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02181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一个西班牙记者眼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刘波:一个西班牙记者眼中的苏联解体经济观察报[微博]刘波2013-09-2809:36[导读]拉斐并没有完全否定苏联曾经的成就和吸引力。一苏联解体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中国引爆讨论的话题,最近一次亦然。不过有趣又悲哀的是,在这场无休止的争论中,作为本体论题存在的苏联/俄罗斯经验本身却往往是缺位的,或者是仅仅作为背景存在,或者是被彻底忽略。事实上围绕俄罗斯问题的争论往往是中国国内问题争论的衍生与延续,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关心事例本身,而只是注重这个事例作为支撑其各自论点的论据价值。这种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人们把精力过多集中于对
2、苏联解体原因的探究,甚至于达到一种痴迷的程度。集中于解体原因的思维方式将解体本身视为一个终点,而在那之后的俄罗斯类似于一个突然迸发出来的全新的世界,或被解读为天堂,或被解读为地狱。但事实上解体之时,正是被过去的体制掩盖的诸多问题暴露出来并需要解决之时,叶利钦政府对后苏联时代国家内政外交的处理方式,与本世纪普京的治理模式为何兴起之间,有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历史的基本条件是延续的,叶利钦时代并未彻底摆脱戈尔巴乔夫时代而有了崭新的特征,甚至并未完全摆脱斯大林时代,相反它在很多方面是脱胎于旧时代,带有其深重的烙印并为其所限定的。
3、无论对西欧还是对中国来说,俄罗斯都是一个难解之国,而理解苏联与当代俄罗斯之间的连续性,是以正确的方式探究俄罗斯的一个前提。二《风云突变的时代——一个西班牙记者眼中的苏联解体》的作者拉斐(RafaelPoch-de-Feliu)1956年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1988-2002年任巴塞罗那主要日报《先锋报》驻苏联/俄罗斯记者。拉斐的生年,正是苏共20大召开、斯大林主义开始遭到彻底清算的一年,也是苏联坦克还长驱直入布达佩斯镇压匈牙利“十月事件”的一年,而西班牙当时仍处于佛朗哥元帅的独裁时代。佛朗哥政府宣传称,在遭到唯物主义和
4、民主制侵蚀的西方,西班牙是一个精神后备力量,但在现实中,西班牙却是一个意识到自己有缺陷的落后国家,需要靠精神控制来强制性地麻醉其国民。作者年轻时亲身经历了这种极权主义之下的灌输教育、思想压迫与谎言,因而与在自由社会中长大的西方人相比,能更痛切地体会苏联后期的荒诞及其不可维系性。拉斐深知,俄罗斯转型的规模与在世界上产生的反响,远超过佛朗哥去世后西班牙的民主转型。苏联解体是一个多文化、多种族的大国的崩溃,带来从东欧到远东的整个地区的秩序的重组,并扭转了全世界的格局,导致美国在相当长时间里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意识形态方面,苏
5、联解体使其代表的社会发展模式与前景彻底失去吸引力,使美国为首的自由民主模式成为近乎唯一的选择,即使是那些不愿归属这一模式的社会,对统一化的抗议和对自身独特性的强调也是苍白无力的。虽然人们通常苏联、东欧并称,但苏联解体与东欧各国的民主转型是两个性质与量度完全不同的过程。在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转型”是一个过去时的概念,未来的挑战是如何维系目前已经形成的这种更自由的社会形态,但在俄罗斯“转型”仍处在现在进行时的,远未达到在戈尔巴乔夫的“开放”时代与苏联解体前夕人们所期望和憧憬的那种自由并繁荣的彼岸。可以说,当时人们期望的是
6、迅速的现代化、强盛与自由,但现实却是政治混乱与经济危机,随后是普京时代集权与个人崇拜的回潮。拉斐的这本书写于普京上台之前,当时他就问道,俄罗斯“打从哪里”落到了现在的状况?他说,应该承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越深入,就会对“转型”3这个概念本身产生越来越大的疑惑。可以说直到今天我们都无法辨明俄罗斯转型的趋向:它是从斯大林或勃列日涅夫时代彻底地向着一种更自由民主的方向转变,还是从混乱、国际地位下降的叶利钦时代向相对稳定但集权力量抬头的普京时代转变?在未来是民主还是不民主的力量会占上风?一切都没有答案。三再往回看一点。从彼得大帝
7、时代俄罗斯民族产生自我意识开始,便已经觉察到了自身的落后的心态并试图追赶西方,甚至醉心于在未来成为欧洲文化与精神上的领导者。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的成立,以规模化社会改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的等级制社会结构,释放出了底层俄罗斯人蕴含的潜力,当然这也以不少对自由的侵犯与暴行为代价。但俄罗斯或许通过这一推土机式的社会发展方式,使得俄国先辈那种登上世界之巅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尤其是1957年早于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当时西方是带着畏惧的心态看待俄国的,而不是今天的轻视。人造卫星的升空在美国引起了深刻反省。“第三世界”也表现出
8、崇敬,但上世纪80年代这种自豪感又一次荡然无存了,前苏联在社会与文化各方面的停滞与腐朽已经十分刺眼,显然她再一次落后于西方,从而需要启动另一场追赶历程了。叶利钦等人正是在美国见识了真正的物质繁荣景象之后,才坚定了必须把本国模式“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信心,这又是一种“避免落后”的心态在起作用。拉斐并没有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