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实证的研究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摘要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为我国保险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入世6年多来,中国保险业严格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全部地域和除有关法定保险以外的全部业务。截至2007年底,外资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达395.8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与加入世贸组织前相比,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了10多倍。目前已有15个国家及地区的47家外国机构在华设立121个营业性机构,135家外国机构设立了197个代表处。在外资寿险公司逐步获得生存土壤的同时,中资寿险公司的保护伞却在渐渐收拢。外资寿险公司的大量进入和快速发展的势头给国内各大寿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它们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缺乏管制保护的中资寿险公司该何去何从?其经营效率是否遭到了巨大冲击?面对激烈的竞争,又该如何应对呢?基于这种疑问,笔者以开放后我国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作为选题。在梳理了效率的各种理论、介绍了衡量效率的方法以及阐述了中外资寿险公司发展历程的前提下,选取了2001—2006年的数据,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在2001年之前开业的14家样本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测算了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推算出了规模效率,并且对样本公司的效率状况作了排名;然后根据测算结果对中资寿险公司和外资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资寿险公司凭借其规模的庞大使得经营效率排名在前,外资寿险公司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技术方面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但这种入世初期的相对排名并不能掩盖中资寿险公司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最后分析总结了影响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各种因素,以便于找出国内各大寿险公司自身的优势、不足以及导致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采取有力的改进措施提高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关键词:寿险公司、经营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 EmpiricalStudyabouttheEfficiencyofLifeInsuranceCompanyBasedonDEAAbstractChinaaccededto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onDecember11,2001whichbroughtunprecedentedopportunitiesandchaHengestoChina'sinsuranceindustry.Overthepastsixyears,China’Sinsuranceindustryhasstrictlyimplementeditspromises,openingallthegeographicalandmostoftheinsurancebusinesstoforeigninsurancecompanies.Bytheendof2007,thepremiumincomeofforeigninsurancecompanieswas39.58billionyuan。accountingfor8%ofthenationalmarket.Comparedwiththepre—accessiontotheWTO,thepremiumincomeofforeigninsurancecompanieshasgrownby10times.Atpresent,totalof121businessorganizationsand197representativeofficesweresetupinchina.Theforeignlifeinsurancecompaniesgaintheirsurvivalsoilgradually.Atthesametime,Chinese—fundedlifeinsurancecompanieslosetheirprotection.Therapiddevelopmentofforeigninsurancecompanieshascausedgreatuncertain哆tothedomesticcompanies,whichmadethemimprovetheirmanagementandinnovationcapacity.Insuchanopenenvironment,whethertheoperatingefficiencyhasbeengreatlyimpacted?Facingwithfiercecompetition,howshouldwerespond?Basedonthisquestion,theauthorchoosestheoperatingefficiencyofChina’Sfifeinsurancecompanyasaresearch.ThisarticleestimatestheoperatingefficiencyofdomesticandforeignlifeinsurancecompaniesbyDEAbasedonthedataof2001—2006,measuringpurelytechnicalefficiency、technicalefficiencyandsizeefficiency.Thentheauthoranalyzestheoperatingconditionsofthemaccordingtotheestimationresults.Theresultsshowthat:thedomesticlifeinsurancecompaniesareinthefrontbecauseoftheirlargesize,whiletheadvantagesofforeignlifeinsurancecompaniesintechnologyandbusinessphilosophyhavenotbeenfuayshown.ButtherelativerankingsinearlyaccessiontotheWTOcannothidemanyproblems.This researchwillhelpmajordomesticlifeinsurancecompaniesrealizetheirownstrengthsandweaknessesinordertoadopteffectivemeasurestoimprovetheefficiencyandmarketcompetitiveness.Keywords:lifeinsurancecompany,operatingefficiency,dat.aenvelopmentanalysis 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未获得l逵;翅逡直墓丝盂蔓挂型应明的:奎拦亘窒2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孙旭峰刷程毛p私 基于DE^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O前言O.1写作背景、目的及现实意义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我国保险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根据我国与其他成员国在保险服务贸易领域所达成的协议,中国入世3年后,取消地域限制;业务范围上逐步允许外资保险公司提供所有保险服务,中国入世两年内,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向中国和外国客户提供全面的非寿险服务,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向外国公民和中国公民在入世时提供个人寿险服务,3年内可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服务;在进入形式方面,允许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比例不超过50%,合资非寿险公司外资比例可达51%,两年内允许外资非寿险公司设立独资子公司1。入世使我国保险业从2004年12月11日起对外资全面开放。从2005年7月逐步开始的汇率制度改革,逐渐开始进行的利率市场化,以及近年来保险监管机构出台放宽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的文件,都表明人寿保险行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巨变。这给业内的各大公司的经营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它们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竞争中,缺乏管制保护的人寿保险公司必然会更加关注自身经营效率,改善经营效率就意味着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寿险行业对我国经济及社会稳定具有重大作用。我国加入WTO后,外资寿险公司的涌入给内资寿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寿险公司的效率已成为我国保险业经营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以寿险业的经营效率为研究主题,将寿险公司分为内资寿险公司和外资寿险公司,运用国际上发展的比较成熟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2001年至2006年二者的经营效率,目的在于考察我国加入WTO给内资寿险公司和外资寿险公司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制约我国寿险公司效率提高的问题所在,并积极的寻求解决途径。加入WTO以后,外资寿险公司获得了生存的土壤,与此同时,内资寿险公司的保护伞正在逐渐收拢。探讨入世给二者带来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指导实践,逐步探索出提高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有效途径,1入世承诺揭示机遇和挑战:国内保险业面临革命来源于http:/,"finance.sina.COILcnI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另外,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问题是当前我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效率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效率的提高是保险公司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的强调外延发展、重视速度和规模而忽略效率,掩盖了保险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致使我国保险业效率普遍低下,综合实力较弱。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不断涌入,这些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现阶段的国内保险业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集约化经营日益成为保险业改革的目标,这对于促使我国保险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内资寿险公司和外资寿险公司认识各自的效率状况,找出导致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所在,从而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市场地位,并能为监管机构评价保险公司的运行状况提供建设性的思路。0.2文献综述0.2.1国外研究现状国际经济学界对保险业经营效率的研究相对较晚,但发展却相当迅速,研究方法和模型也在不断更新。Grace和Ti姗e(1992)使用了1987年的数据研究美国寿险业,他们得到在此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显示出明显规模经济的结论。Yuengert(1993)使用1989年数据估计美国寿险业的成本效率,发现行业中存在混业规模经济,但是没有发现明显的产品混合经济(productmixeconomies)。Gardner和Grace(1993)使用1985-1990年数据发现管制力度对寿险行业效率有明显影响。J.DavidCummins和MaryA.Weiss(1993)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估计美国从1980-1988年间三大类型财产保险公司的随机成本前沿函数,建立超越对数函数和投入方程以估计效率最大可能性值。LisaA.Gardne和MartinF.Grace(1993)根据1985-1990年六年间美国2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汪研究561家保险公司的数据建立混合超对数成本函数,以研究美国寿险业的X效率。结果显示,样本中有相当大比例的寿险公司经营无效率,其原因涉及对保险行业的内外部监管。从1995年至今,Pennsylvania大学的Cummins教授开始将DEA方法普遍地应用到有关保险的效率分析中。他主要采用国外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国外金融市场中与保险相关的效率问题。HironfumiFukuyama(1997)以1988—1993年日本人寿保险公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方法对其生产效率和生产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焦点之一在于对不同经济条件下效率的测度,文章给出了一个基于DEA方法非参数分析的理论框架。‘CumminsandZi(1998)以1988-1992年间美国445家寿险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衡量效率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进行计算、比较。一种是以translog成本函数为基础,利用经济计量方法计算规模效率;另一种则是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其投入变量为劳动、资本和营业费用,产出变量为各险种的已付赔款、额外准备金。结果显示,较小规模的公司呈现规模报酬递增,而大多数资产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保险公司则星现规模报酬递减。J.DavidCummins,SharonTennyson和MaryA.Weiss(1999)使用DEA方法对美国寿险业的兼并重组、规模经济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估计了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效率,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了产生兼并重组的保险公司在技术效率、成本效率和收入效率上都优于没有产生兼并重组的公司,提出当时美国人寿业兼并重组将会使保险公司的效率和盈利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AndrewC.Worthingto和EmilyV.Hurley(2002)运用DEA方法计算澳大利亚46家非人身保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配置效率指数及成本效率指数。研究结果发现,综合无效率原因主要在于配置无效率,而不是技术无效率,全国最大的几家保险公司较其他公司较有效率。0.2.2国内研究现状总体来看,国内对保险业经营效率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太多,台湾地区相对于内地来说对保险业经营效率的研究较为深入。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刘纯之(1994)采用DEA方法对1986-1992年台湾地区的12家寿险公司的X效率、总技术效率、纯粹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Kiusdal—Wallis检定法来检验不同国籍的寿险公司经营效率之差异,证明台湾地区寿险公司与外商寿险公司在经营效率上相差无几。陈嘉惠(1995)在《台湾地区本国产险业经营效率分析》一文中,运用DEA方法评估台湾地区产险公司的经营效率。研究结果发现资产规模较大的产险业者其规模效率较高,业务内容多角化的保险公司并未能有效提高效率指标。施孟隆、萧淑华、黄炳文、林一立(1999)利用因素分析法提取指标,作为寿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的依据。第一阶段以因子分析法提取14个指标,涵盖资本充足性、获利性、经营能力稳定性、资产品质及流动性五个方面。第二阶段利用F检验进行检定,发现台湾本地区寿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要优于外国寿险公司。叶彩莲、陈泽义(2000)利用DEA方法衡量台湾地区人寿保险公司的资源使用效率,评估技术效率(包括技术效率、纯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将其分为新、旧两组,分别比较其相对经营效率,且透过虚拟变数、对偶权数及参考集合,分析个别非效率寿险公司资源改善的方向。郝充仁与周林毅(2002)利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和自由分布法(DFA)研究台湾入寿保险市场变动对开放前原有人寿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资产较大的公司其X效率值要低,但其理赔率要高于资产较小的公司,表明其业务管理作业要加强;对资产较小的中型保险而言要增加资本投入,降低资本价格;而小型公司要增加劳务人员,降低劳动价格。台湾本土公司应加强业务管理,外国公司应积极投入资本和人员。目前,内地在保险公司效率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有些滞后,相关实证文献并不多见。已有的文献大都将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专门针对寿险公司的研究文献非常稀少。恽敏和李心丹(2003)在《基于DEA方法的保险公司效率分析》一文中,运用DEA方法对我国9·家保险公司1999年的效率值进行了测度,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保险业效率普遍较低,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中资保险公司效率低于外资保险公司,但不同的保险公司存在不同的问题,所以各个保险公司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对症下药。4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赵旭(2003)在《关于中国保险公司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一文中,运用DEA方法测算了1997-2001年我国部分保险公司的效率,文章中选取了13个保险公司样本,在关键的投入产出项上,所选取的投入项为自有资本、劳动力投入和资产价格,产出项为利润总额。结果表明,股份制公司效率高于国有公司并且效率是影响保险公司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他认为这个结果是管理机制的差异造成的。侯晋和朱磊(2004)在《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一文中,采用DEA方法分析了2000-2002年财产保险市场上中资公司的经营效率,选取的保险公司样本数分别为7、8、9个,分析了财产保险公司有效与实际经营间的差距,并指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证明了经营无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有明显的影响,改善经营现状非常必要。姚树洁、冯根福和韩钟伟(2005)基于1999-2002年数据使用DEA方法对22家大型保险公司(寿险和财险)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对得到的效率分数建立回归方程,证明公司规模、营销方式和人力资本是影响保险公司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所有制形式对公司效率几乎没有影响,他们推断这可能与国有公司规模大受到政府支持,以及国有公司享有许多特殊政策方面的优势有关。I李克成(2005)对1999至2002年间我国经营人身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文选取了13个决策单元,并将样本分为大型寿险公司、股份制中小型寿险公司和具有外资背景的寿险公司,测算了各公司在样本年限内的技术效率、分解后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三个组群在效率上的特点和改进效率的方法。0.3本文结构体系本文共分六部分内容(框架结构如图O.1所示):第一章为引言,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全面开放的背景,以及外资保,险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这一现状出发,提出了研究我国寿险业经营效率的选题,分析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及该选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然后对国内外学者对保险业效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第二章从效率的内涵出发引出金融效率进而保险业效率的概念,对有关保险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业效率的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分析了中国保险业的经营效率以及影响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因素。接着简要介绍了测度效率的两种方法,即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DEA方法的优越性。第三章对衡量效率的DEA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从DEA方法发展历史与研究动态入手,对DEA方法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然后提出DEA方法的两种基本模型,即规模报酬不变模型(CRS)和规模报酬可变模型(vRS)。第四章把国内恢复寿险业以来中外资寿险公司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在理清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将入世对我国寿险业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得出入世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图0-16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及研究样本的选择入手,对十四家样本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逐一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得出影响经营效率的几个因素。第六章作为本文的最后一章在对我国寿险业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之后,提出了开展产品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完善治理结构等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寿险业的经营效率。0.4研究fl勺仓lJ新点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一,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从笔者掌握的文献看,国内目前针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产险寿险不加分离的基础上,由于产险和寿险的经营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笔者仅选取了寿险公司作为研究。第二,研究视角上的创新。之前虽然也有不少学者选取了较长的时间序列衡量保险公司的效率,但年份的选择比较随意,没有包含能对保险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创新,选取了2001年至2006年的数据,旨在研究入世这一重要事件对我国寿险公司的影响。第三,研究思路上的创新。由于入世后涌入了大量的外资寿险公司,因此笔者尝试着将中资寿险公司和外资成分的寿险公司分开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测算结果对其排序。7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1关于效率的理论概述1.1效率的内涵对于“效率”一词,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经济理论界一直对此争论不休。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指出,“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即当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2。我国经济学家樊纲认为“经济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的程度,因此也可以一般地称为资源的利用效率。它是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所费资源(成本)的对比关系。因此需要明确的是,它不是生产多少产品的简单的物量概念,而是一个效用概念和社会福利概念"3。一般较为常见的“效率”是指现有生产资源与它们为人类提供的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由于社会资源是稀缺的,因此资源所有者必须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经济学的核心就是研究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资源配置效率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广义的资源配置效率,即社会资源的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率”是指各种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得到了有效的合理配置,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们的各种需求,这种“有效率”是通过整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安排实现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宏观效率。第二层面是狭义的资源配置效率,即资源使用效率,一般指生产单位的生产效率,或者说投入一产出效率。“有效率”是指企业在投入一定生产资源的条件下是否使产出最大化,或者说,是在生产一定产出量时企业是否实现了成本最低,这种“有效率”是通过生产单位内部生产管理和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微观效率。效率有时也被解释为对产出的衡量。法雷尔提出,用投入量来计算相对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的经济效率。他认为所谓的效率应当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技术效率,即反映在给定投入量为基础而取得最大量的产出。二是配置效率,即反映在给定各自的价格和生产技术的条件下,合理地运用最佳的投入量(Farrell,1957)。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为经济效率提供一种测量的方法。2PaulA.Samuelson,VFdliamD.Nordhaus.Economics.Beijing:ChinaMachinePress,1997(D3樊纲.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t99s8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1.2金融效率在西方货币理论中,不曾出现“金融效率"的完整定义,更多的则是从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等不同的角度对金融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我国以往的研究当中,有学者对“金融效率”这一概念进行过阐述。王广谦(1995)在《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效率》中认为,“金融效率是指金融运作能力的大小"。杨德勇(1999)认为“金融效率是指一国金融整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效率,即把金融要素(人力、物力、各类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的投入与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王振山(2000)为金融效率下的定义是“资金融通的效率,就是指在金融市场上,在健康的金融管理体制下和有效的金融调节机制下,由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完成的或由融资双方或多方在市场服务体系下实现的金融资源帕累托效率配置"。1.3保险业的效率1.3.1有关保险业效率的研究关于保险业的效率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研究的角度各有不同,有对交易成本和效率的研究,有对产业组织效率的研究,也有对规模效应以及经营效率的研究,下面分别对各个研究角度进行评述:(1)保险市场交易成本与效率保险作为一种风险分散和转嫁的有效方式,其经营的科学基础是大数法则,必须集合大量同质风险的保险标的,才能使风险在全体成员中得到有效分散。由此可见,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的制度安排。有效的保险制度是对社会福利状况的“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4。保险市场效率取决于保险交易成本的大小。由于一个竞争性的经济体系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实现,因而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效率标准缺乏现实性。新制度主义将效率定义为受约束的最大化(ConstrainedMaximization)。威廉姆森(Williamson)认为,交易成本的存在取决于有限理性、4Landsman,Z.,Sherris.M.,Riskmeas哦sandinsurancep他miumprinciples,Insu矗mce:MathematicsandEconomics,200l,29,103.1159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汪研究机会主义和资产的专用性三个因素。威廉姆森进一步从交易的维度分析了交易的特性,认为影响交易种类和交易成本大小的有三个维度,即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威廉姆森认为,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未来不确定性和小数目交易等四种基本条件相互作用下,市场就有可能因交易成本过高而失效。经济效率与交易成本的大小密切相关,交易成本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效率的高低。在科斯看来,所谓效率就是制度收益或效用与交易成本间的比较,而在制度约束下一种制度的效用是既定的,故此决定制度效率的唯一变量就是交易成本的大小。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他在此后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1960年)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市场交易成本"的概念,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i订立交易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5。此外,科斯还详细探讨了产权、交易费用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阿罗将交易成本定义成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张五常则认为交易成本实际上就是“制度成本”,即所有在鲁宾逊.克鲁索经济中不存在的成本。因此,交易成本可以看成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它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等,保险交易成本实际上也就是保险制度的成本。。(2)保险业的产业组织效率产业组织概念最先由马歇尔提出,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将组织列为继劳动、资本和土地之后的第四要素,并且第一次揭示了产业组织的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间的“马歇尔冲突"6。1959年,贝恩出版了《产业组织》一书,建立了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为基本框架的“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标志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正式形成。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中,市场结构处于主要地位。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等理论的引入,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然而,尽管国外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相当成熟,但几乎没有专门论述保险产业与保险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而保险经济学主要研究保险市场供求、保险与国民经济等内容,以及从保险技术方面研究不确定性和风险理论。究其原因,按照日本学者植草益的解释,是因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将制造业、矿产业及建筑业等第二5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英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lO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产业作为认究对象的缘故。保险产业并不具有规模经济的成本次可加性(subadditivity),成本的次可加性是指单一企业的总成本小于多企业的成本之和。此外,虽然保险业的价格管制相当普遍,但并非因自然垄断产业所致。佩尔兹曼(Peltzman)最优管制政策模型说明,最有可能被管制的产业是那些具有相对竞争性或相对垄断性的产业,而最优管制价格将处于利润为零时的竞争性价格与产业利润最大化的垄断价格之间。根据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TheoryofContestableMarket),一个市场是可竞争的,只要不存在严重的进入障碍,潜在竞争的压力可以使各个产业内部和产业间的资源配置达到有效率的状况。保险产业能否形成竞争性市场和取得良好的绩效,并不取决于保险公司数量的多少和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关键在于市场进出机制的有效性。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基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和竞争的多样性,于1940年在《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中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克拉克认为,竞争的多样性来自于产品的同质程度,企业的数量及其规模与结构,市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透明度,产品定价与交易方式,企业生产的特征与能力等因素,并且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提出了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史蒂芬.索斯尼依据标准的SCP范式对有效竞争的标准和企业的行为标准进行了概括。有效竞争的结构标准包括不存在进入和流动的资源限制;存在对产品质量差异的价格敏感性;交易者的数量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行为标准包括:企业之间不相互勾结,不使用排外的、掠夺性的或高压性的手段,不存在有害的价格歧视,不欺诈消费者;竞争者对其对手是否会追随其价格调整没有完全信息。道格拉斯·C·诺思在分析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时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且认为,“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建立制度化的设施,并确立财产所有权,把个人的经济能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使个人的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经济组织是否有效率主要看个人经济活动的私人收益率是否接近社会收益率,而其前提条件是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产权与交易成本密切相关。科斯定理证明,如果交易成本为正,那么产权的界定、转让及安排都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巴泽尔则直接将交易成本定义为与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有关的成本。格罗斯曼和哈特的模型(1986)认为,交易中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造成内生交易费用时,合约成为必要,而合约的不完全性,使所有权结构对效率产生影响。因此,产权分配结构、交易成本大小与效率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产权明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场机制有效运作的前提条件,明晰的产权有利于降低保险交易成本。(3)保险业的规模效应关于保险业的规模效应,学术界一直存在着颇多的争议。Hensley(1962)、Hammond,Melander和Shilling(1971)、Cummins和VanDerhei(1979)、Appel,Worrall和Butler(1985)、Meador,Madden和Johnston(1986)、Cummins,Tennyson和Weiss(1993)、BarNiv和Hathorn(1997)、Chamberlain和Tennyson(1997)等从财产保险业的数据出发所作的研究,发展保险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而]oskow(1973)、Quirin、Lee(1989)等也从产险业的数据出发的研究则发现,保险业中不存在规模经济特征。Grace和Timme(1992),Yuengert(1993),Gardner和Grace(1993)、Cummins和Zi(1998)等研究人寿保险业的数据,发现寿险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点;但同时他们还发现大型保险企业具有规模收益递减(decreasingreturnstoscale)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关于保险业规模效应的实证研究,只可以评价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不同规模的保险企业的相对效率,而不能够直接用来预测保险公司的数量和市场均衡变量的影响。而Powers,Shubik和Yao(1998)以及Powers和Shubik(1998),建立了一个保险市场战略博弈模型,可以研究保险市场上的规模效应,并引入了偿付能力约束因子。(4)保险业的经营效率测度企业经营效率的方法通常有两种: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是在Farrel(1957)和Afriat(1972)研究的基础上,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1978)在应用方面的进一步发展。该方法首先要依据所有样本企业的产出和投入构造一个能包容所有样本企业生产方式的最小的生产可能性集合,再用线性规划方法测度这些企业的相对效率,而不用像参数方法那样要估计前沿生产函数中的参数。并利用上述概念建立了CCR模型,也称之为不变规模报酬模型,且正式被12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命名为数据包络分析法。该模型假设决策单元(DMU)处于固定规模报酬(CRS)情形下,可用来衡量其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Charnes和Cooper等在1985年提出的可变规模报酬(VRTS)模型来测算纯技术效率水平。Cummins,Tennyson和Weiss(1999)还运用数据包括分析方法和马尔穆奎斯特方法(MahnquistMethodology)研究了美国寿险业1988-1995年的数据,从成本效率(costefficiency)和收入效率(revenueefficiency)的角度发现,涉及兼并和收购(M&A)的保险企业要比不涉及M&A的保险企业更具有效率,M&A提高了美国保险业的整体运作效率,保险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1.3.2中国保险业的经营效率关于中国保险企业经营效率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保险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培育新的市场竞争主体,尤其是要进一步扩大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引进更多的外资竞争主体,因为外资保险企业的经营效率要高于处在垄断地位的国内大型保险企业(李稚,1998);另一种观点认为,伴随着中国加入yr0和中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国际超大型保险公司的不断引入,中国应当积极改造现有的保险企业,尤其是已经取得一定市场地位的大型保险企业,转变其经营机制,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以使其成为参与中国保险市场“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的主要力量(胡坤,1998)。从总的争论情况来看,业内背景的学者大多强调了保险业的规模经济特性,强调在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采取“先入为主”的战略,不断扩大规模和抢占市场先机,甚至走混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是国内保险企业迎接保险市场未来开放挑战的必然选择(马明哲,1998;李钢,1996;韩耀根、王行松,2000;陈东升,2000;万峰,2000)。理论界往往着重于研究整个保险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相关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孙祁样、贲奔,1997;刘茂山,2000;楚军红,1998;粟芳,2000)、保险业发展的制度变迁(邓敏,2000)等。关烷非(2000)指出,从直接反映保险公司效率的保险经营成果方面看,中国保险业的经营效率是差强人意的,而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因为国内的保险公司都先后重复着同样的一种经营模式——以市场规模论英雄。胡坤(2001)从成本效率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和收入效率两个方面比较了中国大型保险企业和中小保险企业的效率,发现大型保险企业效率是低下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中国保险业的规模扩张是效率低下的。1.4测度效率的方法选择回顾国外关于效率研究方法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可以说真正现代的效率评价是开始于1957年Farrell的研究,不过,他的研究又是建立在1951年Debreu和Koopmans对公司效率的衡量方法的基础上的。1957年,Farrell将公司效率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技术效率(technicalefficiency)和配置效率(allocativeefficiency)。在Farrell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对公司效率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期间Boles(1966)以及Afrait(1972)提出了用数学规划方法可以实现Farrell提出的公司效率的衡量,但是直到Charnes,Cooper和Rhodes(1978)的研究问世才引起广泛的重视,并将该方法命名为DEA,这就构成了定量研究效率的一个方法分支——非参数方法。另一方面,S.N.Afriat(1972)最早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来研究效率,他用最大似然法建立了具有统计性质的边界生产函数模型。随后美国的AignerandKnowLovell(1977)等和比利时的Meeusen分别提出了随机边界生产函数。这就逐渐发展成了定量效率研究的另一分支——参数方法。(如图1-1所示)期熬圈1-1效率评估方法14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1.4.1参数方法参数方法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随机前沿方法(stochasticfrontierapproach,SFA)、自由分布方法(distributionfreeapproach,DFA),厚前沿方法(thickfrontierapproach,TFA)。(1)随机前沿方法(SFA)由Aigner,LovelySchmidt,Meeuser和Vanden,Broeck分别独立发展而成。它界定了成本、利润或生产函数的函数形式,并且允许误差项中包括无效率因素。为区分两种成分而对误差项所作的两个分布假设是:第一,无效率用U表示,服从非对称半正态分布,这一假设的逻辑是无效率只能使成本增加而超出最佳边界水平。第二,随机误差项用V表示。由于随机波动可增加或减少成本,所以随机误差项服从对称标准正态分布。(2)自由分布方法(DFA)与SFA方法相同的是定义了效率前沿的函数形式,但以一种不同的方法区分低效率值和随机误差,DFA没有指定低效率值和随机误差的分布形式,而假设各个机构的营运效率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随机误差的平均数趋近于零,再通过计算机样本数据中的各个机构的平均残差与效率之间的距离,得到各个机构的效率值。(3)厚前沿方法(TEA)也定义了效率前沿的函数形式,并且假定计算得到的效率值对预计的效率值的偏离,如果超出所有观测样本的上下限,则代表随机误差,如果这种偏离在上下限范围之内,则是由低效率引起的。这种方法没有对低效率值或随机误差的分布作任何假定,但认为低效率值在上下限区间波动,而随机误差存在于这些区间中。TFA方法本身没有给出单个机构效率的点估计值,而试图估计效率的一般水平。这种方法曾被Berger和Humphrey,Baueret使用过。1.4.2非参数方法与界定生产效率函数形式的参数方法不同,非参数方法对生产边界的限制较少。非参数方法有两种: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和自由排列包(freedisposalhull,FDH)。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1)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DEA是一种线性规划方法,最初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CCR,1978)基于Farell关于生产效率的观点提出,用于评估公共部门和非盈利部门的效率。DEA是直接基于一组特定的公司数据而不是一种特定的函数形式界定生产边界的,与最优业务边界的差幅反映了一家公司的无效率。Sherman和Gold首次将DEA应用在一家银行的分支机构之间效率的评估;而后DEA被广泛应用在银行与银行之间效率的评估。(2)自由排列包(FDH)是DEA模型的一种特例,它只是放松了凸性假定而己。FDH生产可能性集合仅仅由EDA顶点和这些顶点内部的自由排列点组成。由于FDH前沿与DEA前沿一致或者位于DEA前沿内部,所以用FDH方法计算得到的平均效率值往往高于用DEA计算所得的平均效率值。这些不同的效率分析方法的主要区别有三点。第一,最佳行为边界的函数形式不同,是采用严格的参数函数还是不很严格的参数函数模型。第二,是否考虑对某些生产单位的产出、投入、成本和利润等会产生不确定影响的随机性错误。第三,若存在随机误差,采用哪种对无效率的分布假设(如半正态、截断正态分布)来消除随机误差的无效率影响。前沿效率值因定义以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又很大的差异,是否存在最优的前沿效率分析方法,目前尚没有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值得提到的一个例子是同时运用参数与非参数方法研究的结果:Cummins和Zi(1998)分别运用参数和非参数方法研究了美国寿险公司的成本效率,研究结果是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估计的效率值基本上在0.95以上,而非参数方法估计的效率值则要低,基本上在0.67左右,但是两类方法研究的结果是基本上一致的。从国内对效率的研究方法来看,最早是用比率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其中,比率分析法只能得出单个投入指标与单个产出指标的对比关系,不能用来进行全面的分析。而回归分析法也主要是一些简单回归模型的应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的统计方法的应用还并不普遍。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的应用。比如层次分析法(ASP):其基本思想是先确定影响决策的若干因素,并将其排列成由高到低的相互关联的若干层次,然后将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予以量化,依此进行最终决策。16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1.4.3DEA方法的优越性与其他方法相比,DEA方法处理多输入、特别是多输出问题具有绝对优势。研究人员曾经把DEA方法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DEA方法显示出引人注目的优越性。它根据决策单元的一组输入、输出数据来估计有效生产前沿面,而在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中,估计有效生产前沿面通常使用统计回归及其它一些统计分析方法,估计出的生产函数并没有真正表现出实际的前沿面,因为这种估计是将有效与非有效决策单元混为一谈得出的。使用DEA有效性评价方法,不仅能对每个决策单元相对效率进行综合评价,而且可以得到许多在经济学中具有深刻经济含义和背景的管理信息,用于指导决策单元输入、输出指标的改进和修正。DEA分析是纯技术性的,DMU的相对有效性评价结果与输入、输出指标的量纲选取无关。DEA方法用来测度效率的优越性,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1)无须预设生产函数的形式与估计函数参数,极易处理多项投入,多项产出的评估问题,实际运用上较为容易。(2)无须事先给定输入输出向量的权重,而是将权重看作是变向量,然后在分析过程中根据某种原则来确定,从而使分析更具客观性。(3)只要受评DMU计量单位相同,评估结果不因单位大小有影响。(4)对于非有效决策单元,DEA不仅能指出指标的调整方向,而且还能给出具体的调整量,从而找出改进效率的最佳途径。(5)除可以得到技术效率外,还可以测算出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更加全面,可以作为一种综合的业绩考核指标。对保险公司前沿效率研究的方法,国内外还没有得出比较一致的观点。由于目前对我国保险公司效率的研究开展的比较少,如果运用参数法评价我国保险公司的效率,则在估计公司生产函数时主观性太强,这将导致所测算的效率值误差太大;而且采用参数法估计各类效率函数所需的统计数据也不够。基于DEA方法的诸多优点,以及在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相对有效性评价、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等问题中的成功应用,本文将该方法引入到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研究中,对目前主要寿险公司的相对有效性做出综合评价,并探寻提高寿险业经营效率的方法与途径。17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2DEA方法对效率的衡量2.1DEA发展历史与研究动态从1978年查恩斯、库伯以及罗兹(E.Rhodes)首先建立的第一个称为CCR的模型以来,DEA方法的理论和模型,以及对DEA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还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入。目前,国内外学者又研究并提出了与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的非线性DEA方法、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模糊DEA方法、基于输入输出双准则的DEA方法等,这些新的模型正在不断地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国内学者从事DEA方法的研究始于1986年,至今仅二十多年的时间。1988年魏权龄出版了国内关于DEA的第一本专著《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一一运筹学的新领域》。以后国内其他学者也相继发表了一些文章,应用DEA方法进行资源配置评价或对一项目进行经济分析。2.2DEA方法的相关概念DEA是衡量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对于DEA的应用涉及较多的知识领域。针对DEA方法的一些基本概念比较抽象的特点,本文在应用DEA方法之前,围绕DEA方法的核心思想,以尽可能精炼的语言介绍一下DEA方法的主要定义以及相关概念。2.2.1决策单元一个经济系统或者一个生产过程可以看作是某一个单位在某一个可能的范围内,通过输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并输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的活动。虽然这种活动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其目的都是尽可能地使这一活动取得最大的“收益”。由于从“输入"到“输出"需要经过一系列决策才能实现,或者说,由于“输出”是决策的结果,所以这样的单位被称为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简称为D删)。由此可以认为,每个DMU都代表或者表现一定的经济意义,它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输入和输出,并且将输入转化成输出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其自身的决策目标。18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DMU的概念是广泛的,它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大学,甚至可以是某一单位一段时间内的状态。一般而言,一个系统内部,只要具有“相同类型”的部门或单位,具有输入、输出指标,都可视为决策单元。所谓相同类型的DMU,是指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DMU集合:①它们具有相同的目标和任务;②它们具有相同的外部环境;③它们具有相同的输入和输出指标,并且指标值必需非负。2.2.2生产司能集作为首先应用于经济领域的DEA方法,其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生产可能集。设某个DMU在一项经济活动中的输入向量为工=(jcl,⋯,‰)r,输出向量为Y=(yl,⋯,%)r。我们可以简单地用(石,y)来表示这个DMU的整个生产活动。在DEA方法中,称集:T={(x,y)l产出y能用输入x生产出来)为所有可能的生产活动构成的生产可能集。另外,通常称由(工,,Y,),j『=l,2,⋯疗组成的集合尹={(‘,y1),(屯,Y:),⋯(毛,Y。)}为参考集。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问题方便,一般都假设生产可能集满足下面四条公理:①凸性:对任意的(五),)∈r和o:),)∈r,以及∥∈【o,1】,有/a(x,y)+(1一∥)(1,y‘)∈T.即如果分别以X和X’的∥和l一∥倍之和作为新的输入,则可得到原产出相同比例之和的新的产出。凸性表明丁是一个凸集。②锥I生:若(石,y)∈丁及k≥0,则七(五),)=(Jbr,Io,)∈T此表明若以原输入的k倍为新的输入,则得到原产出的k倍是可能的。③无效性:设(石,y)∈T,若l≥工则(1,),)∈丁;若Y’≤Y,则(五y‘)∈T,这说明在原来的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增加投入或减少产出总是可能的。④最小性:生产可能集r是满足上述①一③条件的所有集合的交集。19 基于DF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2.2.3有效生产前沿面DEA的工作对象不是单个的DMU,而是由多个同类型的DMU组合的。评价单个DMU是建立在一种相对的概念上的,换言之,是评价某一DMU在一组DMU中是否相对的处于有效状态。这种相对性,并不是与某一另外的DMU相比,而是先对该组D姗进行数据包络处理,得出一种基于该组DMU实际数据的理想状态值,这种处理后的数据包络面即我们所称的生产前沿面。它表明该组DMU所能达到的最优生产状态,用某一DMU的实际数据与之相比,即得出该DMU的相对有效性数值。从另~角度讲,在生产可能集为凸锥的情况下,所有的生产可能集均处于生产前沿面内。2.3DEA基本模型2.3.1两种基本的DEA模型介绍DEA有两个基本的模型,规模报酬不变模型(cns)和规模报酬可变模型(vRS)。CRS是1978年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提出的最基本的DEA模型,CRS模型又称为c2R模型,是用Charnes,Cooper和Rhodes三位作者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命名的,这个模型可用来测算决策单元的总技术效率。c2R模型最初是以分式规划的形式出现的。当使用1962年由Charnes和Cooper给出的C2变换(即Charnes-Cooper变换),可将分式规划为一个与其等价的线性规划问题。根据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可以在上述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得到一个对偶规划,而这个对偶规划就具备了经济含义,因为它与生产可能集和相应的生产前沿面是相联系的。判断一个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本质上是判断该决策单元是否落在生产可能集的生产前沿面上。而这里的生产前沿面,实际上是由选取的决策单元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包络面的有效部分。从多目标规划的角度看,如果以输入最小、输出最大为目标,那么生产前沿面就是以生产可能集作为约束集合的相应的线性多目标规划的Pareto面,也即数据包络面的有效部分。具体分析如下: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j=l,2,⋯,n),每个DEJ,都是以m种投入生产s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种产品,分别以m维向量xj和s维向量Y:j表示第j个生产单元的投入量和产出量。由于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和产出间的作用不同,需要将每个输入和输出赋予一定的权重。但是一般情况下输入和输出间的信息了解甚少或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事先不给定输入和输出的权重向量。先把它们看成是变向量,在分析过程中根据某种原则来确定它们。令xij表示D删,第i种输入的投入量,xij>0;Yri表示D删,第r种输出的产出量,Y,j>0;‘Vi是对第i种输入的一种度量(或称权);坼是对第r种输出的一种度量(或称权);i=l,2,·”,m;r=l,2,⋯,S。Xj--(Xlj,x2j,···,X=j)T,j==1,···,n,X=(my2j’.一,Y。j)7,j=l,⋯,n,v=(vl,V2,⋯v-)7,u=(ul,u2,⋯,us)7。xj和Yj是DMU,的输入向量和输出向量,为已知数据。V和u为m种投入和s种输出对应的权向量,是变量。定义效率为产出与投入之比:hi=号一,j=l,2,⋯,n在这个定义中,可以适当的选取u和V,使得一≤l,j=1,⋯,n。若记xo2Xj0,Yo=Yjo(1≤Jo≤n)现在,以DMU,。的效率评价指数hj。为目标,以所有的决策单元(j=l,⋯,n)的效率指数(包括DMU,。)为约束,如果hj。越大,表明D狐,o能够用相对较少的输入得到相对较多的输出。尽可能的变化u和V时,就可以了解到DMU,。在这n个DMU,2l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中相对是不是最优的。这样就可对DMuJ0进行评价,构造模型:maX=1,一,∑蹦,”,(2.1)Jj.爿一≤1,j『=1,⋯,n∑vtxi,i-I搿,≥0,,.=1,⋯,占u≥0,f=1,⋯,mp汜幻如=等等=每≤l矿而=l国≥0,∥≥0(2.3)于是(2.3)司变为下。面的线性规划模型f●一Imax∥‘yo=',Pj占.t.gorxj一,y,孔歹=l,.”,刀(2.4)lcorxo2l【cn>_O,∥≥o根据线性规划对偶理论,(2.4)的对偶规划模型为:竺b咋一h,∑譬∑埘 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rain口∑乃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