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于从多联机性能检测结果看我国多联机技术的进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多联机性能检测结果看我国多联机技术的进步戴世龙 王博 单磊(国家压缩机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摘 要 重点介绍从2002年起至今我国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综合性能系数IPLV的发展趋势,并以此对我国能效标准提出建议。关键词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综合性能系数Technologydevelopmentofmulti2connectedair2conditioning(heatpump)unitinChinaDaiShilongWangBoShanLei(TheNationalQualitySupervisionandInspect
2、ionCenterforCompressorandRefrigerationEquipmentProducts)ABSTRACTIntroducesthedevelopmenttrendofIPLV(refrigeratingorheatinginte2gratedpartloadvalue)ofmulti2connectedair2conditioning(heatpump)unitinourcoun2tryuntilnowfrom2002,basedonwhichputsforwardtheproposalfortheenergy
3、efficien2cystandard.KEYWORDSmulti2connectedair2conditioning(heatpump)unit;IPLV1982年,全球第1台VRV多联式空调(热泵)量空调机组的需求越来越多。机组(以下简称为多联机)诞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了开发与节2002年,我国发布了第1部采用新测试评价约并重的能源政策。本世纪,在“十一五”期间,国方法评价多联机的国家标准GB/T18837—2002家提出了节能减排降低20%的目标。[1]《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现代建筑空调系统的能耗在整个建筑
4、能耗中[1][2]按照GB/T18837—2002的定义,1台或数所占比例较大(见图1)。台风冷室外机可连接数台不同或相同型式、容量的直接蒸发式室内机构成单一制冷循环系统,它可以向一个或数个区域直接提供处理后的空气。标准要求采用IPLV(综合性能系数)评价多联机性能。目前国内市场符合多联机定义的主要是VRV(variablerefrigerantvolume)系统,即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系统,通过控制制冷剂流量实现改变空调系统制冷量的目的。由于现代建筑的形态和用途日益多样化,使用时间不统一,各房间划分越来越图1办公建筑各种设备能耗比例细,
5、设备由各业主自我管理等,因此对变制冷剂流收稿日期:2009205226通信作者:戴世龙,Email:304292714@qq.com·12·制冷与空调第9卷根据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2005—2007年度表3历年测试样机中使用压缩机、制冷剂情况汇总表[325]报告:多联机在2005,2006和2007年这3年的年份2005前2006200720082009部分产量分别为151687套、210277套和369652套,交流数量15102208变频比例%83.350.09.518.021.63年增长率分别为126%,31.1%和86.7%,
6、超过直流数量0.06174824了小型风冷冷水机组的产量,也超过了风管机的[3]变速比例%0.030.081.066.764.9产量。数码数量3221151GB/T18837—2002规定的IPLV测试方法涡旋比例%16.710.09.515.313.5GB/T18837—2002附录A的A.1.2条指数量02000出:室外机、室内机均为被试机,可根据机组名义其他比例%0.010.0000制冷量的大小配置室内机数量。室内机配置原则数量18143122HCFC222为:室内机的名义制冷量之和应等于被试机组的比例%10070.014.31
7、6.75名义制冷量(配置率100%);室内机与室外机配置数量0.06186035HFC2410A成的机组必须在100%负荷、(75±10)%负荷、比例%0.030.085.783.395(50±10)%负荷和(25±10)%负荷下可以正常运行。图2典型配置举例:一拖四配置2测试数据统计按照GB/T18837—2002规定的IPLV测试方法,笔者统计了国家压缩机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自2002年标准正式实施以来到2009年4月30日的测试数据。根据IPLV(C)值、压缩机、制冷剂3个方面统计情况,分析多联机的发展变化和技术进步(见表1
8、~表3和图2~图5)。表1历年测试数量汇总表年份2005前2006200720082009部分合计数量/台1820217937175表2IPLV(C)测试值分析年份2005前2006200720082009部分平均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