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摘要: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介绍了建筑给水中合理的供水系统及供水设备,节水器具的使用;建筑热水中热源的选择,热水系统基本参数的合理选择与系统设计,加热设备、管材、阀件及水表选择,保温及管道敷设,加强运行管理;其他给排水如中水、冷却循环水等,在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设备Abstract:Combiningthepracticalengineeringproblemsinapplication,thispaperintroducesthearchitectureofthewatersupplys
2、ystemandreasonablewatersupplywater,theuseofwater-savinginstruments;Constructionofhotwaterheatsourcechoice,hotwatersystemofbasicparametersreasonablechoiceandsystemdesign,heatingequipment,pipe,valvepartsandwatermeterchoice,heatpreservationandpipelaying,reinforcethemanagement;Otherwater,co
3、olingwatercirculat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as,inbuild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savingenergyandwatertechnologyinanimportantrrandenergysaving,designequipment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建筑能耗约占整个社会能耗的1/3,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能耗中所含的内容主要有:人民生活及从事工艺、生产、游乐、环境卫生、绿化、水景等活动的给水、排水、消防、热水、回用水等需要的能耗。1.建筑节水的迫切性近年来我国城市
4、生活用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雨水资源水质出现逐年下降趋势。这无疑给给水处理及污水处理工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应不断的开发节水新技术,制定节水新措施。城市生活用水过程大部分是在建筑内部完成的。因此,几月城市生活用水量必须首先推广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建筑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除应制定有关节水的法律法规,加强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水工作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建筑节水工作全面有效地开展。2.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措施2.1供水系统的优化2.1.1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可用水头高层建筑,城市管网水压难以完全满足其供水要求。某些工程设计中将市政进
5、水直接引入贮水池中,尤其是当贮水池位于地下层时,反而把市政水压全部转化成负压,再由泵提升,很不经济。在高层建筑的下面几层常常是用水量较大的公共服务商业设施,如:公共浴室、洗衣房、汽车库、餐厅、美发厅等,这部分用水量占建筑物总用水量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全部由贮水池及水泵加压供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浪费。该情况通常应该根据用水器具的供水最低工作压力要求,结合市政水压情况,底部楼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管网叠压供水方式也能充分利用市政水压。目前,市面上广泛采用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其工作原理为:微机时刻监测市政管网和用户管网的压力,当市政管网压力低于用户所需压力时,微机自动
6、控制变频器启动,变频泵软启动运行,直到用户管网压力上升到实际所需压力;反之则降低变频器频率,当市政管网压力等于用户所需压力时,变频泵就延时休眠,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的压力。2.1.2合理控制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应≤0.45MPa,特殊情况下应≤0.55MPa。水压>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近几年的工程中,支管减压得到普遍应用,也成为节水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给水分区低层部分卫生间入户管处经支管减压后的供水静压力在满足卫生器具给水配件额定流量要求
7、的条件下,尽量取低值,《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节能专篇》中规定住宅卫生间入户管水表前的供水静压力应≤0.15MPa。2.2尽可能利用太阳能技术供应住宅热水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所消耗能源占整个建筑能耗的10%~30%,而其中用于制备生活热水的热源又占其系统能收稿日期:2008-03-31;一次修回:2008-04-08;二次修回:2008-04-09耗的85%以上,因此,合理选择生活热水的热源对于节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建筑节水采取的措施建筑节水可以从减少用水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防止管道及附件漏损等方面采取措施,具体如下:3.1控制超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