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速生丰产林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

杉木速生丰产林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

ID:32393298

大小:231.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4

杉木速生丰产林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_第1页
杉木速生丰产林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_第2页
杉木速生丰产林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_第3页
杉木速生丰产林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_第4页
杉木速生丰产林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杉木速生丰产林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23卷第3期浙江林业科技VO1.23NO.32003年5月JOUR.OFZHEJIANGFOR.SCI.&TECHMay,2003文章编号:1001—3776(2003)03—0065—05杉木速生丰产林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陈高杰,秦国峰2,方仁柱,鄢振武,陈根宝,李启良4(1.浙江省林业局,浙江杭州31002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311400;3.浙江省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0;4.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摘要:根据78块5—13

2、年生杉木速生丰产林(以下简称速丰林)的标准地调查资料,对照林业部颁发的杉木速丰林标准,分I(地位指数16—18)、Ⅱ类林(地位指数12—14)建立高、径平均值与年龄相关回归方程,预测到达主伐期的木材产量。根据投入与产出,计算出70005.3hm2杉木速丰林到达主伐期的财务指标为:净现值(FNPV)=33475.7万元(折现率12%),内部收益率(FIRR)=25.4%。关键词:杉木;速生丰产;回归分析;经济效益评价中图分类号:$791.27文献标识码:A杉木干形通直、产量高,是我国南方人工用材林传统的造林树种,在实施林业世行贷款项目中被选为主要

3、造林树种。世行贷款造林项目是浙江省历史上利用外资发展林业规模最大的—个项目,从1990年开始,相继实施了“国家造林项目”和“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截止到2000年底,全省19个项目县(市)共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71475.2hrn2。据两次幼林摸底调查结果显示:一类林面积53724.6hrn2,占75.2%,二类林面积16280.6hm2,占22.8%,三类林面积1470.Ohm2,占2.0%。说明项目林保存率高,生长良好。为了总结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的基本经验,对营林技术的适用性、林木生长的速生性、效益经营的可行性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估。为此,对

4、杉木速丰林的经营技术与效益作如下总结。1实施概况世行贷款造林项目是一项规模巨大、要求高、技术密集的工程,不仅要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而且还要提高营造和经营速丰林的科技水平。为了根据这一要求达到预期目标,每个生产环节均应按杉木速丰林经营方案实施。1.1经营方案.本文所涉及的经营方案部分列于表1。1.2关键技术在杉木速丰林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重点进行了“三控制(立地控制,遗传控制,密度控制)、三化(标准化造林,良种化育苗,I级化苗木栽植)、三适(适地适树,适时栽植,适量施肥)”造林技术

5、推广,同时依靠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科技力量,通过对优良种源、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种苗生产力的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最佳优质材料、最佳施肥技术和最佳营林措施。如立地均以小班为统计单位,以减少立地控制的误差,严格按I、Ⅱ类立地标准选择造林地。务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有利林木生长。据2002年6月在13个有收稿日期:2003—03—13嘶江省林业世行贷款项目“杉木速生丰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部分内容作者简介:陈高杰(1955一),男,浙江义乌人,工程师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浙江林业科技

6、23卷营造杉木速丰林的县(市)71处林分的71个采样点的土壤养分分析显示:速N(294~304)xl0~、速P(11~13)xl0~、速K(120~128)xl0~。说明杉木速丰林土壤肥力均属较好的水平。又如,育苗造林的良种,均为经遗传测定的种子园种子与优良种源种子,增益高达15%~25%。其它各项措施包括I级苗造林,及时抚育管理等均严格按方案实施。表1杉木速丰林经营方案1.3调查测试自杉木速丰林实施至今,树龄最长的有13a,最短的5a,为了查明目前幼林实际长势睛况,2002年6月,我们组织各项目县(市)技术人员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方法:以县(

7、市)为单位分不同树龄随机抽取杉木速丰林小班,在被抽取的小班内设置20m×20m标准地一块。调查内容:①用围尺实测每木胸径,精度至01cm,实测加权平均胸径的树高5~10株,精度至0.1m,计算标准地蓄积并换算成每公顷蓄积,郁闭度,年龄,坡度,坡向,海拔等立地因子。②挖土壤剖面—个,分层取样,分析土壤养分隋况。标准地分布地点及数量(括号内为数量):临安(5)、桐庐(5)、淳安(5)、建德(5)、开化(10)、衢江(5)、庆元(10)、龙泉(10)、景宁(10)、遂昌(10)、松阳(5)、武义(5)、磐安(5)、东阳(2)。2结果与分析2.1调查结

8、果按照标准地优势高及年龄查定各标准地地位指数。把地位指数16~18的标准地(31块)划为I类林,采用部颁I类产区生长量标准;地位指数12~14的标准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