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经典古诗弘扬民族精神

赏读经典古诗弘扬民族精神

ID:32436346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赏读经典古诗弘扬民族精神_第1页
赏读经典古诗弘扬民族精神_第2页
赏读经典古诗弘扬民族精神_第3页
资源描述:

《赏读经典古诗弘扬民族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赏读经典古诗 弘扬民族精神——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诸暨市赵家镇中何玉铉【内容摘要】:深入挖掘初中古诗文蕴涵的民族精神;结合初中生特点,通过激发兴趣、欣赏品读、实践演练、解读形象、家校合力等策略,大力弘扬。【关键词】:古诗词赏读策略民族精神初中古诗词中荟萃了不少仁人志士的事迹,在他们不平凡的经历中,往往具有闪光的人生,有着令人钦佩的人格,对人生、对社会亦有其独特的认识和评价。新课标明确指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当今的语文

2、教师,应该既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又是中国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传播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有了一定的感悟和思考,现与同行切磋。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们对古诗词有所热爱,就必须让他们对古诗词有所兴趣。我在教学中,制作精美课件,精心选择可用音乐,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古诗词的氛围。比如在赏析晏殊的《破阵子》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名句“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的意境,我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出一幅幅怡人的春景图:新社之时,只见燕子成群

3、翩翩而飞,万朵梨花争相竟开,池上碧苔点点青翠,叶底黄鹂声声娇啼,漫野柳絮轻轻飘散;赏析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我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那豪放、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与词的风格相近。在这样的引领下,学生们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地徜徉在诗的海洋里,毫无倦怠之感。二、欣赏品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在长时间的古诗词熏陶中,领略了中华古诗文那丰富的内涵,

4、欣赏了中华古诗文那特有的美,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人格的提升。在“古诗促我成长”主题班会中,许多同学深有感触地谈到了古诗词对于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甲同学说:“透过‘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诗句,让我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悟到当代人民的幸福与和谐”;乙同学说“读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老师,他们也同样具有奉献精神,长大了,我也要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丙学生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

5、得三春晖等诗句让我明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置身在金碧辉煌的中华古诗文殿堂,学生流连忘返,边读边品,边品边悟,悟中学习了古人的传统,悟中内省了自我的行为,逐步提高了素养。三、实践演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入选教材的古诗词,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琅琅上口的佳作。为了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吟诵这些优秀的诗作,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功的愉悦。(1)摘抄古诗词。学生自由选择,摘抄感兴趣的、有感悟的古诗词。有学生以手抄本的形式,持之以恒地摘抄,并给自己的集子取了富有个性的名字,比如“三色花

6、”、“七彩阳光”、“我手摘我诗”3;有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选材、摘抄、美工各有负责人。摘抄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2)朗诵古诗词。学生自由选择各自欣赏的古诗词,把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溶于声情并茂的朗读之中,符以肢体语言,或大江东去般富有激情,或小桥流水般充满柔情,或指点江山般豪情万丈,或江南雨季般缠绵悱恻,或恨其不争般痛心疾首……你方下台我登场,学生们踊跃参与,热情高涨。(3)表演古诗词。学生选择诗词作品或诗人故事编写出短剧,自导自演。比如学习《

7、羌村三首(之三)》时,我请几位同学扮演作者和父老乡亲,他们边诵边演,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不仅有助于记忆,还有利于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尤其是作者表演者语至沉痛,含蓄深沉的语调,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他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又有对动荡时局的悲叹。(4)配画古诗词。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绘画相结合,在走廓上开设“漫步诗林”专栏。工整雅观的书写,再配上一幅幅精美的彩图,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5)改写古诗词。在大量诵读、多方熏陶的基础上,鼓励、指导学生进行改写。比

8、如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之后,引导学生将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学生感情自然融入诗境之间,并将“我”对百姓的同情,战争的厌恶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6)感悟古诗词。在把握作品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比如学了《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有学生谈到感悟:大漠茫茫,狂风卷地,飞沙走石,加上一支威武之师,读来让人平添不腔豪情,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