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四

2014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四

ID:32279290

大小:27.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2

2014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四_第1页
2014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四_第2页
2014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四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4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四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http://jl.zgjsks.com/乔姆斯基与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一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探讨和研究语言产生、理解的心理活动中的有关现象、机制,以期从这个角度为深入理解人类本质开创一条新路。心理语言学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引起许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的注意。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其研究的中心内容已几经改变,从五六十年代的句法研究,到七八十年代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等等。心理语言学发展的每一历史进程,都与乔姆斯基的理论紧密相连。乔姆斯基理论的精髓在于他的“

2、言语获得装置”(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简称LAD)。他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言语获得装置”。这是人类头脑中固有的内在的语法规则。儿童运用这种普遍语法,就很容易理解别人的言语,从而掌握这种语言。为了证明这种先天机制,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linguisticperformance),及表层结构(surfacestructure)和深层结构(deepstructure)等概念。所谓语言能力,就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于本族语的潜在的知识;而语言运用,则是这种能力的具体运

3、用。语言运用并非语言能力的简单反映,它涉及许多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如,有的人因为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心绪不好,会说出一些不合语法的话。关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乔姆斯基认为,每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层次──深层和表层。深层结构显示基本的句法关系,决定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则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音。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乔姆斯基认为,通过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理论,可以把表面不同而意思相同的句子联系起来。如“约翰吃了苹果”和“苹果被约翰吃了”,表层结构不同,但深层结构却相同。乔姆斯基把语言看成是句子的无限集合。所谓掌握语言

4、,即听懂和说出无限多句子的能力。句子的创造是有规则的,其一是短语结构规则,它与深层结构相联系;其二是转换规则,即把句子的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对心理学有着巨大影响,但他过分强调先天的作用则是我们不能完全接受的。儿童学习的特点:学习也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有系统地去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儿童的优良的个性品质。对于儿童来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单单依靠日常生活经验的方式,是不能有系统地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科学知识的。为了使儿童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

5、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必须要求他们从事有系统的学习。但是,由于学习活动本身的性质,它并不是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能正式开始的。正规的学习活动,或者说,以学习为主导活动,是从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开始的。学前儿童也有自己的学习活动,这就是幼儿园的作业,如故事、音乐、美工、计算等。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婴儿时期的学习,也不同于学龄时期的学习。广义地说,儿童出生以后,或者说,从能建立条件反射以后,就有了学习活动的萌芽,但这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因为这不是儿童有目的、有系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只有到了婴儿时期,我们才可以看到最

6、原始的学习活动。但是在这里,成人经常并不向儿童提出专门的学习任务,学习本身也往往缺乏系统性。这就是说,学习还未完全从儿童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明显的有目的、有系统的活动。学前时期的学习,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儿童身心的发展,成人开始有可能向儿童提出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并且逐渐教会他们有系统地去完成这些任务,从而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个性品质。幼儿园里的作业正是以有目的、有系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的。幼儿自我中心言语:首先发现这个现象的是瑞土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把这种言语形态称之为“自我中心言语”。以后有许多心理学家[穆孝(M.Muchow)、卡茨(D.Katz)

7、夫妇、麦卡蒂(D.McCarthy)、维果茨基、黄翼等]对皮亚杰的研究结果做了检查性研究,虽然由于种种条件不同,结果互有出入,但学前期有自我中心言语现象存在,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问题在于怎样正确理解自我中心言语这一现象。皮亚杰认为:第一,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非社会性的言语,是儿童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唯我思维)的表现;第二,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是互相对立的,只有儿童到了七八岁时,自我中心言语才逐步消失,而让位于社会化的言语。维果茨基和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都不同意皮亚杰的这种解释。维果茨基根据他的观察和实验所得的结果,认为:(1)所谓自我中心言语也是社

8、会性的言语,而不是什么自我中心的表现;(2)儿童在没有交谈者的情况下,才有自我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