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608-2011-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pdf

HJ608-2011-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pdf

ID:32334704

大小:146.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3

HJ608-2011-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pdf_第1页
HJ608-2011-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pdf_第2页
HJ608-2011-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pdf_第3页
HJ608-2011-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pdf_第4页
HJ608-2011-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HJ608-2011-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608-2011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CodingfortheEnvironmentalPollutionSource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1-03-07发布2012-06-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HJ608—2011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

2、....................................................................................................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赋码对象..................................

3、........................................................................................................................34编码规则..........................................................................................................................................................35实施.......

4、...........................................................................................................................................................4附录A(资料性附录)污染源代码示例...............................................................................................5I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

5、载HJ608—2011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对污染源标识和表示的规范化,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全国污染源的编码规则。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安徽省环境信息中心。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1年3月1日批准。本标准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IIHJ608—2011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国污染源的编码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环境污染源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

6、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17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3赋码对象污染源编码的赋码对象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的所有环境污染源实体,特指对环境污染源负有或承担管理责任的企业、组织或机构。4编码规则4.1编码结构污染源编码是组合码。污染源代码用于标识某一环境污染源实体,无任何其它意义。赋码应坚持唯一性原则。若环境污染源实体消失、消亡,其污染源代码应予以废止,且不得重新赋予其他环境污染源。污染源编码在结构上分为A类码和B类码。4.1.1A类码对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法人单位及二

7、级单位,由12位码进行标志,结构为:9位组织机构代码+3位数字顺序码。4.1.2B类码对于尚未领取组织机构代码或不属于法定赋码范围的单位,由12位码进行标志,结构为:6位数字地址码+5位数字顺序码+1位英文字母顺序码。B类编码范围的污染源具备A类编码条件后,应按照A类编码原则重新赋码。4.1.3组织机构代码表示赋码对象的组织机构代码,执行GB/T11714的规定,代码长度为9位。4.1.4地址码表示赋码对象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执行GB/T2260的规定,代码长度为6位。4.1.5顺序码表示对同一组织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