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欧III全顺欧III燃油共轨教材

江铃欧III全顺欧III燃油共轨教材

ID:32499961

大小:358.7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9

江铃欧III全顺欧III燃油共轨教材_第1页
江铃欧III全顺欧III燃油共轨教材_第2页
江铃欧III全顺欧III燃油共轨教材_第3页
江铃欧III全顺欧III燃油共轨教材_第4页
江铃欧III全顺欧III燃油共轨教材_第5页
江铃欧III全顺欧III燃油共轨教材_第6页
江铃欧III全顺欧III燃油共轨教材_第7页
资源描述:

《江铃欧III全顺欧III燃油共轨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江铃柴油机构造前言江铃欧III全顺车采用的发动机是增压带中冷和燃油共轨的JX493序列发动机,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进气中冷技术:涡轮增压及中冷技术对排放的影响柴油机增压时,空气被压缩,温度与压力同时提高,如果不采用中冷,进入气缸的空气密度较小,增压加中冷时,空气的密度增大,未采用中冷时,进气密度受压气机绝热效率的限制;当柴油机高增压时,增压压比大,应同时采用中冷技术,以提高进气密度。汽车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有CO、HC、NOX和微粒物,此外,由于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的问题,CO2的排放量也受到限制。a)一氧化碳(CO)。柴油机中CO是燃料不

2、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是在局部缺氧或低温下形成的。由于柴油机在过量空气系数α>1下燃烧的特点,汽车柴油机的CO排放较低。采用涡轮增压后,可供燃烧的空气增多,并且增压发动机大多数工况负荷较大,发动机的缸内温度能保证燃料更充分燃烧,CO排放可进一步降低。b)碳氢化合物(HC)。柴油机排气中的HC是由原始燃料分子、分解的燃料分子以及再化合的中间化合物所组成;小部分HC是由润滑油生成的。增压时,由于进气密度增加,可以改善油束的形成、提高燃油雾化质量,减少沉积于燃烧室壁面上的燃油,HC减少;增压还使柴油机燃烧整个循环的平均介质温度升高,氧化反应速率大,未

3、燃HC排放降低。c)氮氧化物(NOX)。柴油机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成分NO的生成取决于氧的浓度、温度及反应时间等。降低NO的措施是以降低火焰温度、氧浓度及高温下停留时间为目标。对于现有的自然吸气柴油机,如果只简单采用增压措施,可能会因为过量空气系数增大和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导致NOX增加。实际应用中,柴油机增压时采用减小压缩比、推迟喷油定时等措施来减小热负荷、降低最高燃烧温度。压缩比的减小可以降低压缩终了的介质温度从而降低燃烧火焰温度;推迟喷油定时,可以缩短滞燃期,减少油束稀薄火焰区的燃料蒸发和混合,降低最高燃烧温度。为减少喷油定时导致的后燃期过长的

4、问题,须增大供油速率,缩短喷油时间,以加快燃烧速率,缩短燃烧时间。采用进气中冷技术降低进气温度,可降低增压柴油机NOX排放;特别采用先进的空--空中冷后,可进一步降低进气充量的温度。进气充量温度降低,燃烧温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NOX的减少。随着中冷后的进气温度的降低,NOX和燃油消耗率都有所改善。试验表明中冷机中NOX排放物可以降低60%。燃油共轨技术笨重、噪音大、喷黑烟,令许多人对柴油机的直观印象不佳,加上柴油机的构造比较复杂,不少人对柴油机缺乏了解,尤其对现代先进的柴油机缺乏了解,因此柴油机汽车在一些城市成了“被限制的对象”,受到种

5、种歧视。其实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现代柴油机的现状已与往日不可同喻。现代先进的汽车柴油机一般采用电控喷射、共轨、涡轮增压中更多资料请访问:www.100v1000.com联系QQ:3426628331.江铃柴油机构造冷等技术,在重量、噪音、烟度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汽油机的水平。目前国外轻型汽车用柴油机日益普遍,奔驰、大众、宝马、雷诺、沃尔沃等欧洲名牌车都有采用柴油发动机的车型。在电控喷射方面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主要差别是,汽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只是控制空燃比(汽油与空气的比例),柴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则是通过控制喷油时间来调节输出油量的

6、大小,而柴油机喷油控制是由发动机的转速和加速踏板位置(油门拉杆位置)来决定的。因此,基本工作原理是计算机根据转速传感器和油门位置传感器的输入信号,首先计算出基本喷油量,然后根据水温、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等传感器的信号进行修正,确定最佳喷油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由传感器、ECU(计算机)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任务是对喷油系统进行电子控制,实现对喷油量以及喷油定时随运行工况的实时控制。采用转速、温度、压力等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参数同步输入计算机,与巳储存在ECU里的参数值进行比较,经过处理计算按照最佳值对喷油泵、废气再循环阀、预热塞等执行机构进行控

7、制,驱动喷油系统,使柴油机运作状态达到最佳。什么是燃油共轨技术,为什么要采用燃油共轨技术呢?在汽车柴油机中,高速运转使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实验证明,在喷射过程中高压油管各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由于柴油的可压缩性和高压油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使实际的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柱塞供油规律有较大的差异。油管内的压力波动有时还会在主喷射之后,使高压油管内的压力再次上升,达到令喷油器的针阀开启的压力,将已经关闭的针阀又重新打开产生二次喷油现象,由于二次喷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于是增加了烟度和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量,油耗增加。

8、此外,每次喷射循环后高压油管内的残压都会发生变化,随之引起不稳定的喷射,尤其在低转速区域容易产生上述现象,严重时不仅喷油不均匀,而且会发生间歇性不喷射现象。为了解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