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一、二单元课后练习答案

必修4第一、二单元课后练习答案

ID:32424818

大小: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04

必修4第一、二单元课后练习答案_第1页
必修4第一、二单元课后练习答案_第2页
必修4第一、二单元课后练习答案_第3页
必修4第一、二单元课后练习答案_第4页
必修4第一、二单元课后练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4第一、二单元课后练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必修4第一、二单元课后练习答案1窦娥冤  关于练习  一、试根据以下的提示,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的来源。  1.窦娥的不幸命运  2.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的对比  3.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  参考答案:  剧作中窦娥可以说是苦命的化身,她三岁丧母,七岁时父亲用她抵债,给蔡婆做童养媳,十七岁和丈夫完婚,还不到两年丈夫就去世了,最后更被流氓恶棍纠缠、陷害,惹上人命官司,终于含冤被斩。剧作者把一连串的不幸遭遇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产生浓厚的悲剧效果,极大地引起人们的同情。  窦娥又是一位在道德上近于完美的青年女性,善良、安分原本是她的性格中的主要方面,在和越来越强大的敌对面的

2、斗争中,她的性格中的清醒、有主见、刚强才突出了出来,可是这些不但不能够让她摆脱厄运,由于社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反而把她推向死亡。如她任官府怎样严刑拷打,都不肯含冤认罪,可为了避免官府对婆婆用刑,她主动屈招。她的善良、刚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她的死期也定了。又如,她很清醒,有主见,坚决不肯嫁给张驴儿,即使在张驴儿用人命官司要挟她时,她也不为所动,情愿和张驴儿“见官”。应该说,她的这种做法是正确、果敢的。可是官府并不清正廉明,却是流氓恶棍的帮凶,不分青红皂白将她送上法场。这种个人的道德完美和社会黑暗现实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冲突,是这出悲剧具有浓厚悲剧效果的又一个因素。  此外,剧作结构

3、精巧,使情节紧凑集中,主要矛盾冲突突出,以及对主人公窦娥抗争精神的强调,都是这出悲剧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的部分因素。  二、关汉卿的剧作中的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或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仔细阅读课文里的第三折,挑选一些精彩语句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比如“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词。这两支曲词是窦娥被押赴刑场时唱的。在和张驴儿、桃杌的斗争中,窦娥的有主见、刚强,逐渐表现了出来。在被押赴法场的路上,她的委屈和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在曲词里,她质疑、责骂天地,既是向天地辩白自己的冤屈,又是对天地没有主持公道的抗争,表现了她遭受巨大冤屈时的痛苦不平和满腔怒火。窦

4、娥不屈的、强烈的斗争精神得到进一步表现。  又如窦娥临刑前和婆婆诀别时的一段说白:“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这一段说白完全是年轻媳妇对婆婆的口吻,明白如话,自然真实,历来为人们称道。  再如“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词。具体分析见“课文研讨”。  三、根据文意,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当骂呵,则处分几句。  2.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  3.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你挣扎着些儿。    参考答案:  1.数落、责备的意思。2.大概是,莫不是。3.连,介词。4.“清醒”的意思。  四、根据关汉卿的《

5、窦娥冤》改编的戏曲作品有不少,其中有的剧作在情节上和原剧相比有较大改动。下面是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主要剧情(有两种结尾),试和原作进行比较,说说你认为哪一种最好,并谈谈理由。  秀才蔡昌宗进京赶考,佣户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垂涎昌宗之妻窦娥,途中将昌宗推入河中,回家假说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不想被驴儿的母亲吃下,当即身亡。驴儿于是诬告说蔡母杀害了他母亲,县官动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含冤代罪,被判斩刑。行刑正值六月,忽然天降大雪,县官惊恐异常。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时任八府巡按,前来楚州巡查,解救了窦娥,同时,蔡昌宗也并没有死

6、,窦娥一家团圆。(另一种结尾是:窦天章来楚州一带巡查时,乡民替窦娥喊冤,于是将张驴儿抓获。但当他赶去搭救窦娥时,窦娥已屈死于刑刀之下。)    参考答案:  两剧情节上的主要不同之处:《六月雪》里窦娥是秀才蔡昌宗的妻子,《窦娥冤》里窦娥先做童养媳,成婚后不到两年丈夫就去世;《六月雪》里张驴儿在官府上诬告的是蔡母,《窦娥冤》里张驴儿诬告的是窦娥;《六月雪》里,窦娥在临刑前没有发三桩誓愿,天降大雪并不是应了她的誓愿。结尾部分两剧差别更大:以“大团圆”结尾的《六月雪》,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及时赶到,将她解救了,窦娥夫妻、父女团圆;以窦娥被斩结尾的《六月雪》,乡民为窦娥喊冤,窦天章抓获张驴儿,却

7、没能来得及搭救窦娥,窦娥屈死。《六月雪》的两种结尾,窦娥的冤屈都很快被查明,没有了窦娥鬼魂伸冤报仇的情节。  2雷雨关于练习  一、仔细阅读课文,把握周朴园、侍萍的性格,回答下列问题。  1.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2.周朴园是怎样看待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3.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  4.课文结尾处写周萍动手打鲁大海,目睹这个场面,侍萍有什么样的反应?她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