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57315
大小:3.91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2-03
《【5A版】家校合作教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苏霍姆林斯基家校合作杨建忠你和家长关系如何,合作愉快?从我的一项研究谈起黔东南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1.双方对合作存在认识偏差而缺乏责任共担意识3057名留守儿童的家长或临时监护人能够参加家长会的仅有27.5%,经常到学校找老师获取学生在校信息的只有可怜的3.3%,到学校参加活动以了解学校管理情况的只有5%。教师经常与留守儿童家长取得联系的仅占12.8%,在工作之余经常到学生家里家访的只占1.8%,不定时对学生进行家访的也只有7.9%。黔东南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2.内容狭窄而难以满足留守儿童需求34.8%的留守儿童认为教师的家访对象是“有
2、问题同学”,有28.7%的人认为只有极个别同学是教师去家访的对象;56.8%的留守儿童认为教师的家访活动指向自己的学习行为,17.9%的人认为是针对在校纪律,19.7%的人觉得教师家访是自己在校表现不好,只有5.6%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到家里来,是发现父母的教育有问题,来监督家长”。有53.2%的留守儿童认为“不怎么了解”,有10.2%的认为“很不了解”,有9.6%的认为“完全不了解”,合计达73%,仅有4.5%的留守儿童认为“非常了解”。黔东南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3.交流少且方式单一而相互支持程度低教师主要通过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占80.2%,对学生家访了解家庭实情(
3、3.3%)、召开家长会传递学生信息(11.1%)、叫家长到校私下交流(4.4%)等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已经式微。与留守儿童的单亲或临时监护人交流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81.6%),学生的在校纪律(9.6%)、生活(7%)及征询家长对自己工作的意见(1.9%)只是偶尔提及。仅有26%的留守儿童家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黔东南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4.关系疏离且缺乏系统性而效果不尽如人意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很好”或“好”的占55%的比例,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好、比较差或无法说清其关系的也有45%。只有9%的留守儿童认为教师对家长影响很大,而有28.6
4、%的人认为“有一定影响”,47.1%的人认为教师对家长“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85.7%的留守儿童认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对自己改正错误行为“作用很大”或“有一定作用”,仅极少数玩劣者(14.3%)认为“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留守儿童家校合作模式探索学校家庭家访家庭教育指导家长会代理家长食宿管护家长经验交流家庭汇报家庭互助会亲子交流家庭教养改进留守儿童研究成果《黔东南州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西部教育报告》2014年12月版)当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家长方面1、过分依赖学校,孩子送到学校就不管不问了。---依赖型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可能有:①家
5、长工作忙,忙工作、忙生意等,从不主动与学校联系。②家长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情了。经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老师,孩子我就交给你了,拜托了。或者说:我说十句也抵不上你一句,孩子不听我的,听老师的,请你多费心。③还有的家长在家中确实管不住孩子,又怕孩子进入社会沾染坏习气,就送到学校,老师只要看住就行,学不学不重要,从而使这些孩子变成我们管理中最费劲的一族。2、站在学校的对立面。---对立型这些家长对学校工作求全责备,不允许学校和老师有丝毫差错。“孩子交给你了,出了问题我可跟你没完。”、“老师有什么了不起,我出去打工半年就可以闲半年,学习好不如掌
6、握技术。”这样的家长毕竟是少数,我只是旁观过,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3、护短,不把真实的情况拿出来交流。---护短型这类家长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是一致的,老师把在校的事实摆出来,他不认同,反而认为老师在针对自己的孩子。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教师方面1、轻视家长,训斥、指责或者动不动就请家长。有些教师不尊重家长,对文化水平低的家长有轻视态度,不讲情面、训斥、指责,引起家长反感,这样就把家长推到对立面;有些教师有问题动不动就请家长,次数多了,孩子烦了,家长倦了,并没有什么好的效果。---报忧型2、只讲优点,不讲缺点。有些教师属于“报喜型”,只讲优点,
7、不讲缺点,使家长不能全面了解孩子,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工作,不能让家长说:我的孩子奖状拿回来不少,到最后还是没有考上学。应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表现。3、平时不跟家长联系,不肯借助家长的力量。还有的教师平时不跟家长联系,自己尽了很大努力,也转变不了孩子,干脆放弃。---单打独斗型为什么不借助家长的力量呢?教师与家长联手合作,力量不是更大么?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三)共同的问题1、过多的关注成绩,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德育。---成绩至上2、联系少,发现问题时已经较为严重,错过最佳教育时期。---亡羊补牢一、家校合作存在的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