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

ID:32266251

大小:12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02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中素质检测卷一、基础知识:(29分)书写(卷面3分)1.把下面句子抄在格子中:(2分)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子注音:(2分)(1)小强ǎo()断一根竹子,系()上一条细绳,便当作钓鱼竿钓鱼了。(2)他与他的哥哥态度jiǒng()然不同,对学术钻研锲()而不舍。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3分),飘逸着沁脾的清香;,散发着浓烈的祝福;,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

2、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A.生命是茶  B.生命是咖啡C.生命是酒4.“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11分,第⑤小题4分)① ,何人不起故园情。②春潮带雨晚来急,。③马上相逢无纸笔,。④《木兰诗》写出木兰不远万里赶赴战场的句子:,;说明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写出连续两句有关黄河的诗句:,。⑥填上歇后语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见棺材不下泪,不到黄河心不甘-----5.下面这个细节选自(作品),作者是,语段中“我”和“她”

3、分别指书中的和。(4分)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似的大鼻尖上。6.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不,……”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的突出了伟大的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话是怎样的?(2分)3月份月考——17.对下面王维《渭城曲》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

4、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诗的一、二句点明道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浥”是润湿的意思。B、“西出阳关无故人”,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别后无人相伴,寂寞孤独生活的牵挂。C、这首诗先抒情,后写景,情景交融,情真意切。D、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二、现代文阅读:(29分)(一)(12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角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呀,”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黑板,拿起

5、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8.从小说情节看,选文属于什么部分?(2分) 9.“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2分) 10.“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散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应怎样理解。(3分) (二)鲁迅自传(17分)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

6、;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

7、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

8、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