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差异性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差异性

ID:32497124

大小:4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8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差异性_第1页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差异性_第2页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差异性_第3页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差异性_第4页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差异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差异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与差异性社会工作的全球性与本土性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分析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差异性普适性要求我们什么?差异性要求我们什么?对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普适性及与文化差异性的认识决定着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一、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什么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普适性呢?其表现如何呢?又是什么东西决定了这种普适性呢?这些问题无疑决定着当前各界包括政府、学界以及社会其他各界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并由此影响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社会工作的普适性,是指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或者作为一种职业,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工作有着广泛的价

2、值基础、社会基础。不论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或者贫穷落后的不发达国家,社会工作都有着其存在的现实意义。社会工作的普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社会工作的价值普适性、社会工作的功能普适性、社会工作原则的普适性以及社会工作职业化要求的普适性。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价值普适性呢?社会工作的价值普适性是指,作为一种支持社会工作专业或者事业的精神或价值具有普适性,即社会工作所追求的价值不被时空所阻断,不局限于某时某地或彼时彼地,而具有一种普世的价值。根据《美国社会工作者者协会伦理守则》,社会工作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首先,社会工作专业的首要使命在于促进人类的福祉、协助人类满足

3、其基本人性需求,尤其关注弱势群体、受压迫者及贫穷者的需求和增强其力量,社会工作的历史传统和形象定位着重于促进社会中的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其次,社会工作者协同或代表案主来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变迁.社会工作者要敏感于文化及种族的多元性,并致力于终结歧视、压迫、贫穷及其他新的社会不公正。社会工作者寻求增进人们表达自我需求的能力,同时也追求促使组织、社区和其他社会机构对个人需求与社会问题的回应。再次,社会工作者所信奉的核心价值是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与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正直、能力,它们构成了社会工作独特的目标与发展的基础。上述有关社会工作的价值主张的三个方面在《中国社会

4、工作者协会的伦理守则》中都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本质上说,社会工作的价值的普世性在于其基于博爱精神基础上所追求或者倡导的个人的尊严与价值的主张以及促进社会中的个人福祉、社会福祉和社会公正等主张。从个人的角度看,社会工作的价值在于主张每个个体都有其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每个个体都有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工作的价值在于主张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社会有责任消除个人自我实现的障碍以帮助个人自我实现。...对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观念主要有新教伦理观、人道主义、乌托邦理想以及社会福利观。一般认为,在西方的社会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社会工作的价值追求

5、与社会的一般价值的冲突即以实现社会公正、普遍福利为目的的社会工作价值与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价值之间的冲突。但是实践上的可能冲突并不妨碍一种纯粹理念的追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之中,提高个人福祉、促进社会公正,尤其需要运用专业化的方法关注那些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的功能普适性要是指,按照职业设置的主要目的来说社会工作应该发挥着普遍的、相似的功能。社会工作的目标,使人能够改善生活的环境,调整其生活方式,修正其行为形态,了解其心理动机,以增强社会生活的功能,并发展潜在的能力。同时,社会工作也是要保障人的生活以促进社会安全;维护个人的人权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个人

6、的活力以增进社会财富并安定社会经济;发扬人类的互助精神以实现公道,促进大同[1]李增禄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43页,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1]。一般认为,社会工作的目的是要协助个人和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并发展个人和社会的潜能,来改善其生活以增进个人和社会的福利。具体而言,社会工作的功能发挥主要表现在治疗或者解决问题的功能、促进改善的功能、整合资源的功能、预防的功能等。目前,各级党委、政府之所以大力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因为社会工作人才或社会工作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其他职业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社会工作者是民

7、生问题的解决者。在我国现阶段,民生问题比较突出。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城市低保对象224412万,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700612万,残疾人8296万,重点优抚对象460多万,孤儿5713万,老年人1143亿,常年受灾人口超过1亿,失地农民的规模在7000万左右,流动人口达116亿,不少普通城乡居民的精神(心理)健康乃至生存状况也令人担忧。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导致数以十万计的伤残人员及数以百万计的无家可归的灾民,急需进行相关干预与抚慰。社会工作者是民生问题的解决者,通过他们的工作,能够减少、消除导致民生问题的一些因素,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