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29886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语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上好高中语文课贵州省罗甸县边阳中学 陈志坚联系电话:13765756128邮箱:bczj111@126.com【摘要】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也就是要让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掌握正确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也就是要让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掌握正确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何而来?答案只有一个:让学生读、品、悟。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大量阅读精美的文章,积累语言材料,获得语感,进而形成语言能力
2、。我的做法是:一、让学生会读书。高僧讲法传道,顽石点头,信徒如醍醐灌顶,不可谓不生动。但是,并非所有的讲析都取得如此效果。在学校,学生主要不是来听教师讲,而是来学校让老师指导的。因此一堂课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多读。对于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常言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学生要感知文章的妙处,就要自己去读去品去悟。否则,弄得学生对语文课没兴趣读书,写篇文章内容干瘪,病句成串,错字连篇。虽然班上有几个语文“尖子”,这都是得益于课外大量读书。现代教育家王力先生说:“读多了自然通”,可见语文学科离不开读这一个字。中
3、学生阅读课文首先自己“嚼”,“嚼”不烂后,再请老师帮“嚼”,而不是全由老师“嚼”了喂学生。我们要相信学生,解放思想,放下那种“我讲学生还不懂,让他们自己读书能行吗?”的心理。常言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唯有读才会读。让学生通过读去感知文章,与作者沟通,这种感知是独特的,是教师无法代替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点拨、解疑。我在上课时,爱仿钱梦龙先生的三看﹙就是看课文、看注释、看课文前后编者的引入话题及设计的思考与练习﹚,一查﹙就是查字典、词典与有关的工具书﹚,一想﹙就是想想哪些有毛病,是否有道理﹚,一提问﹙就是提出自己阅读时不清楚的、有疑问的、不会解答的问题﹚
4、的做法。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深入到课文中去。二、让学生会品书。语文教学除了“读”之外,还要“品”。“品”什么?品语言,就是“品”作者给我们创设的各种语境;品语言,就是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针对着文章中的主旨进行揣摩和思考的过程。例如我在上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一课时,让学生品读文中引用的诗句,走近琦君的内心,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收获。又如读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场,读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读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南国秋色,还有故乡的榕树、荷塘的月色、故都的秋……学生反复品味,在他们内心深处会对故乡的热爱……。再例如让学生品葛朗台
5、抓十字架的一串动作描写:“﹙眼睛﹚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嘴﹚动了一动……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里的“瞧”、“动”和“抓”三个动作,就把葛朗台守财奴的特点,刻画得入目三分,令人折服,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贪婪成性至死不悟”的形象。三、让学生会悟书。高中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强调,显示这些环节和手段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等于囫囵吞枣,所以所得无几;只思考,不学习,只能胡思乱想,迷茫不解,终无所得。“悟”就是教师让学生从课文的语言入手
6、,抓住关键词语,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的形象,在体会诗的意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我《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渑池之会”一部分中有这样两句话:“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某月,令赵王鼓瑟。’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这里的“令”和“为”两个词的使用就很精彩。“令”字不仅是祈使的口气,而且比较强硬,在秦赵两王之间,谁都不能用“令”,但秦国这位御史却把秦王“请鼓瑟”的“请”字写为“令”字,这就活画出秦王逞凶逞强、灭视弱小的嘴脸,揭示出他企图称王称霸的野心。再看“为”字,“为”说明了秦王击缻的主动性,瞧,秦王多殷勤呀!人家赵王并未“令”,秦王自己先
7、“行”了;还有,再想想,“令”和“为”还有差别么?秦王虽“令”了,但赵王“鼓”了没“鼓”,在史书上是看不到的,而“为”字却明确的告诉人们秦王是“击”了“缻”的。一个字就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的机智,展现了人物性格。又如我在讲宋词游次公的《卜算子》子时:紧紧让学生抓住“风雨”这一意象,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风雨催人走。女主人公对有情人的到来高兴,因风雨留住有情人住下更高兴,正如现在农村男女双方唱的情歌:“天要亮了天脚黄,我脚踏门槛盼天黄,菩萨保佑下大雨,多留情歌耍几场。”可见由于风雨催有情人走女主人公的忧伤程度。做到让学生在议中学习,在议中发展,在“合作”
8、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这就是悟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对课文读品悟外,我觉得还要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