Keywords”加粗Cyclonicstaticmicro-bubbleflotationisanewcolumnseparationmethodanddevicewithChinaself-ownedintellectualproperty.Thesuccessfulapplicationofthisequipmentincoal
5、preparationalongwithitsspecialcyclonicfieldstructurehaslaidasolidbaseforthefurtherapplicationofcolumnflotationinmineralprocessing.…………………………Keywords:flotation;cyclonicseparation;separationmechanism;flotationkinetics;mineralseparation目录摘要…………………………………………………………………………………Ⅰ目录………………………
6、…………………………………………………………Ⅲ图清单……………………………………………………………………Ⅴ表清单…………………………………………………………………………Ⅴ变量注释表………………………………………………………………………Ⅵ1绪论………………………………………………………………………………11.1概述………………………………………………………………………………1一级标题:宋体小4号加粗,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二级标题:宋体小4,行距固定值20磅目录要求写到二级标题即可2浮选柱实验研究…………………………………………………………
7、………72.1浮选柱研究现状…………………………………………………………………7……………3浮选柱的旋流场结构……………………………………………………………213.1浮选柱分选机理………………………………………………………………213.2浮选柱选流场…………………………………………………………………25……………6浮选动力学……………………………………………………………………716.1柱体背压的影响………………………………………………………………716.2循环矿浆压力的影响…………………………………………………………726.3循环矿浆量的影响………………
8、……………………………………………76……………8结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