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全球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ppt

【5A版】全球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ppt

ID:32440485

大小:4.59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9-02-04

【5A版】全球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ppt_第1页
【5A版】全球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ppt_第2页
【5A版】全球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ppt_第3页
【5A版】全球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ppt_第4页
【5A版】全球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5A版】全球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全球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第一节全球变化及其研究进展一、概念指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环境系统发生了异常变化,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产生不良影响的环境变迁。二、内容1、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效应:主要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及其效应。2、全球污染扩散及其效应:主要强调污染物的扩散及其对生物的毒害效应。地球生态系统正逼近9大极限根据对地球系统的科学认识,研究小组确定了9个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并对目前人类的消耗水平和系统的“临界点”进行了量化和评估。研究人员警告称,一旦9个临界点全部或者大部分被

2、突破,人类生存环境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变化”,此后的地球将不再像今天这样的“和蔼可亲”。1.海洋酸化海洋酸化严重威胁到珊瑚礁的生存指标:全球文石(也称霰石,是一种亚稳态的碳酸钙)饱和度比率临界点:2.75∶1工业化前水平:3.44∶1当前值:2.9∶1评估:本世纪中叶将有部分海洋超出警戒线,全球海洋浅层海水的pH值已由8.16下降到了8.052.臭氧浓度臭氧层变薄与气候变化间可能也存在着某种关联指标:平流层臭氧浓度临界点:276个多布森单位当前值:283个多布森单位评估:安全但亟待改善3.淡水消耗量淡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全球性问

3、题标准:淡水年消耗量临界点:4000立方公里当前值:2600立方公里评估:本世纪中叶将达极限4.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遭到巨大破坏指标:百万物种年灭绝数量临界点:10当前值:100评估:严重超标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5.氮磷循环指标1:大气年固氮量临界点:350万吨当前值:1210万吨评估:严重超标指标2:海洋中所检测到的年均磷流失量临界点:1100万吨当前值:9

4、0万吨诊断:尚未超过6.土地使用率指标:用于耕种的非冻土比例临界点:15%当前值:12%评估:本世纪中叶将达极限7.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已超过临界点指标: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临界点:350ppm(百万分比浓度)工业化前水平:280ppm当前值:387ppm评估:超出极限8.气溶胶浓度指标:尚无临界点:未知因为来源不同、形成过程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也很难准确评估。例如,主体成分为硫酸盐的气溶胶会具有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从而产生制冷效应;主体成分为烟尘的气溶胶则会吸收太阳辐射,导致温室效应。因此,就全球范围而言,这些微粒的综合

5、作用目前还无法判断,也无法给出临界点。9.化学污染人为排放和化学污染是人体健康的“杀手”指标:尚无临界点:未知第二节温室效应及其对生物的影响一、概念green-houseeffect:1、自然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物质的大量聚集,可以吸收近地表的太阳长波辐射,并将其反射回地表,从而使地表增温的现象。2、人为温室效应: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森林砍伐和工业活动等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成分,破坏了自然温室效应的热平衡,导致全球气候急剧变暖,从而成为一个全球环境问题,称人为温室效应。二形成1、机理:大气层能透过太阳辐射的短波光

6、,能反射和吸收从地面反射的长波光,阻挡地面的热量向宇宙扩散,从而使地表增温的现象。全球变暖问题主要指人为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带来的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工业生产需要的化石燃料使用量大增,人口激增城市化发展等引起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破坏严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温室气体:大气层中的有些微量气体,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当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时,就会加剧温室效应,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沿温度升高。这些气体

7、叫做温室气体。2、温室气体的种类1)二氧化碳:由于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全球的二氧化碳正以每年约六十亿吨的量增加,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对全球温暖化的贡献率达60%。近千年来大气CO2浓度的变化2)甲烷(CH4):有机物发酵及物质不完全燃烧的过程会产生甲烷,主要来自牲畜、水田、掩埋场及机动车的排放。一个甲烷分子的增温效应大约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7.5倍。贡献率达15-30%。3)氧化亚氮(N2O):由燃烧石化燃料、微生物及化学肥料分解所排放。主要来源于天然源,即土壤中的硝酸盐经细菌的脱氮作用而生成。贡献率

8、达5%。4)氯氟烃(氟里昂CFCs):目前以CFC-11,CFC-12,CFC-113为主。使用于冷气机、电冰箱的冷媒、电子零件清洁剂、发泡剂,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贡献率达12%。一个氯氟烃分子的效应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大5000-10000倍。5)臭氧(O3):来自汽车等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及碳氢化合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