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会议及其影响

万隆会议及其影响

ID:32368404

大小:44.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3

万隆会议及其影响_第1页
万隆会议及其影响_第2页
万隆会议及其影响_第3页
万隆会议及其影响_第4页
万隆会议及其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万隆会议及其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万隆会议及其影响摘要: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摆脱新老殖民主义的控制,讨论和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会议,是在克服了重重困难的情况下才成功召开的,更使得我国打开了外交关系。会议倡导的万隆精神和通过的“亚非会议十项原则”是十分重要的,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会议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它极大地催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影响着并继续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国际情势;推动世界民族独立运动更快地走上胜利的道路;促进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争取经济独立。在当今时候,我们仍然应该学习和发扬万隆精神,自强不息。关键字:万隆会议万隆精神万隆会议对当时国际环境及国家的影响学习和发扬万隆精神1955年4月1

2、8日至24日,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由亚非国家发起召开和自己做主的国际会议。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平等协商的原则,为国际社会确立了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万隆会议标志着亚非人民的觉醒和团结,它为不结盟运动的诞生铺平道路,对发展中国家为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推动南南合作所作的努力给予极大的鼓舞。这次会议所体现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合作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而载入史册。亚非国家万隆会议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3、。第6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在对万隆会议召开前后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情势的仔细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会议在一百年前不可能出现。因为当时整个世界仍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之下,在辽阔的亚洲和非洲,独立的国家廖廖无几。而且这样的会议在六十年前也不可能出现,虽然当时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已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二次大战已进入尾声,但还没有结束。由于二次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旧殖民体系进而土崩瓦解,在亚洲和非洲,一大批国家赢得了独立。而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新兴的亚非国家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要求维

4、护自己的独立与自由,要求保障世界和平,要求促进友好合作。这些共同的愿望使他们聚会在一起。在这种际遇与环境下,才成功召开了万隆会议。因此,这样的会议只有在五十几年前才可能出现。万隆会议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国际政治事件而永载史册。对参与的国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对新成立的中国来说,第6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出席万隆会议是国家第一次参加的大型多边国际会议,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和推进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积极发展意义重大。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于是决定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率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万隆会议在召开之前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其中,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台湾蒋介石集团对新中国的与

5、会非常害怕,于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号飞机空难事件,妄图谋害周总理,阻挠中国与会。而对于参与的29个国家,有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的是参加美国拼凑的《马尼拉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国家,有的是中立的民族主义国家;有与我建交、对我友好的国家,有未与我建交、对我不友好甚至敌视的国家。这些对会议的顺利进行带来难度。尤其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为维护旧的强权秩序,千万百计进行干扰和破坏活动。它们见阻挠会议召开不成,便改变策略。在与会国中进行挑拨离间、分化拉拢,阴谋制造分裂,挑起争吵,改变会议的反殖性质和方向。可见,万隆会议是在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召开的。但是,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

6、,会议终于如期进行并圆满成功,特别是周总理先后发表了三次极具针对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演讲,并在会下广泛而深入地做工作,以鞭辟入里的真知灼见、合情合理的切实主张、亲切友好的坦诚态度和妥善解决问题的客观公正立场,感动了与会者,赢得了人心,连有些对我不友好的国家的代表也为之心悦诚服。周总理在会议上重申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的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精神,提出的反帝反殖、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新兴国家的和平等国际地位、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的主张,成为与会者的普遍共识和会议的基调。这为会议取得历史性重要成果,为万隆精神和“十项原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6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周总理在万隆

7、会议上卓有成效的工作和非凡的风度,增进了亚非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了解与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不少国家对我国的误解、偏见和疑虑,为新中国赢得了朋友,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万隆会议后,我国的对外关系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出现了一个外国同我国建交的高潮。在短短的5、6年时间里,到1961年,仅亚非地区新增同我建交国即达十个之多,并为十年后即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出现的第二次建交高潮奠定了基出。而对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这次会议吹响了国家崛起的号角。在亚非会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