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

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

ID:32471510

大小:370.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6

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_第1页
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_第2页
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_第3页
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_第4页
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宛小平摘要:近现代中国美学大家中,梁启超“人生生活于趣味”的人生观,朱光潜主张“人生的艺术化”,二者在理趣上是一致的。梁启超倡导的“新文体”和朱光潜对未来“新文学”的思考在方向上也是一致的。他俩都不偏废文言,而主张以生命情趣为本体,把白话文造就成一种既有文言的凝炼,又有欧思的畅达和谨严的文字。无论是梁启超还是朱光潜,他们的文学革命都是来自于生命情趣本体的外化,“新文体”和“新文学”都是“人生生活于趣味”和“人生的艺术化”人生观的体现。关键词:梁启超;朱光潜;人生观;趣味;情趣;白话;文言中图分类号:B259.1;B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

2、2010)05—0023—0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zx069)作者简介:宛小平,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安徽合肥230039)。朱光潜与梁启超虽然在年龄上相差整整一的人生观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是反对悲观厌世代,但他们所面对的西方文化对中土文化的挑的人生态度。战是大致相同的。而且,令人惊奇的是:朱梁两梁启超曾经很打趣地说:什么悲观咧厌世先生在美学思想的许多方面都极为相似,如人咧这种字面,在他梁启超的字典里是没有的。生的艺术化和情趣化,白话文代替文言以及适梁启超何以能达到这“仁者不忧”的境地呢?度的欧化;在对科学的态度方面甚至是为学与这是因为他深知这个世界、宇宙有不圆满的

3、地做人方面也颇相近。无怪乎朱光潜多次谈到幼方,你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既然如此,你只管时读梁任公著作时大受感动的情景。其实,哲耕耘,不问收获,以“无所为而为”的态度对付学家的灵心妙用多起于对人生的彻悟,生与死、生活,你的生活便是“纯然趣味化”的了!人世与出世这些问题都不断地逼迫着思想家以应该说,梁启超的趣味主义的人生观多少不同的方式回答,在我看来,梁先生和朱先生都包含着些佛家空无的意味,是一种不以物喜、不大致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予人生以解答。比以己悲的纯然超脱观点。由于看到人的渺小,较两位近现代中国美学大家的思想理趣也是一能够把小我和宇宙的大我打成一片,也就能做件极有意味的事。到“知其不可

4、而为之”,何以会有悲观和厌世态度呢?所以,他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一“人生生活于趣昧”与、宇宙,我的人格和宇宙无二无别。体验得这个“人生的艺术化”道理,就叫做‘仁者’。然则这种仁者为甚么就梁启超在《美术与生活》一文里提出了“人不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生生活于趣味”的观点,朱光潜在《谈美》里也忧成败,二日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的美学命题。这一前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一后,骨子里都是要在苦闷的现实外求解脱,是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要拿艺术来激发情趣以对付生活的窘迫,是要十四卦,始‘乾’而终‘未济’。正为

5、在这永远不拿艺术的观照以求“形象的解脱”。因此,他俩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的创造进化。23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宇宙大化中,是“宇宙的人情化”。②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总之,梁启超的“生活于趣味”的人生观既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两寸都不往前是仁者的人生观,也是美情的人生观。他把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种道理,“美”和“趣”合而为一。他坚信“美”是人类生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凡做事便不会失活的一大要素,甚至认为:“倘若在生活全内容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换一中把‘美

6、’的成分抽}fJ,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方面看: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万活不成!”⑧里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说:无独有偶,朱光潜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美学命题,这和梁启超的“人生生活于趣味”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再者:我们得着命题实在是异曲同T。‘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呢?因首先,朱光潜和梁启超一样,认为我们生活为认定这种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可言。连人的世界有缺陷,并不完美。恰恰是因为不完美,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的丽m这一部分才会尝尽与困难作斗争带来的快慰;也恰恰是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那里有东西可

7、有缺陷,我们才会有奋斗的空间,希望和想象就以为我所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也多几分,这个理想的可能空间就是“无言之没有东西为我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美”!因此,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要像尼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等做手段来采那样以日神的光辉把现实的苦难照耀,以达到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所“从形象中求解脱”,化痛苦为快悦。相反,如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既以为人果不是这样,只见这世界落个“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