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张微微教案

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张微微教案

ID:32272224

大小:3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2

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张微微教案_第1页
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张微微教案_第2页
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张微微教案_第3页
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张微微教案_第4页
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张微微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张微微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用逻辑用语》复习小结张微微(湖北省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地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使用常用逻辑用语,掌握常用逻辑用语的用法,纠正出现的逻辑错误,体会运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简捷性.本节课作为这一章节的复习小结课,通过回顾、梳理和解读本章的重点知识点,力图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能够自主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

2、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对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这个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总结,并配备相应的例题,帮助学生把这章的知识系统化,精确化,重点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充要条件的应用、逻辑联结词的应用以及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2.能力目标通过知识与例题讲解的结合,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整合知识以及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知识回顾与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勤于思考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二)教学内容解析本课内容为人教A版《普通高中

3、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复习小结.教科书在章引言中简要阐述了学习常用逻辑用语的意义,接着,在第一节中介绍了命题、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它是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在认识了命题之后,教科书在第二节中介绍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在第三节中介绍了三种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非”,并规定了判断由它们联结得到的新命题真假的法则.在最后一节中简要介绍了全称量词、存在量词以及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本章内容相对较为刻板、传统,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科书采用了大量的教学实例,注重了知识间的前后

4、联系,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而正是在这种大量的数学实例的基础上,思考、探究、分析、发现,最终总结概括出相关概念和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建构数学认知结构,又不断地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能力.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体会运用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能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的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全面理解并掌握本章的知识体系以及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准确把握.(三)教学问题诊断本章节的教学计划是安排8个课时的时间

5、讲授新课内容,但学生在学习完新课之后,还不能够准确把握住本章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没有形成自主构建本章知识体系的能力.并且本章知识与数学其他章节的知识结合非常紧密,因此对学生知识的迁移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要求比较严格,而学生往往在这方面能力比较欠缺.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运用其他章节的知识来解决本章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对策分析根据前面对教学内容的解析以及对教学问题的诊断,可以知道本章共分为四小节,教学容量比较大,学生在学习完新课之后对本章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的还不够准确,并且灵

6、活其他章节知识来解决本章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为了克服以上困难,现制定以下教学对策:(1)帮助学生先回顾、梳理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这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并配备相应的例题重点解读,帮助学生把这章的知识系统化,精确化,重点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充要条件的应用、逻辑联结词的应用以及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2)通过知识与例题讲解的结合,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整合知识以及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知识回顾与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勤于思考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五)教

7、学基本流程(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意图1.知识框架常用逻辑用语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程量词和存在量词使学生对本章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总体把握.2.重点解读知识点一 四种命题间的关系命题是能够判断真假、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陈述句.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是不确定的,与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性相同.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具有等价性.四种命题的关系如下:逆否命题若﹁q则﹁p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互逆互否互逆互否互为逆否例1判断命题若x∈(A∪B),则x∈B以及它的否命题、逆

8、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真假.[剖析]由定义写分别写出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然后判断其真假;也可利用命题间的等价性来判断.归纳小结:(1)要注意四种命题之间的等价关系,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否命题与逆命题等价.在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要严格按照数学逻辑进行推理证明,而要说明它是假命题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