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之高考诗歌鉴赏初探

传统文化之高考诗歌鉴赏初探

ID:32405394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传统文化之高考诗歌鉴赏初探_第1页
传统文化之高考诗歌鉴赏初探_第2页
传统文化之高考诗歌鉴赏初探_第3页
传统文化之高考诗歌鉴赏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之高考诗歌鉴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高考谈诗歌鉴赏的教学——传统文化之高考诗歌鉴赏初探[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学生在高考中暴露的诗歌鉴赏能力不足的现象以及自己在新课标下进行诗歌教学的困惑、思考,想从如何训练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如何提高语文课堂上诗歌教学效率以及如何应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目的角度入手,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探讨出这些相对比较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和各位同仁商榷。[关键词]高考诗歌鉴赏不足对策一、学生在高考中暴露的诗歌鉴赏能力的不足自从2002年以来,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由原来的客观题变为更能够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观题。以前只判断选项中正

2、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重理解、轻表达”的错误认识。而今以主观题形式命题重点考查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等,并要求学生用合理、规范、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的考查方式,增加了高考备考的难度,使很多学生们在考试中仅凭自己初浅的体验和模糊的诗歌知识来鉴赏诗歌,常常造成理解不到位,思维不够深,专用诗歌鉴赏概念不明确和答案不够全准等问题,犹如云中观花雾中看月,难以准确鉴赏诗歌。一般来说,在我们普通高级中学里,八分的诗歌鉴赏题能得过半的分数就很难能可贵。而诗文默写的中的情景默写比直接填

3、写诗句更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这也增加了难度,又是学生得分不全不高的原因。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上诗歌教学的效率?如何使学生适应新课改下更快更全更准的答对诗歌鉴赏评价题目?一直是一个让老师和同学们比较棘手头痛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仔细分析学生的考试试卷,我发现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主观题时常常容易出现一下几个方面的失误:1.轻阅读,重做题,急功近利,摆不正读诗和做题的关系。读诗和做题本来是基础和目的的关系。如果没有深入地研读,就根本谈不上做对题目。以至常常想当然的去答题,结果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4、点态度相差甚远,或者答案不全不准等,都造成得分偏低。2.缺乏阅读激情,体味不透作者的感情,达不到阅读的深度。诗歌是激情的产物,其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如果不能带着激情去阅读,不能通过对诗歌深入去“泡”地去“猜”去“加工”从而体味出其深邃的意境,就不能正确把握诗歌的真谛。也有的学生在阅读中不能进入角色,不能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诗作的情感于一体,从而造成误解误答。3.文字表述干瘪,鉴赏语言贫乏。有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理解了诗歌的内容,也大致知道作答的内容和方法技巧,只是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语句来表达,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发挥,这就

5、要求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鉴赏诗歌的常见规范术语。4.解释诗句,文不对题,甚至缺少必要的专用术语。由于诗歌语言凝练,所以有的学生就投机取巧或直接解释翻译诗句,想蒙混得分,却因为审题不准、答案不全或者缺少专用术语而丢分。例如问表现手法却只是答修辞方法或者抒情方式都是不全的等。三、诗歌鉴赏教学要注意正确的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创造,你能,他能,我能,大家都能。为此,针对以上学生存在的诗歌鉴赏的答题误区,结合在课改下这几年来自己

6、对诗歌教学进行的初步探索和各位同仁交流商榷如下:(一)研究教材,追本溯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历年来高考考试也都是课外内容考察课内知识点。例如我在讲授第三册第一、二诗词单元的时候不仅将高考有关的知识点融化在每一首诗歌的教学中去,而且将有关诗歌鉴赏的有关术语也进行归类比较,犹如冰糖葫芦一样让学生即学会了诗词内容也懂得了诗词的专业术语,从而为高考备考和喜欢诗歌有意写作诗歌的同学打下坚实的诗歌鉴赏基本理论知识,当然也为学生准确答题做好准备。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侧重教授诗歌的四联名称和起承转合的知

7、识;杜甫的《登高》侧重讲解对仗和情景交融的知识;杜甫的《蜀相》和李白的《石头城》侧重讲解诗人是如何运用借古书怀和吊古伤今等写作技法来抒情达意的;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侧重讲解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不同风格;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姜夔的《扬州慢》则侧重讲解诗歌的用典技法等等。总之,结合高考考点使每一首诗歌都有侧重点和突出点,从而落实《考纲》上有关的考点,是课本上的诗词试题化,让课本上诗词篇章真正只是一个例子而已,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二)研究试题,循

8、序渐进诗歌鉴赏的考察在高考中的难度越来越大。唐诗宋词元曲,在2005年全国卷以唐宋诗并驾齐驱之势出现之后,2006年诗歌以对比赏析,将凸现鼎势,这样可以达到几个测试目的:一是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求异、求同思维能力;二是避免押题,可以名人名篇与常人常篇对比,实现能力迁移,可以是诗词对比、词曲对比,实现写作潜移。从对比趋势上看,可以是同题、迁移、氛围、意象、用语、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