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戏法[西]戈伊蒂索洛.屠孟超、陈凯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

变戏法[西]戈伊蒂索洛.屠孟超、陈凯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

ID:32498697

大小:1.32 MB

页数:306页

时间:2019-02-08

变戏法[西]戈伊蒂索洛.屠孟超、陈凯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_第1页
变戏法[西]戈伊蒂索洛.屠孟超、陈凯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_第2页
变戏法[西]戈伊蒂索洛.屠孟超、陈凯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_第3页
变戏法[西]戈伊蒂索洛.屠孟超、陈凯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_第4页
变戏法[西]戈伊蒂索洛.屠孟超、陈凯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戏法[西]戈伊蒂索洛.屠孟超、陈凯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时三年的西班牙内战以佛朗哥为首的长枪党人的胜利告终。内战期间,部分优秀作家死于战乱或惨遭杀害,更多的人流亡国外,少数留在国内的作家囿于客观环境,曾一度搁笔,致使四十年代的西班牙文苑陷于一片萧条和沉寂。到了五十年代,随着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文学创作逐渐复苏和繁荣起来,尤其是小说方面,涌现出一批年轻作家。他们以现实主义的笔法,对社会现实持“介入”和批评的态度,反映了内战后的社会动向。人们称这一时期的小说为新浪潮小说,胡安戈伊蒂索洛)是这批年轻小说作家中杰出的一员。他生于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后,于一九

2、五六年移居巴黎,任法国加里玛出版社的编辑和翻译,同时进行创作活动。六十年代末,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任客座教授。胡安戈伊蒂索洛是个多产作家,他已发表了十多部长篇小说,还出版了《关于小说》的文论集,阐明了他的文艺观。戈伊蒂索洛在内容方面注重反映现实,在形式上力求不断创新。他的主要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因而国际声誉日著。《变戏法》于一九五四年问世,是作者的早期代表作。小说写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其中多数属资产阶级子弟),从全国各地来到首都马德里求学。他们生活条件优裕,前程似锦,但他们“不想作自己家族的孝子贤孙”,也不想接受父

3、辈们灌输给他们的陈旧的价值观念和理想情操。他们想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但又觉得“要想真正干点什么太困难了”,因为“所有的大事都让别人干完了”,于是,哀叹“我们永远成不了男子汉了”。干不成“大事”,便热衷于化装、玩面具、酗酒、斗殴、欺诈、淫乱,扰乱社会秩序,干尽了种种恶作剧,还组织了“万能兄弟会”之类的团伙,以无政府主义者自居。但这一切总不能满足他们想干件“大事”的愿望。终于在一个名叫安娜的年轻女工的提议下,决定去刺杀一位名叫瓜尔纳尔的议员。在他们看来,这位老年议员“是个传统作风、风度和主张平平静静地过日子的人生观的体现者”。他

4、们怀着“杀死了他就等于给他所代表的人生观以致命一击”的信念,派一个叫戴维的伙伴,化装成新闻记者前去议员宅第执行任务。戴维胆小,临阵脱逃,行刺未成。伙伴们大失所望,惊呼“遭到全线崩溃”,将仇恨集中在戴维身上,说他是叛徒,被名叫阿古斯丁的同伴打死。同伴之死反使他们更加感到自己无能。于是,他们绝望地说“:杀死了戴维,好象是杀死了我们自己;否定了阿古斯丁,也就是否定了我们自己的生命。”本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作者较真实地反映了部分青年(特别是富裕家庭出身的子弟)思想上不安于现状,幻想有所作为却又不知该有何作为的迷惘心情。五十年代的西班牙在政

5、治上已逐步摆脱二次大战期间投靠法西斯德国而造成的与国际社会孤立的状态,经济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扶持下也逐渐复苏,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当落后。因此,广大民众一致要求变革,渴望迎头赶上。受此思潮影响,小说中的这群年轻人也侈谈起变革来。他们既不知变革的途径,更不知自己原是一群资产阶级父母培养出来的毫无作为的庸碌之辈。因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改变不了现状,反倒成了人们的笑柄。作为现实主义作家,胡安戈伊蒂索洛认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让民众了解国内的真实情况。他在《神圣西班牙的毁灭》一文中写道“:我们全体西班牙作家都觉得有必要满足公

6、众了解现实的愿望,给他们提供在报刊上难以见到的真实情况。我以为,这几年来西班牙文学的见证人作用就在于此。,《变戏法》正是实践了作者的这种文艺观:向民众如实地揭示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表明一切并非如官方宣传机器宣扬的那样好。《变戏法》虽是作者早期写的小说,技巧还不十分娴熟,但我们从中已能看出戈伊蒂索洛在形式上不因循守旧、力图创新的意向。首先,小说摒弃了传统小说中常见的作者以说书人身分在作品中出现的做法,让自己退居“幕后”。他既不介绍人物,也不发议论,一切均由人物自身的言行来体现。这样做可使作者通过小说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更真实可信。其

7、次,我们可以看到,《变戏法》中似乎没有主角。其实主角是有的,那就是团伙的全体成员,称“群体主角”。尽管书中的各个人物均有自己的个性(如乌里贝的玩世不恭,里维拉的凶猛好斗,戴维的胆怯软弱),但作者着力刻划的却是这一群人的总特性:好逸恶劳、庸碌无为、幼稚无知、灵魂空虚。作者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正是通过这“群体主角”的个性刻划来实现的。在小说中作者多次运用了现代小说常用的意识流等手法。运用得最成功的是戴维行刺未遂回家卧床反思这一场面。这里作者将意识流与梦幻交替使用,细致入微地表现了戴维由于行刺未果而引起的自轻自责、害怕同伙惩罚的复杂心

8、境。最后值得指出的一点是,通观全书,作者对书中的这群年轻人显然采取了讽刺嘲弄的态度。例如,他们一向标榜自己勇敢,憎恨胆怯之徒,但在执行刺杀任务时,却谁也不敢自告奋勇,最后却让公认为胆子最小的戴维去完成这一“重大使命”,还冠之以“给他一次考验的机会”,实在是自欺欺人。又如,戴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