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15070
大小:4.28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2-04
《上海沦陷区学者散文群体创作的研究1941194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中文摘要本文以40年代上海沦陷区学者散文群体创作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学者散文创作群体是如何在乱离时代进行各自的角色转换,并聚合在一起,最终遁入“清谈”之途。在广泛考察、梳理他们散漫在沦陷区各大期刊上的作品的基础上,运用一分为二、辩证统一的方法,对他们在文史杂谈、日常琐记、怀乡忆旧三类散文题材中,所隐藏的矛盾、复杂的心灵动态与精神世界进行分析解读。同时,就上海沦陷区学者散文的文体体式、审美艺术进行艺术解密,揭示其对“文抄公体"与“野草’’式散文诗体的艺术实践,以及执着于日常人生的小品文创作,皆在现代文学的学者散文
2、史上的具有一定的独特价值与艺术魅力。关键词:学者散文,群体创作,清谈,心灵,艺术中文文摘40年代“不言"的上海沦陷区文坛聚集着这样一批腹笥丰厚的文史学者,他们集中在《古今》《风雨谈》《天地》《光化》等沦陷区著名的杂志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文史杂谈、日常琐记或怀乡忆旧之类的学者散文随笔。在创作题材、’写作心态和艺术旨趣上,这批学者都具有相似的追求,总体上倾向于集趣味性、知识性、学术性为一体的学者散文的创作实践。那么,在“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乱离时代,他们是如何调整姿态,进行角色转换,从而聚合在一起,最终遁入“清谈”一途?面
3、对来自左翼文人的道义气节指责以及自身难以剥离的现实困境,他们是如何在清谈历史文坛掌故、捡拾日常琐屑与怀乡忆旧中,为自己的人生姿态与生存选择进行申辩解释?如何隐晦地传达自己纷繁复杂的心曲?从学者散文的文体体式与审美艺术的角度,我们又如何客观公允地衡估这些饱含智趣、具有淳厚韵味的散文随笔的艺术价值与美学意义?这是我们设问的开始,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之所在。本文在充分占有原始材料的基础上,试着运用文本细读、辩证统一的方法,对他们的学者散文作品进行广泛、细致地考察与梳理,期待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这一创作群体的创作特点、文体特
4、征、心灵动态与精神世界。本篇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上,对这批学者文人在上海“孤岛”沦陷后的学者散文创作状况进行整体叙述,并深入探讨这一时期他们遁入“清谈”之途的主客观原因。珍珠港事变后,日军侵入上海租界,上海全面陷入日汪当局的统辖之下。为了达到巩固新兴政权与控制意识形态的目的,汪伪政权实施严酷的文化统制政策。整个上海文坛陷入了一片荒芜凋零境地,知识分子的话语空间急剧缩小。许多文人进行适时调整,转向“中间状态"文学的开掘,上海文坛在经历了一番劫难之后开始复苏。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以《古今》为首的散文刊物大量兴
5、起。这些刊物纷纷效仿《古今》的文化品味与办刊理念,虽各有特色,但都走小品文的战略,所刊文章基本上侧重追求闲适恬淡趣味,被时人誉为“古今型"杂志群。在刊物的文化品位、丰厚的稿酬以及良好的社会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许多学者文人陆续聚合在一起,致力于“清谈”一类的学者散文随笔的创作。究其原因是复杂的,乱世的生计所迫,借用文字作为“求生工具”的需要以及学者的兴趣,注定了他们偏爱于文史掌故、风土人情、花鸟草虫等题材的散文创作。重要的是,III中文文摘他们这一时期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困境:苟安图存的尴尬处境;左翼文人的气节道义指责;日
6、伪政权的钳口政策;未来的虚无缥缈感。这一切难以剥离的现实困境使他们最终遁入“清谈"之途。第二部分对这批学者文人在“清谈"背后所隐藏的复杂矛盾的心态进行解读。他们在沦陷时期的散文随笔主要有三类:文史杂谈、日常琐记与怀乡忆旧。在文史杂谈中,他们对历代的亡国之君、亡国文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常常颠覆传统看法,为其做翻案文章、重新定位。他们强调谈史必须讲究知人论世、设身处地的方法,切不可偏苛地将亡国的历史责任全然地置于这些柔弱的君王与文人身上。亡国之君自有其近人情的地方,传统士子避祸保身也不尽是消极悲观,所以应当给予同情与理解。学
7、者在描绘历史对象时,往往会深深印上自己的价值判断,折射其自我需求的一种满足。阐释别人,自己也在被阐释,这种史谈策略其实潜隐着为现实人生做辩护的欲望。同情他者,也是期待别人能够理解自己的不易。在日常琐记中,他仃]常常以弱自处、以弱自解,强调自己只不过是乱世当中的一个弱不禁风、力不从心的小人物。在这样的生存理念支配下,一切的要求与行为就合情合理,自己当然可以心安理得。身处“乱世”的自我悲悯与“弱者"身份的自我确立,是期待世人的谅解并以此消解内心自我的愧疚感。但这种个人主义的生存观念与伦理道德观,却会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对他人与
8、团体生存的关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确实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在这种生存观念的牵引下,他们不断地自怜、自况,慢慢地深陷下去,乃至最终迷失了自我。现实苦境的压力,“异乡人’’的身份断裂感以及民族道义、国格与人格的负罪感,使他们亟需一个精神支柱来支撑这坍塌后的颓墙断壁,即:确认自我的民族身份。于是,他们将笔端伸向遥远的童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