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综合提能测试2

2012高考语文综合提能测试2

ID:32318064

大小:49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03

2012高考语文综合提能测试2_第1页
2012高考语文综合提能测试2_第2页
2012高考语文综合提能测试2_第3页
2012高考语文综合提能测试2_第4页
2012高考语文综合提能测试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考语文综合提能测试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综合提能测试(二)(本试卷共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锃亮(zènɡ)  憎恨(zēnɡ)  创伤(chuānɡ)重创(chuānɡ)胚胎(pēi)土坯(pī)B.相似(sì)似的(shì)狡黠(xiá)噱头(xué)果脯(fú)讣告(fǔ)C.洗刷(shuā)洗涮(shuàn)梦魇(yǎn)笑靥(yè)纰漏(pī)媲美(pì)D.谙熟(ān)黯然(àn)缜密(zhěn)娇嗔(chēn)蒙骗(mēnɡ)蒙混(ménɡ)解析:选B。“脯”应读fǔ,“讣”应

2、读f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班门弄斧 一张一弛 百废俱兴 防微杜渐B.如法炮制举止安详世外桃源过目成颂C.改弦更章卑躬屈膝循规蹈矩开源节流D.理屈词穷不假思索陈词滥调被肝沥胆解析:选A。B.“颂”应为“诵”;C.“章”应为“张”;D.“被”应为“披”。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湄公河峰会将于泰国著名旅游胜地华欣举行。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四个委员会成员国将有高层与会。作为观察员国的中国派了代表出席。B.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中美都面临巩固经济、复苏成果、保障经济平稳发展的艰巨任务,保持中美

3、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共同利益。C.瑞典文学院日前宣布,德国作家赫塔·米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决定中说,米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D.3G手机的问世,无疑将会掀起一场手机电视的收看浪潮。你可以在闲暇时观看你喜欢的连续剧,可以了解最及时的新闻动态,这一技术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社会文明。解析:选C。A.前面说“峰会将于……举行”,后面说”中国派了代表出席”,时态矛盾。B.“巩固经济、复苏成果”搭配不当,可改为“巩固成果、复苏经济”。D.成分残缺,可在“加速社会文明

4、”后加“的进程”。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杨小凯(1948~2004),原名杨曦光,澳大利亚籍华裔,因其在经济学领域的巨大成就,生前曾被誉为“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华人”。B.“频繁更换密码费时费力且未必安全,”雅虎网站4月13日援引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科马斯·赫尔利的话说,“最好一开始设置的密码就有很高的安全系数”。C.“思与境偕”是唐代司空图提出来的美学用语。“思”指诗人的艺术灵感与想象;“境”指自然景物、人生境遇的整幅图画。D.纪念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献礼大片《命运》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该剧以恢弘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

5、重彩地描绘了深圳建立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艰难历程。解析:选A。B.最后面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C.分号应改成逗号。D.逗号宜改成句号,第二个顿号应改成逗号。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②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③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④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补充性、扩展性的内容⑤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⑥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A.④⑥②①③⑤   

6、  B.⑤③④①⑥②C.⑤③①⑥②④D.④⑥②③⑤①解析:选C。语段的话题是“艺术修养与艺术知识的关系”,因此,由⑤首先提出语段话题。③用“但是”与上句的“当然”呼应,转入语段的论述重点“不在艺术知识中”。下面则是对“不在艺术知识中”的论述。①用“艺术知识”与上句末的“艺术知识”形成首尾相接;⑥②则用打比方来加以论述;④再补充说明“艺术知识”与“艺术修养”的关系,回应话题。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论袁济喜人生境界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长存的人文话题。谈到“境界”一词,我们生活中常说某人思想道德高尚,就称赞他境

7、界高;有时也指人在某件事物上的处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人生境界是文学境界的前提,没有人生境界就写不好诗词。我以为,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在传统文化中,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中国人从古至今,较多地从道德的层面上去看待人格现象。中国古代虽没有人格这个名词,但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这里所说的“格”也就是指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从孔子到思孟学派的《中庸》、《大学》,推崇的是内心的真诚无伪,慎独养心,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最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两面派。所谓

8、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就是一种有着自我体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