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概述

手持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概述

ID:32386361

大小:204.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手持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概述_第1页
手持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概述_第2页
手持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概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手持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资源与教材研究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现代教育技术手持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概述夏子辰郑长龙李艳梅(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摘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维度,基于37篇文献,对国内化学学科中关于手持技术的研究成果、传感器的使用情况等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同时对手持技术日后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深化理论研究、细化实践研究,开展多种传感器在化学教学中的整合应用研究,促进研究共同体的合作研究。关键词:手持技术;化学教学文章编号:1002-2201(2008)10-0043-03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

2、标识码:A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性学习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手持技术在问题解合研究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手持技术开始决各个环节中的独特功能,总结了影响中学生应用手持技术在国内一些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手持技术,又称传感技术,解决问题的因素,为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组成的定量采集各种常素养及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李淑妍、王屹等人主要见数据并能与计算机连接的实验技术系统。它能够测量的化学从教育学的角度,以确定的化学实验为载体,运

3、用行动研究法,数据包括温度、pH、电导率、压强、溶解氧、色度、二氧化碳浓度通过建立模型等方式,对基于手持技术组织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等。与动画模拟和教学课件这类信息技术相比,手持技术能够果、可操作性及认同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深入化学知识内部,更加直观、定量和全面地辅助化学教学。化学教学模式与化学学习、化学表象、化学思维和化学探究能力目前,国内一些高校、中学的教师对手持技术的研究已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分层次研究性学习等问初具规模,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的许多中学和部分地题进行了研究。邓峰

4、等人通过问卷调查和收集教师反思日记的区的重点中学已经开始将手持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中。截止方式,调查了部分化学教师对将手持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的态2008年6月。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到与手持技术相关的专度,分析了手持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影响因素。著3部、学位论文2篇和期刊文章32篇。受资源限制及主观通过对以上理论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手持技术适合于取舍的影响,部分手持技术相关文献并未综述在本文中。定量问题及多变量关系的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利一、手持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于其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手持技

5、术能为大多数化手持技术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基于手持技术的化学教学教师所认可,从而对手持技术在理论上/能不能用0和教师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但是在近5年中,国内一些学/想不想用0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者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手持技术的应用二、手持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进行了理论研究,为手持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建立了一1.运用手持技术的化学教学内容研究定的理论基础。手持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是结合具体的钱扬义、刘晓华等人分别在他们的著作和论文中从心理教学内容探讨手持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和

6、使用策略。参学的角度,通过访谈和现场活动观察等多种活动,运用口语报考5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6中/中学化学新课程告分析法和概念图理论,对中学生运用手持技术解决化学定内容的整体关系0,对37篇文献中涉及的实验按照/主题)内量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手持技术在对中学生解决问题研究容0的形式进行了分类和统计(见表1)。置问题或一些错例训练批判性思维,譬如这种认识或解法正确明实验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吗?正确的认识或解法是什么?还有其他方法吗?哪种方法更总之,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因素非常多,培养的方法好?各种方法

7、的优缺点是什么?为什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或也不一而足,我们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地创造条件培养和原理?和已知的规律和原理相同吗?这些规律或原理的存在条提高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授人以渔。件是什么?在实际中的应用怎样?为什么这样?等等。参考文献第三,注意在实验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实验中可以[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普通高中课程标这样设计问题:预设的实验现象是什么?你看到相同的预设现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化学反应原理[M].北象了吗?如果现象和预设相同能得出什么结论?你的预设有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2006:62.什么条件?条件变化还有其他的预设吗?如果现象和预设不[2]王祖浩,等.化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同可能的解释有哪些?能否从实验上或理论上证明你的这些2007:144.解释?别人是怎样认识的?能证明谁的认识更好吗?研究证(本文编辑:汪闻)43E-mai:lche@cfe21.com中学化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