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91954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绝句平仄谱入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绝句平仄谱入门吴政声老师自制一、古之平仄与今之四声关联1.古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古「平声」字。「仄」:指古「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2.古「平」声又分「阴平」、「阳平」。古之「阴平」全变成今之「第一声」,「阳平」全变成今之「第二声」,「上声」全变成今之「第三声」,「去声」全变成今之「第四声」。2.古之「入声」,打散到现今之「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3.古之「入声」,与今国音读法迥异,但河洛话、客家话、广东话,仍保有其特殊读法──短促急收藏(音短促且双唇急速闭合)。如:七(古「入声」今「第一声」)绝(古「入声」今「第
2、二声」)雪(古「入声」今「第三声」)灭(古「入声」今「第四声」)4.因此今之「第一声」=古之「阴平」+今之「第一声」中的古入声字,今之「第二声」=古之「阳平」+今之「第二声」中的古入声字,今之「第三声」=古之「上声」+今之「第三声」中的古入声字,今之「第四声」=古之「去声」+今之「第四声」中的古入声字。5.所以「平」=今之「第一声」+今之「第二声」-「第一声」中的古入声字-今之「第二声」中的古入声字(因此今之「第一声」与今之「第二声」,未必是「平声」;今之「第一声」中的古入声字和今之「第二声」中的古入声字,都是「仄」)「仄」=今之「第三声」+今之「第四声」+
3、「第一声」中的古入声字+今之「第二声」中的古入声字。(因此今之「第三声」与今之「第四声」,不管是否为「入声」字一定是「仄」。)二、五言绝句的平仄谱(一)「平」起「平」受「平」声韵(「起」视第一句第二字之平仄而定,「受」视第一句末字之平仄而定)起受3──∣∣─,∣∣∣──∣∣──∣,──∣∣─※归纳法:1.每句的前二字,「平」、「仄」各自相同。2.第二三句的前二字,与第一句的前二字,「平」、「仄」相反,而第四句的前二字与第一句的前二字,「平」、「仄」相同。3.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平」、「仄」相反。4.「正格」偶数句末字一定是「平声」,第三句一定是「仄声」。5.
4、第一句末字可以是「平声」,也可以是「仄声」;「平受」则为「平声」,「仄受」则为「仄声」。6.不要让每句末字之外的字,单独一个「平」(犯「孤平」),或单独一个「仄」(犯「孤仄」)。7.每句宁可前三字同为「平」或同为「仄」,也不要末三字同为「平」或同为「仄」。8.填平仄谱顺序:(1)第一句第二字、末字(2)第二、三、四句第一、二字(3)第二三四句末字(4)每句第四字(5)每句第三字9.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二)「平」起「仄」受「平」声韵(「起」视第一句第二字之平仄而定,「受」视第一句末字之平仄而定)起受───∣∣,∣∣∣──∣∣──∣,──∣∣─(二三四句的「平
5、」仄」,与「平」起「平」受「平」声韵相同)(三)「仄」起「平」受「平」声韵(「起」视第一句第二字之平仄而定,「受」视第一句末字之平仄而定)起受∣∣∣──,──∣∣────∣∣,∣∣∣──3(四)「仄」起「仄」受「平」声韵(「起」视第一句第二字之平仄而定,「受」视第一句末字之平仄而定)起受∣∣──∣,──∣∣────∣∣,∣∣∣──(二三四句的「平」仄」,与「仄」起「平」受「平」声韵相同)三、五言绝句的上头,加两个字,平仄与五言绝句的前两字相反,即为七言绝句平仄谱。(一)原来五绝「平起」平受平声韵,变为七绝「仄起」平受平声韵(∣∣)──∣∣─,(──)∣∣∣─
6、─(──)∣∣──∣,(∣∣)──∣∣─(二)原来五绝「平起」仄受平声韵,变为七绝「仄起」仄受平声韵(∣∣)───∣∣,(──)∣∣∣──(──)∣∣──∣,(∣∣)──∣∣─(二三四句的「平」仄」,与七绝「仄起」平受平声韵相同)(三)原来五绝「仄起」平受平声韵,变为七绝「平起」平受平声韵(──)∣∣∣──,(∣∣)──∣∣─(∣∣)───∣∣,(──)∣∣∣──(四)原来五绝「仄起」仄受平声韵,变为七绝「平起」仄受平声韵(──)∣∣──∣,(∣∣)──∣∣─(∣∣)───∣∣,(──)∣∣∣──(二三四句的「平」仄」,与七绝「平」起「平」受「平」声韵相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