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88100
大小:131.1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04
《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许可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2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管理。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利用独立的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处置设施专门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取得放射性废物处理许可证(以下简称处理许可证)、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许可证(以下简称贮存许
2、可证)或者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许可证(以下简称处置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种类、范围和规模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或者处置活动。同时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分别取得处理许可证、贮存许可证和处置许可证。核设施营运单位利用与核设施配套建设的处理、贮存设施,处—4—理、贮存本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不需要申请领取处理、贮存许可证;处理、贮存其他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处理、贮存许可证。第四条处理、贮存和处置许可证,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批、颁发。第五条持有处理、贮存或者处置许可证的单位(以下简称持证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其所处理、贮存或者处
3、置的放射性废物的安全责任。第二章许可的申请和受理第六条申请从事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理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法人资格;(二)有能保证设施安全运行的组织机构,包括负责设施运行、安全防护(含辐射监测)和质量保证等部门;(三)有三名以上放射性废物管理、辐射防护、环境监测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一名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四)有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和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的放射性检测、辐射防护和环境监测设备;(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符合核安全监督管理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运行操作规程、质量保证大纲、运行监测计划、辐射监测计划、应急预案等。第七条申请领取贮存许可证的
4、单位,应当在放射性废物贮存—5—设施运行前,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一)放射性废物贮存许可证申请表;(二)最终安全分析报告(含选址安全分析报告);(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文件;(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的复印件,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的复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的复印件;(五)从事放射性废物贮存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证明,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证书复印件;(六)放射性检测、辐射防护和环境监测设备清单;(七)放射性废物贮存管理制度证明文件,包括操作规程、质量保证大纲及程序文件清单、辐射监测计划、贮存设施运行监测计划、应急预案、记录档案管理文件等;(
5、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上述文件进行技术审查,审查时间通常不超过3个月。第八条申请领取处理许可证的单位,应当在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开工建设前,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造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一)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含选址安全分析报告);(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文件;(三)质量保证大纲(建造阶段);(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的复印件,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的复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的复印件;—6—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上述文件进行技术审查,审查时间通常不超过3个月。第九条申请领取处理许可证的单位,应当在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
6、运行前,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一)放射性废物处理许可证申请表;(二)最终安全分析报告;(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文件;(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的复印件,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的复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的复印件;(五)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理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证明,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证书复印件;(六)放射性检测、辐射防护和环境监测设备清单;(七)放射性废物处理管理制度证明文件,包括操作规程、质量保证大纲(运行阶段)及程序文件清单、辐射监测计划、贮存设施运行监测计划、应急预案、记录档案管理文件等;(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国务院核安全
7、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上述文件进行技术审查,审查时间通常不超过3个月。第十条申请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近地表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国有或者国有控股的企业法人资格,有不少于三千万元的注册资金;(二)有能保证近地表处置设施安全运行的组织机构,包括负—7—责处置设施运行、安全防护(含辐射监测)和质量保证等部门;(三)有十名以上放射性废物管理、辐射防护、环境监测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不少于三名;(四)有符合国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