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甲状腺生理与调节.ppt

【5A版】甲状腺生理与调节.ppt

ID:32412615

大小:6.13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2-04

【5A版】甲状腺生理与调节.ppt_第1页
【5A版】甲状腺生理与调节.ppt_第2页
【5A版】甲状腺生理与调节.ppt_第3页
【5A版】甲状腺生理与调节.ppt_第4页
【5A版】甲状腺生理与调节.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5A版】甲状腺生理与调节.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与调节一、甲状腺的组织结构甲状腺是人体最大内分泌腺。平均20-30g。大约由300万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滤泡组成。滤泡与滤泡旁细胞。滤泡由单层滤泡上皮细胞及少量滤泡旁细胞(降钙素细胞、C细胞)围成。滤泡上皮细胞为主要的内分泌功能细胞。滤泡旁细胞不与泡腔内胶体接触。有的或存在于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被膜。表面由结缔组织被摸伸入实质内,分成小叶,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滤泡的结构图胶质(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腺泡间组织--毛细血管、c细胞、基质等。滤泡旁细胞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组织细胞的功能滤泡上皮细胞:滤泡上皮细胞双向分泌功能。1、从血液中摄取氨基酸,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前体,在

2、高尔基体合成甲状腺球蛋白以胞吐的方式排入滤泡腔。2、从血液中摄取碘离子,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活化成氧化碘,排入滤泡腔,与甲状球蛋白结合成碘化甲状球蛋白。滤泡旁细胞:又称降钙素细胞、C细胞。分泌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将血钙。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降钙素细胞)作用:分泌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将血钙。甲状腺激素: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也合成极少量的逆-T3(rT3),它不具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甲状腺激素是酪氨酸的碘化物。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个碘原子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上络氨酸甲状腺激素概述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三碘甲状腺

3、原氨酸T3逆-T3甲状腺素的化学结构概念:甲状腺素的合成:活化碘是对甲状腺球蛋白上的酪氨酸残基进行碘化的过程。原料:1、碘2、氨基酸—甲状腺球蛋白。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一、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血液中氨基酸被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取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前体经高尔基体聚合成甲状腺球蛋白。以胞吐的方式排入滤泡腔。甲状腺素的合成过程二甲状腺素的合成(一)聚碘。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底膜钠-碘共同转运体(碘泵)逆碘离子浓度,血碘比甲状滤泡细胞内碘低20-25倍。主动转运,碘-钠共同转运体。需要Na-K+-ATP酶提供能量。(二)碘离子活化。进入细胞的碘离子在氧化酶的催化下被氧化成碘原子。(三

4、)酪氨酸碘化。碘原子在绒毛顶端取代甲状腺球蛋白中酪酸残基上的氢原子-称酪氨酸碘化。(四)碘化酪氨酸缩合。碘化的酪氨酸有一碘络氨酸残基(MIT)和二碘氨酪酸残基(DIT)。二者分别耦联成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即碘化酪氨酸的缩合。一、聚碘:碘泵—碘、钠同向转运入腺泡上皮细胞内。1I:2Na。Na-K-ATP酶提供能量(二)碘离子的活化(三)络氨酸碘化(四)碘化络氨酸缩合成T3、T4甲状腺激素释放甲状腺素的贮存甲状腺素在甲状腺球蛋白上合成以后,即以胶状质贮存在腺泡内。可供50-100天的利用。含甲状腺素的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腺泡上皮顶端伸出伪足吞饮含有多种碘化络氨酸残基

5、的甲状腺球蛋白,随即和溶酶体结合形成吞噬泡。在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蛋白与碘化络氨酸的肽键,释放碘络氨酸(T3、T4、MIT、DIT)进入胞浆中。1、MIT、DIT2、T3、T4不能被脱碘酶破坏。迅速进入血液。3、甲状腺球蛋白。已脱去T3、T4、MIT、DIT的甲状腺球蛋白被溶酶体内的蛋白水解酶水解成氨基酸再利用。脱碘酶脱碘碘离子在胞浆内再利用少部分碘离子释放到血液甲状腺素的分泌甲状腺素的运输1、血液中的T3、T4几乎全部和血浆蛋白结合。极少呈游离状态。结合状态游离状态,相互转化。2、T4:90%.T310%左右。T3生物活性是T4的5倍。1、结合状态的甲状腺素不发挥生理作用。2

6、、三种结合蛋白: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甲状腺激素结合前白蛋白、白蛋白。3、缓冲甲状腺分泌的变化,并起储备作用。4、防止T3、T4在肾小球滤过。结合甲状腺素的血浆蛋白生理意义3、人血清:T451~142nmol/L;T31.2~3.4nmol/L;T3活性>T4(5倍)3、T4半衰期7天,T3半衰期1.5天。1、肝、肾、骨骼肌是甲状腺素降解的主要部位。80%的T4在外周组织经脱碘酶作用脱碘成T3或r-T3。2、T4、T3经脱碘酶作用脱碘成二碘、一碘及不含碘的甲状腺氨酸。T4T3、r-T3DIT、MIT甲状腺氨酸甲状腺激素的降解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两促进、一提高促进能量和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和发

7、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一、细胞作用机制:1、T3、T4和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受体或位点结合影响蛋白质的合成;2、促进酶的活性;增加线粒体数量、大小、膜面积、呼吸酶,刺激氧的消耗和物质的利用。二、对新陈代谢作用:1、对能量代谢的作用:显著生热效应-----通过----脂肪动员、促进脂肪酸氧化。2、对物质代谢的调节:(1)蛋白质代谢:作用核内受体---影响蛋白质与酶的生成。分泌少---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无力,但组织间粘蛋白增多,结合正离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