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91856
大小:28.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8
《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准确领会编排意图是“源”准确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才能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教学预案、实施课堂教学行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课文作为例子与出发点,是略读课文的基础,而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补充,就要在熟习例子、指定出?l点的基础上,阅读略读书籍,从而逐步实现自能读书。课改后的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单元虽然由一篇篇不同的文章组成,但它们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教学中不能彼此孤立,应该瞻前顾后,有机融合。略读
2、课文大多排在精读课文或本单元之后,这样编排的除了便于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还能更好地发挥略读课文的总结、延伸作用。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由此可见,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二、正确设立教学目标是“根”基于以上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正确设立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才能让略读课文教
3、学更有效。(一)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略读课文教学要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浏览、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提高阅读速度。教学中尤其要进行读懂文章大意,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的训练。(二)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略读课文的学习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略读课文的教学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教师需要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教学中要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三)沟通课内外阅读的联系略读课文的教学是沟通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
4、独立阅读的过渡;也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度向课外拓展、延伸。三、精确把握教学要求是“尺”教师只有明确略读课文的教学地位,发挥略读课文应有的作用,确切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尺度,既不随意教学,也不过细剖析,才能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阅读能力。(一)粗知大意不同于浅知略读课文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同于草草了事,浅知即可。如果只把阅读停留在初读阶段,没有反刍与总结的过程,略读课文只会成为过眼云烟。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的训练环节,教学目标更集中些,教学重点更突出些,但在阅读方法上并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部分还要引导学生细细品
5、读,把略读与精读综合运用,相互融合,通过有层次地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体验、语言感悟上才能更为有效。《永生的眼睛》一文的教学中,对文章重点内容的感悟就体现在理解体会父亲教育“我”的两段话的过程之中: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谈自己的感悟:你可以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讨论:两段话有什么关系?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起来读一读。最后总结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这样,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并不是“浅知”,而是“粗知大意”内涵更丰富。(二)略读教学有别于略读略读教学与略读
6、是有区别的。略读是一种阅读的方式,任务单一,只为了获取相关信息;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多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还要让学生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学会略读方法,培养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有略读实践,又要学习略读方法,循法而学。如《永生的眼睛》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初知文章大意后,引导学生根据连接语提炼问题,学习围绕重点、难点问题交流体会:找出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感到骄傲,从中体会到什么?从而读懂文章。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等方法和速读技巧,长此以往地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阅
7、读速度和自主阅读的能力。(三)自主阅读不等于自学略读课文教学大多数时间是学生自主阅读,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课堂上更多的是自读自悟,更多的是交流自己读书心得。《永生的眼睛》一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三个层面的阅读:第一层面是对课文全文内容的整体感知,由问题“你从课文中了解了什么”引领,让学生第一次自主获取有效信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畅谈阅读收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时地通过评价梳理学生所获的信息,渗透整理信息的方法,初步感知全文大意。第二层面是对课文精彩片段的阅读体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其主导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