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阅读与写作之虚实学案

高考二轮复习阅读与写作之虚实学案

ID:32315803

大小: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03

高考二轮复习阅读与写作之虚实学案_第1页
高考二轮复习阅读与写作之虚实学案_第2页
高考二轮复习阅读与写作之虚实学案_第3页
高考二轮复习阅读与写作之虚实学案_第4页
高考二轮复习阅读与写作之虚实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复习阅读与写作之虚实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台州市求实中学----张莉  高考二轮复习阅读与写作之虚实学案河北祖冲之中学李占威  一、虚实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1、概念:“虚”指作品中的空白或想象性内容,“实”指实物实景  2、作用:①留下“空白”,让读者从虚中想象实,从实中体会虚,激发想象,增强吸引力;②有虚有实,虚实结合,丰富内容,充满想象,增强表现力  3、答题步骤:概括材料内容,辩明虚实性质,分析用意好处  4、典型例题:06天津08江西卷  例1、【8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

2、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例2、06天津卷(唐诗)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二、虚实在现代文阅读中的运用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

3、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06四川  例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乡村的瓦冯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

4、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台州市求实中学----张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

5、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

6、!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

7、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例2、07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泰山之恩  蔡家园  关于泰山的来历,《述异记》中有这样一段记栽:“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

8、汉闻俗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也就是说,泰山乃是盘古氏头部化成,因而也就成为五岳之首。  自泰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登上泰山封禅以后,到了清朝的乾隆皇帝,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求山神  赐福,以保江山永固。江武帝刘彻还留下一连串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