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

绿色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

ID:32444879

大小:241.4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绿色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_第1页
绿色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_第2页
绿色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绿色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7卷第2期建筑技术开发Vo1.37,No.22010年2月BuildingTechniqueDevelopmentFeb.2O10绿色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莫晓东(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广州510006)[摘要]主要介绍了绿色混凝土含义和特点,分析了绿色混凝土的分类及研究现状,对绿色混凝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关键词]绿色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环保型混凝土[中图分类号]TU528.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23X(2010)02-0057-03ANALYSISOFRECENTRESEA

2、RCHoNGREENCoNCRETEMoXiao—dong[Abstract]Inthispaper,themeaningandcharacteristicsofgreenconcretewaspresentedbriefly,anddetailanalysiswastakentotheclassificationandcurrentstudiesofgreenconcrete.Finally,somesuggestionsaboutdevelopmentofgreenconcreteweregiven.[Keywords]gree

3、nconcrete;greenhighperformanceconcrete(GHPC);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environmentalconcrete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高速的发展,材料生产和使用过协调共生。程中资源过度开发和废弃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绿色混凝土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严重的障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较,绿色混凝土的特点具有以下4点:碍和威胁。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联合会提出了“绿色材1)降低水泥用量,大量利用工业废料;料”的概念,1992年在巴西召开了联

4、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比传统混凝土材料有更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保护自然、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3)具有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减轻对环境的负荷,实现为核心的绿色时代。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节约能源,以及有害物质的“零1绿色和绿色混凝土的含义排放”;可以说,“绿色”一词已经成为环保、节能、健康、效率、技4)能够为人类提供温和、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生存环境。3绿色混凝土的研究现状术进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意义的综合。绿色的含义主要是3.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以下3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

5、是1)节约资源和能源;为了解决混凝土材料抗氯离子的渗透问题,以防止因钢筋锈2)不破坏环境,更应有利于环境;蚀而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的严重劣化。自20世纪9O年代初3)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期,加拿大矿物与能源技术中心(CANMET)开始的高性能混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凝土试验研究及美国混凝土协会(ACI)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综合国内外研究,一般认为,绿色混凝土是混凝土绿色术研究院(NIST)领导的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工作和组织的一系化的发展趋势。绿色混凝土一般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列国际会议之后。才真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

6、起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可以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和有害(HPC)材料的研究热潮。在1997年3月,吴中伟院士首次提物质的从低排放,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并指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收稿日期:2009—11—15(GHPC)是混凝士的发展方向,更是混凝土的未来。作者简介:莫晓东(1975),男,广东陆丰人,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本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科,实验师,实验教师。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57第2期莫晓东:绿色混凝土的研究现

7、状分析第37卷质原料,在妥善的质量管理条件下所制成的,除水泥、集料、科学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其目标不仅仅是将混凝土作水以外,必须采用低水灰比,掺加足够的细掺料与高效外加为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建筑材料,而且更注重混凝土与自然剂。HPC应同时保证下列各种性能:耐久性、工作性、各种力的融合和适应性。学性能、适用性、体积稳定性与经济合理性。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仿生自诊断和自修复机敏型混高性能混凝土虽然在诸多性能上比普通混凝土优越,但凝土是模仿生物神经网络对刨伤的感知和生物组织对创伤它仍不是完善的混凝土或理想的混凝土,其最为突出的弱点部位愈

8、合的机能,在混凝土传统组分中复合特殊组分(如仿是自收缩大和脆性增大。生传感器、含粘结剂的液芯纤维等),使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3.2再生骨料混凝土型仿生自诊断、自愈合神经网络系统。当混凝土内部出现损由于混凝土是各项建设工程中用量最大的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