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案例对比分析

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案例对比分析

ID:32336457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3

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案例对比分析_第1页
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案例对比分析_第2页
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案例对比分析_第3页
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案例对比分析_第4页
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案例对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案例对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案例对比分析(一)(07年5月份教研综述)孙颖前不久的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的第三次培训活动中,我们对“教学反思”进行了再认识,并发布了项目细化表,将对不同内容的反思作为任务落实到每一位中心组、核心组成员身上。老师们愿意接受任务,愿意在锻炼中使自己更快成长,但理论的学习如何落实到实践?怎样撰写教学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对于这些具体问题仍存困惑。在“小学数学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群组博客中,有不少非中心组、核心组的老师主动发表了他们的教学反思,尤其是龙口西小学的李玲老师,本学期已上传教学反思11篇,还发表了一些听课后的思考。及时反思及时

2、记录已经成为李老师的一种习惯,我相信坚持以往,无论对教材、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对教学策略的设计能力,或是对教学中各种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都将得到明显的提高。从阅读已有的教学反思中,能感受老师们的用心,只要用心去做,总会有成功之处,但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以下希望通过对比分析给老师们(尤其是接到撰写任务的项目组成员们)带来一定的启发。一、目标的介绍要具体明了。备课需要先定目标,否则偏离了方向就会南辕北辙;上课时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否则再热闹也会可能导致低效;反思时同样要围绕目标,以把握整个分析过程的方向。如果一篇教学反思从一开始就介绍我是怎么教的、学生

3、是怎么学的,即使写得再详细,文笔再精彩,他人阅读或日后自己重温时也会不知其目的,难以判断教学效果和反思效果。以下是三篇教学反思的开头部分:案例1:《捐书活动》、《运白菜》是第八单元中的连加和连减这两个内容,在进行连加的教学时我注意了教会孩子们先估算,找出正确值的范围,然后精确计算这样保证结果不会相差太远,而且可以利用估算快速检查;案例2:教学目标: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案例3:5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的差异,明确在同一组数量关系中,什么量一定时,另外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什么量一定时,另外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并能正确地判断。

4、案例1中就是不介绍教学目标的,虽然也在反思,却难以看出这两节课到底是要解决运算顺序的问题,还是要解决估算的问题,抑或是在连加连减中的简便运算问题;而案例2虽然有介绍教学目标,但过于概括,容易与教学过程和反思过程脱节;案例3比较恰当,运用了可测性的语言,既清楚又不累赘地将教学目标介绍出来,为后面反思过程确定了落脚点:二、教学过程的回顾要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设计是“课前”的设想,而教学反思的研究对象是“课中”的实践,因此必须对真实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再者,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教案,因此对教学

5、过程的回顾应将关注点从教师转移向学生,体现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中的各种有价值的表现,而这才是反思的素材和依据。案例4:《“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对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1、前面一段时间我们学习哪两种比例关系?说说你的理解。板书:正比例、反比例(学生回顾正反比例)2、出示小黑板:表一、总价(元)8164080160数量(件)1251020()和()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随着()而变化,()一定。所以()和()成()关系。表二、单价(元)804020105数量(件)124816让学生先完成表一的问题,在让学生如同表一的问题完成表二,书写在作业作上,请两名学生说一

6、说。3、想一想:单价、数量、总价这三种量、每两种之间存在怎么样的比例关系?它们的条件是什么?案例5:l分析错例:14-5=1115-3=28-6=14(1)全班用手势表示对错。(分题出示,判断对错。)(2)学生分析并汇报计算错误的原因。5分析14-5=11:生:14-5=9,所以14-5=11是错的。师:差11的个位上的1是怎样算出来的?生:5-4=1师:能反过来减吗?生:不行,4不够减5,就要退位,用10-5=5,5+4=9分析15-3=2:生:第二小题5-3=2,10+2=12,它少加10。分析:8–6=14生:把减号看成加号了,因此是错的。师:同学们分

7、析得真好,我们要把算式算准,必须注意什么?生1:不要粗心大意,计算要认真。生2:不要看错数字和符号。(3)小结: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四点:1、看清数字。3、认真计算。2、看清符号。4、仔细检查。如同案例4的教学过程回顾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中我们只能看到教师将教学设计中的某些环节重复一遍,或只能看到教师做了什么,如教师的提问、板书等,却看不到学生的影子。相反,案例5中有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是如何在对错题的辨析中小结出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过程要注意的些什么的。有了对学生的了解,我们才能有反思的依据。有些老师上完课后反思不出内容来,很大程度的原因就在于堂上不关

8、注学生的学习细节,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三、结合实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