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文学常识

一部分文学常识

ID:32368340

大小:493.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2-03

一部分文学常识_第1页
一部分文学常识_第2页
一部分文学常识_第3页
一部分文学常识_第4页
一部分文学常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部分文学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 文艺综述  一、文艺基本理论艺术被广泛认同、专门化水平发展很高的媒介表现手段。其特点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等心理活动的产物。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根据表现的时空性质,艺术又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综合艺术。  艺术风格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它受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艺术思想内容的制约。它的形成标志着艺术家的成熟和作品艺术上的高度成

2、就。研究和探讨艺术风格,有利于促进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发展。  艺术形式指作品得以具体表现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段,又指作品完成后的具体表现形态。它由艺术结构、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等因素组成。艺术形式是艺术内容的表现,它和艺术内容紧密相连,但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艺术内容决定艺术形式,艺术形式表现艺术内容。  文艺批评又称文艺评论。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文艺家、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所作的探讨、分析和评价,是文艺学的组成部分。它以文艺作品为对象,以文艺鉴赏为基础,按照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对文艺作品进行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诸多方面的

3、分析和评价。它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而发展深化,又反过来作用于文艺创作。  艺术典型 又称"典型形象"。指以鲜明独特和丰富多彩的个别性,深刻地显示出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并达到了较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形象。它是艺术家把不够典型的生活材料,按照文艺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规律,经过艺术的加工改造,构思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意象的过程。  艺术欣赏亦称"文艺欣赏"、"艺术鉴赏"。是读者或观众主动接受艺术作品时的一种再创造的审美活动,是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活动在欣赏者方面的延续,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联系的纽带,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同时它也

4、是进行艺术批评的基础。  艺术流派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自觉结合的流派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共同的艺术宣言、共同的活动阵地和刊物。反之,不自觉的结合只有相似的创作见解和艺术风格。  艺术技巧是作家、艺术家提炼素材,揭示题材意义,安排作品结构,运用语言、线条、色彩、体积、音响等材料塑造形象、进行艺术传达的手段和能力。是艺术作品内容得以有效表现、作品艺术性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它受作家、艺术家的生活经验、教养、观点、感知生活的方式以及创作实践

5、的锻炼等综合性因素制约。28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指作家、艺术家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主题思想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不同种类的文学艺术作品有不同的艺术手法,如文学手法、音乐手法、绘画手法等。  古典主义流行于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的文艺思潮或文艺流派。其特征为,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文学艺术作品视为必须仿效的最高典范,从中吸取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古典主义祟尚完整、和谐,提倡类型说,过分强调理性主义、普遍性和情节的集中、单一,忽视个性,突出类型,不少作品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代表人物有

6、莫里哀、维吉尔、拉辛、瓦洛、普桑等。  现实主义又称"写实主义"。指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潮。产生于19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精确细腻地进行描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从而自然地表现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代表作家有巴尔扎克、狄更斯、司汤达、托尔斯泰、果戈理等,代表剧作家有易卜生、契诃夫、萧伯纳等,代表画家有列宾、门采尔等。  浪漫主义指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通过

7、表现理想来反映现实,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不注重对现实的如实描写,侧重于抒发热情和表现理想,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代表作家有歌德、席勒、雨果、拜伦等。  二、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艺方针  "二为"方向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并解答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这一根本问题。他说,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就是"二为"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第四届文代会上对此作了修改,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8、 "双百"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