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联考试题语文

四校联考试题语文

ID:32309225

大小:18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03

四校联考试题语文_第1页
四校联考试题语文_第2页
四校联考试题语文_第3页
四校联考试题语文_第4页
四校联考试题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校联考试题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孝悌/风流倜傥矜持/情不自禁拙劣/捉襟见肘B.桎梏/纨绔子弟擂台/自吹自擂戮力/绿林好汉C.朦胧/坑蒙拐骗阿谀/刚直不阿菲薄/文采斐然D.咀嚼/咬文嚼字曝光/一曝十寒地壳/金蝉脱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此刻,校运会的田径比赛已经拉开序幕,赛场内外的热烈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员顺着跑道,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

2、,场外的啦啦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B.11月27日,耸人听闻的黑龙江鹤岗市新兴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最后一位遇难者遗体已经找到,最终确定该事故共造成108人死亡。C.春意甚浓,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刚刚暖和了没几天,又刮来了一阵冷风,一连下了好几天冷雨。D.东亚联盟对谢亚龙的信任和国内足球界对谢亚龙的质疑、抨击截然相反,谢亚龙身上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奇迹。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民族英雄”一夜之间沦为“科学骗子”,这种大起大落,不仅对韩国克隆专家黄禹锡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且让人类的克隆科学研究遭受了重创,更让整个韩国

3、科学界为之蒙羞。B.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生产线上出来的大红“福”字、春联、中国结等,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产业链,遍布节日市场。C.有关部门提醒:一段时间以来,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传销日趋严重,广大群众应学会识别传销、抵制传销、远离传销,避免上当受骗。D.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①诗也是如此②最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环境四校联考语文试题第10页共10页③争来争

4、去,终不得要领④也许可以免去许多纠纷⑤犹如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⑥许多人纷纷争论“诗是什么”、“诗应该如何”诸问题⑦如果把“诗是怎样起源的”这个基本问题弄清楚A.⑤②①⑦④⑥③B.⑦④⑥②①⑥③C.⑤②①⑥③⑦④D.⑦④⑥③①⑤②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植物学家的最新系列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不只是改变气候,它还改变了植物的生理特性,并通过植物危害人类。为什么蔬菜、水果和粮食的产量越来越高,而这些食物的味道越来越淡?这与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有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家伊利•洛拉泽分析指出,在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环境中生长的作物不但营养价值

5、很低,而且还缺乏铁、锌等重要的微量元素。那么,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为什么会使植物中的微量营养元素减少了呢?有专家表示,这是“生物量稀释”的结果。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加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往往多于它们的生长和代谢需要。它们将多余的淀粉和糖储存在液泡里,这样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便超出了原来的水平,其他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也就下降了。而更为糟糕的是,使微量元素比例下降还有另外一种因素,那就是过量的二氧化碳抑制着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这样可能导致人们虽然吃够了,但是营养成分的吸收却不够,这种现象被称为“隐形饥饿”。洛拉泽认为,人类现在已经陷入这样

6、一种困境——为避免营养不良,你必须吃更多的食物,然而,更多的食物导致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堆积,这是人类越来越肥胖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也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生物方法提高营养价值,通过植物培植和基因工程提高微量营养素的水平。毒藤在美国各地的森林中很常见,在中国西部也有分布。毒藤的汁液中含有一种叫做漆粉的化学物质,很多人对它过敏,其症状是起皮疹,奇痒无比,而且再痒也不能乱挠,否则会扩展到周围的皮肤。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生长的毒藤相比,暴露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下的毒藤不仅面积要比普通毒藤大三倍,它所产生的漆粉也比普通毒藤产生的漆粉更容易让人过敏。全球二氧化碳

7、含量增高以气候变暖的形式让人们汗流浃背。但是,大量二氧化碳却导致植物排出的水分减少,从而造成了全球的淡水流失。由英国气候学家尼柯拉•格拉德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温室气体的增加不仅造成全球变暖,同时还是淡水流失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二氧化碳在这里扮演了植物“止汗药”的角色。作为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植物减少了水分从它们的“毛孔”——即气孔中的蒸发,进而减少了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这一结果导致土壤中出现了多余的水分,这些水分最终随着河流流入大海,而并没有随着植物的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分——这是保证水分以淡水的方式进行循环的主要因素。谢菲尔德大学的气候

8、学家伊安•伍德沃德指出,尽管通过温室试验,人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能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