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薄板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谈薄板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ID:32453540

大小:911.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5

谈薄板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_第1页
谈薄板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_第2页
谈薄板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_第3页
谈薄板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_第4页
谈薄板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薄板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薄板06Crl9Nil0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董强许鸿吉谢明岳秀峰李晨(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摘要:通过对微束等离子弧焊和冷金属过渡焊(CMT)的1.5mill厚06Crl9Nil0奥氏体不锈钢薄板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的对比。发现微束等离子弧焊接头抗拉强度及疲劳强度均略低于冷金属过渡焊,两种焊接方法下接头弯曲性能均良好,焊缝区硬度均低于母材且CMT焊缝区硬度值略高于微束等离子弧焊,焊缝组织均为奥氏体+不同形态的6铁素体组织,组织呈柱状晶。关键词:06Cr19Nil0不锈钢;微束等离子弧焊;CMT;组织与性能中图分类号:TG

2、444文献标识码:AResearchonmicrostructureandpropertiesofweldedjointsOf06Cr19Ni10stainlesssteeIsheetDONGQiang,XUHongji,XIEMing,YUEXiufeng,LIChen(School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DalianJiaotongUniversity,Dalian116028,CHN)Abstract:Researchonmicrostructuresandpropertiesof1.5mmthick06Crl9N

3、il0austeniticstainlesssteelsheetweldedjointsofmicro—beamplasmaarcweldingandcoldmetaltransferwelding(CMT)indicatesthemicro—beamplasmaarcweldedjointstensilestrengthandfatiguestrengthareslightlylowerthancoldmetaltransferweldedjoints,weldedjointsbendingpropertyundertwokindsofweldingmetho

4、dsaregood,hardnessoftheweldedzonearelowerthanbasemetalandcoldmetaltransferweldingweldedzonehardnessvaluesislightlyhigherthanmicro—beamplasmaarcwelding,weldedmicrostructureareausteniteanddiferentformsof8ferrite.andthemicrostructureiscolumnarcrysta1.Keywords:06Crl9Nil0stainlesssteel;mi

5、cro—beamplasmaarcwelding;CMT;microstructuresandproperties06CrlgNil0为亚稳定型奥氏体不锈钢,因其具较不锈钢薄板,但其生产效率低,大大限制了其在实际生好的室温、低温力学性能,便于进行机械加工、冲压,且产中的普遍应用_4J。微束等离子弧焊、冷金属过渡焊在氧化性环境中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耐热(coldmetaltransfer,即CMT焊)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大性能而大量应用于仪表仪器、医疗设备、石油精炼、铁多数金属的焊接中,国外已在奥氏体不锈钢薄板的焊路机车等重要领域⋯。但相比于碳钢,奥氏体不锈钢

6、接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为奥氏体不锈钢的薄具有电阻率高、热导率小、线膨胀系数大等特点,因此板焊接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焊接方法J。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容易出现烧穿和本文对1.5mm厚06Crl9Nil0奥氏体不锈钢较大的焊接变形_2J。普通的焊接方法(MAG、MIG等)(304不锈钢的新型号)薄板的微束等离子弧焊和热输人大,焊接变形严重,不适宜不锈钢尤其是薄板不CMT焊接接头性能以及显微组织进行了系统的对比锈钢的焊接』。TIG焊虽然电弧稳定,可以用于焊接分析研究,为我国奥氏体不锈钢连接技术提供技术理[1O]刘伯希,刘宏昭.基于LuGre摩擦模型的有

7、杆抽油系统动态特性[14]吴子英.构件阻尼和运动副摩擦参数辨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9,20(18):2236—2239.[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11]王勇勤,张洋,罗远新,等.基于LuGre模型的液压缸摩擦力修正第一作者:孙炳玉,男,1980年生,博士,工程师,模型[J].润滑与密封,2014,39(1O):6—9.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液压控制技术。[12]馀辅仁.油缸内0形圈所产生的总摩擦阻力的分析和研究[J],(编辑汪艺)(收修改稿日期:2015—01—14)机床与液压,1990(4):21—27.皇母.160l6毒

8、誊薯曩曩誊≯一∥囊[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