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98438
大小:56.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2-08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转型推进跨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转型推进跨越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灵台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灵台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王学书(2011年10月16日)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灵台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中国共产党灵台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奋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回顾总结县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谋划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思路、目标和重点,深入研究全面
2、加强党的建设重大措施,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灵台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我县出席平凉市第三次党代会的代表。一、回顾发展历程,总结成功经验,切实增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灵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4-县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先后提出了“发展牛果富民,壮大工业强县,改善环境创业”的工作思路和“三二一六”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努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带来的不利影响,凝心聚力,务实苦干,
3、集中突破,圆满完成了县十四次党代会及十四届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生显著改善,呈现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加快发展步伐。五年来全县共实施各类项目604项,争取到位投资5.3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预计到2011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亿元,较2006年增长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9亿元,增长4.6倍;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7734万元,增长143.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50万元,增长130.3%,
4、财政支出9.2亿元,是2006年的2.5倍;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实现了速度和效益同步提升。二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24-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牛果产业在扩量提质增效中快速发展,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工业经济活力逐步显现,企业技改全面完成,煤炭资源开发高点起步,华能、中水、酒钢等一批大型企业驻灵投资,邵寨煤矿筹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煤炭、制药、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逐步形成。旅游服务、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日趋活跃,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皇甫谧文化园完成了建设任务。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
5、预计到今年年底,非公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8.1%,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43.3︰14.1︰42.6调整优化为37.3︰20︰42.7,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三是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五年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亿元,实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81项,项目总量、投资规模、增长幅度均创历史新高。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22平方公里,扩大了1.24倍,东城区开发、达溪河景观带建设顺利实施,小城镇建设持续推进,城镇的集聚效应明显提升,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2.9%,提高了10.8个百分点。交通、水利、电力、排污排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6、,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加强,城乡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四是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文化、广电、体育等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深度挖掘宣传皇甫谧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和谐五星”创评等各个层面的文明创建和系列文化活动扎实推进,一批先进典型走向全市、全省,灵台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明显增多。社会管理持续加强,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巩固和发展了党群
7、团结、宗教和顺、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24-五是民计民生明显改善。县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年均达到70%,措办了一批事关群众行路、上学、就医、饮水等方面的实事,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和各项增收措施,城乡群众收入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5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27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86.1%和86%。积极应对地震、强降水等自然灾害,全面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积极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75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0.61万人,减少贫困人口2.68万人,全县贫困面由2006年的40.6
8、%下降到27.1%。居民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