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报告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报告

ID:32260513

大小:7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2-02

上传者:U-25949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报告_第1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报告_第2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报告_第3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报告_第4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报告纵观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朴实简约,难度不大,试卷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与课标和考纲联系更加紧密了;试卷题型、题量、分值与前两年的试题比较改变不大;试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考纲,根据试卷的题目设置和参加中考阅卷的抽样调查,具体分析如下。A、试卷特点1、以稳为主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印的《2011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的规定,延续了往年试题的基本风貌,结构稳定,稳中求易,稳中求变,变中有新。全卷难度系数为0.70。试卷由“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卷面书写”(5分)四大板块构成,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欣赏评价五个能力层级上考查学生,注意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交融,侧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和实际交流情境中的表达和应用能力。19道题没有一道偏题、怪题和“超纲题”。今年试卷的长度、考点、结构和主要题型等,与去年相当。题型符合《考纲》与历史规律,中规中矩,所以都非常典型,也皆在语文教师的意料之中。这样保证了中考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初中学语文教学和广大考生学习、应考。语文试卷考查方式和考查类型的相对稳定,也在提示着教师和考生,在语文教与学中,应回归基础,扎扎实实的积累,这是完成这份试卷的必然选择。 2、注重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18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报告纵观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朴实简约,难度不大,试卷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与课标和考纲联系更加紧密了;试卷题型、题量、分值与前两年的试题比较改变不大;试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考纲,根据试卷的题目设置和参加中考阅卷的抽样调查,具体分析如下。A、试卷特点1、以稳为主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印的《2011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的规定,延续了往年试题的基本风貌,结构稳定,稳中求易,稳中求变,变中有新。全卷难度系数为0.70。试卷由“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卷面书写”(5分)四大板块构成,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欣赏评价五个能力层级上考查学生,注意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交融,侧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和实际交流情境中的表达和应用能力。19道题没有一道偏题、怪题和“超纲题”。今年试卷的长度、考点、结构和主要题型等,与去年相当。题型符合《考纲》与历史规律,中规中矩,所以都非常典型,也皆在语文教师的意料之中。这样保证了中考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初中学语文教学和广大考生学习、应考。语文试卷考查方式和考查类型的相对稳定,也在提示着教师和考生,在语文教与学中,应回归基础,扎扎实实的积累,这是完成这份试卷的必然选择。 2、注重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18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中的字音、字形、词义、句式变换重在基础,考生可运用好所带的《新华字典》。沿袭以往考试形式,以填空为主,包括古诗文的积累,常用字词的音、形、义,句式的变换,名言警句的积累与运用,病句的修改和课文名著基础知识。知识积累是基础教育阶段考试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起根基性作用。此试题对学生基础考核的形式多样,内容全面,强调学生基本素养的形成,这和考纲的要求是一致的。默写的古诗文也是名篇名句,而且像去年一样采用“8选6”的形式,给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名著阅读题稍有文学常识即能作答。综合运用部分仍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设置语境,考查点为材料分析、语言表达、修改语病等,如果平时基础知识训练到位,失分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多年未考的应用文(请假条),值得注意。由此可见,今年中考试题的“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主要考核基础落实。 3、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我省的中考语文试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第4题的“书信沟通你我他”就是最为鲜明的体现。这样的主观题虽难度不大,但考查的价值比较大,注重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对于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今年中考试卷的建构更趋全面。在语言的正确规范方面,采用修改语病的形式考查;对语言的简洁明确,采用填写句子的形式考查。阅读题目的问题设置也侧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从内容概括到写作方法的分析,从字词、句子的赏析到学生的认识感悟等都体现了命题重应用的基本特点。  4、努力体现新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念 18 今年的中考试卷努力体现新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念,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完成“思想感悟”的表达。在综合性学习中设置了“写作对读书的影响”题,在说明文《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中设置了“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题,在散文阅读部分设置了“太阳花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题,在文言文部分要求学生分析“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些题都着眼于阅读“感悟”,但出题角度不同。当然,“感悟”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最终都要回归到学生与文本的内在沟通,都会带有学生自身的内心体验。由于文章都有较强的人文思想内涵,这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会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题目看似开放,其实答题需要紧扣文章内容、深度理解文意。  5、注重理解与概括 阅读题更注重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即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这方面的考查题有第5、7、8、9、10、13题,共25分,占现代文阅读题总分值的60%以上。在回答这类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概括得不够全面和准确,容易丢掉得分点,尤其是散文的阅读题。文言文阅读仍是考课内的重点篇目,而且词语解释首次达到5分,也可看出命题者对基础知识的重视。 6、写作题目依然没有审题障碍 作文问题表意确定,有引导语,考察角度贴近学生生活,叙述的主体“我们”的思考和感悟必须在作文中表现出来,这就引导考生从真实的生活经历入手,说真话抒真情。考生应该不会离题,而且有话可说。这正是安徽省提倡“不设审题障碍,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保证让考生正常发挥作文水平”的具体体现。   总体来说,整张语文试卷较好地贯彻新课改精神,试题平和,结构简约,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B、阅卷抽样评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②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③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④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   ⑥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此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内容为古诗文名句的考查,采取直接填空形式,命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名句名篇,尤其是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的格言警句,同学们耳熟能详,诸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般学生,都能烂熟于心的。抽样5本试卷,得满分的占47%,其中空白或填错句子的占丢分的29%;写错字的占总错误71%;错字主要是:“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拂”字、“悠然见南山”的“悠”字、“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俱”字、;还有书写不规范的“峰”和“满”,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不分。“拂”写成“弼”的占9%,“悠”写成“幽”,“俱”写成“具”或里面三横写成两横等。8选6仍然有不审题导致错误,整首诗默写错误率最高,部分同学空白不得分,有的不记得首句,有的写错别字扣分。说明我们的学生背诵和文字书写能力都有欠缺,教学中还要加强指导和督促。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扇动着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  繁枝伸向高空,仿佛要擎起整个沧穹。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地呼吸着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婪地shun吸着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硕果更加甘甜。  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shun(    )吸    堤(   )岸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18   (3)"擎起"中"擎"的意思是      。"贪婪"在文中的意思是      。  (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此题9分,抽样发现得满分的占27%。(1)对于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题,除了为数不多的学困生不能完成以外,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到答案准确。(2)改错别字“沧穹”到“苍穹”,抽样本,答错的一本6人、一本5人、一本7人,错误率占20%;(3)词语解释当中的“贪婪”的解释出现错误较多,“贪婪”在文中的意思是:“渴望而不知满足”,1/3学生回答“不知足”,有回答“不停止的”“求多”“努力”(拼命的,努力的),有答“形容叶脉努力生长,吸取精华。这就说明学生做题时只注意了词的本意而忽略了在文中的引申义。(4)题的句式转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很多考生在转换句式时把原句肯定的意思变成了否定的意思。错的答案有:“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难道不是那未来的一切?”“那未来的一切,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吗?”“那未来的一切,难道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吗?错误率得到20%。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从文体看,《安徒生童话》是童话集,《朝花夕拾》是      集,《繁星·春水》是      集。  (2)《水浒》中,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晁盖之前是      ,晁盖之后是      。此题是名著阅读的考查。第(1)题比较简单,其实就是考查文体知识,《繁星-春水》诗集,抽样5本试卷,最好的一本有25人得满分,5人出错;最差的一本15人满分15人出错,错误是:其中6人填“散文诗集”,4人填“散文集”,3人填“小说集”,2人填其他或空白。第(2)题“王伦”一空学生错误率相当高:抽样中有一本试卷25人没有答出,学生不知道,有的空白没填,有填吴用、柴进、林冲、鲁达等各式各样,;另一本“王伦”一空27人出错,得满分4分的仅有3人,得3分10人,得1分10人,0分一1人。18 整体得分率只占20%。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考题出得很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学生名著阅读不到位,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读原著。4.某小组暑期开展以"书信沟通你我他"为主题的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李松同学缺乏人生理想,没有学习热情,总觉得能拿到初中毕业证书就行了,小组同学想写一封信规劝他。你认为下面名言警句中哪三则可以作为规劝的材料?  ①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③志当存高远。  ④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乔万尼奥罗)  ⑤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用来规劝李松同学的三则名言警句是   。(只填序号)  (2)刘老师8月5日上午给小组同学作"书信与人际交往"专题讲座,而张强同学正随父母在外旅游,他给好友王刚发了一条手机短信:"我跟爸爸妈妈在北京旅游,赶不回去听讲座了,请代我向刘老师请假。"  假如你是王刚,请写一张请假条,代张强向刘老师请假。  (3)组内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来源:学,科,网]  你们一直喜欢读书,【A】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B)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  ①画线句[A)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  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修改为:             。(不得改变原意)  ③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此题是综合性学习的题目。(1)三则名言,抽样发现一本30人,错10人,7人把2、3、5错选,1人错选①,2人只选1句,7人选④的,2、3、5错漏选比例差不多;另外一本,错7人,选④的3人,选①的2人,少选的1人。18 (2)代写请假条,此题错误较多:①缺“请假条”名称尤为突出:抽样5本,分别有17、22、19、22、20人没有在规定位置写“请假条”三字。②开头称呼要顶格,并且打冒号,抽样一本15人出错,其中无称呼3人,称呼不顶格7人,称呼后加问候“您好”的4人或“您好”转行格式不对的2人。第二本30人,称呼项错达19人,不顶格12人,不打冒号1人,“您好”不换行或不空2格写的9人,其他笔误扣分每本有1或2人,有把“刘老师”写成“王老师”,把“张强”写成“王强”的都有。(3)改错和续写,考查语文运用能力,满分4分。抽样一本30人,全对7人,①“熏染”全部找出,错改3人,答案分别是“熏涛”,“培养”,“渲染”,②画线句语病没改出来的:错误答案有:“在写作上对我获益良多”的2人,“书籍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的4人,“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让我在写作上多处获益,”“写作对我获益良多,”“对我在写作上受益匪浅”总共11人。③续写一句表达写作对读书影响,此题比较好的答案有:“写作让我乐于读书”、“写作让我勤于读书”、“写作让我精于读书”、“写作让我坚持读书”等;抽样一本有15人错,答案各式各样:“让我感悟生命的哲理充分表达在笔墨间”、“下笔如有神”、“读书陶冶了我的情操”、“写作让我将读书后的感想展现出来”、“读书让我善于写作”、“写作让我乐于面对”、“写作让我爱与读书”、“读书让我补充知识”、“让我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另外一本:4分全对10人,①错6人,均扣1分,找出改错“熏淘”“陶冶”“培养”“熏涛”等,②错12人,③错9人。总之,18 对于应用文的写作题——请假条,考试的结果竟出现了多得惊人的错误:几乎没有全部符合请假条格式、内容要求的,不是没有标题,就是没有称谓,或是没有敬语等。病句修改题的诸多错误又把“初中阶段要不要讲语法”的争议摆在广大教师的面前。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5分)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设"微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5.第②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藻哪四个特点? (4分)  6.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4分)18   7.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 (3分)  8.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 (4分)这是一篇说明文,意在考察考生对说明文的整体把握,考题涉及到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以及作用、对内容的理解等问题,本大题满分15分。抽样发现:满分甚微,第一本得14分的2人(2人都是8题扣1分,“可再生”没答出),13分的1人,10分以下的19人。第二本最高得13.5分1人,其中6题“突出了微藻制油的明星优势”一句没说出,8题“可再生”没答出,得到13分1人,12分3人,12.5分2人,11分3人,10分以下10人。从考生答题情况,其不足有时显而易见。有的甚至很严重,归纳一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有些考生答题没有看清题目,按要求去答题,更谈不上去认真审题、答题了。例如阅读理解第一题,也就是试卷的第5题,题目要求考生在文章第二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藻哪四个特征,只要考生认真阅读文章第二段,这四个特点非常容易找到的,而不少考上却答成了“微藻的生长周期短”、“微藻的油脂产率高”、“微藻不会占用耕地”、“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氮、磷直接生张”、“可大量消耗氧气”、“可净化污水”等等,尽管这些答案也是微藻的特点,很明显它们都不是文章第二段的内容。由于这些考上的盲目、随意或不认真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第6、7题也是如此。2、部分学生对说明文文体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或透彻,有些基本概念还相当模糊,不少学生把记叙文的修辞手法,甚至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混为一谈,例如第六题是要求考生指出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了那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不少考生错误地答成“举例子”“对比”“打比方”“排比”“举例说明,对比说明”“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18 等等,从而造成无谓失分。至于“专业术语”如“突出”、“使说明内容具体而有说服力”等词语更是难得一见。3、本题书写不规范,错别字现象屡见不鲜。不少考生在答题时,书写不认真,答题很不规范,想到哪写就到哪,随意涂改,造成卷面不整洁。错别字随处可见,有些关键性的词语,都有错别字,例如:“作比较”,不少学生写成“做比较”,“列数字”写成“例数子”等。出了不少笑话。4、概括能力,也就是学生语言提炼能力,语段文意的归纳能力普遍偏下。例如第5、7、8题,都要求考生根据文意进行概括,提炼要点。我们在阅卷时发现有不少考生整句整段地照抄照搬文章文段,而有些考生虽然洋洋洒洒,“下笔千言”,但大都天马行空不知所云,让阅卷老师如坠云雾,雾里看花。说明平时教学还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二] (25分)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档。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关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  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18   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  9.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  10.为什么太阳花能"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 (4分)  1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12.第②段写太阳花的美丽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 (6分)  如何进行正面描写:                      如何进行侧面描写:                                           13.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 (6分)  14.文中的太阳花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 (2分)这是一篇颇具哲理的散文。通过太阳花的新旧18 交替,每朵太阳花都有开花机会,都有一天的灿烂,以及太阳花开完之后,让位新蕾来体现科学、公平、友爱的世界这样的哲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试题分析,以及学生的答题和得分情况。第9题和第10题是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判断文章的主旨。这两题的答案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出。第9题的答案是:日出前:包裹得严严紧紧;日落时:花瓣紧缩。这道题目较为简单,学生基本上都能得到4分的满分。然而第10题,大部分学生只能得到2分,主要原因是考虑不够全面。准确答案是:①太阳花喜欢阳光,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旺盛。②太阳花新陈交替活跃,整体上总是灿烂多姿,生机勃勃。但学生大部分会答第①点或者是两点的前半部分。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纵观整体内容,没有考虑到前因后果。第11、12题是语言分析题,一个是赏析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另一个是分析“如何进行描写”,首先要考虑修辞,其次是语句本身的特点,再次是描写的作用。第11题的答案是:“闪”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太阳花一见阳光即可开放、艳丽夺目,表现了作者的惊叹。此题学生会分析出动词,写出了生动形象、速度快、即可开放。但能够全面分析出答案较少。大部分的得分都在1—2分之间。第12题“对如何进行正面描写”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从视觉角度和修辞角度去解答。即:从形态、色彩及变化方面进行描写;用拟人、比喻修辞进行描写。但学生往往只能考虑到一个方面。更可惜的是审题出现完全的错误,写成了正面描写的原句,没有分析,这样一分都得不到,非常遗憾。然而,如果这道题目的问改为“对正面描写的赏析”,学生就不会出现这个方面的审题问题了。因此这个题目好孩子也只能得到2分。第二个问“如何进行侧面描写”学生得分较好,大多都是2分。第13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主要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来分析主旨。答案是:①太阳花遵循了朝开夕谢,新陈交替的生长规律,所以科学;②每朵太阳花都有开花的机会,都有一天的灿烂,所以公平;③太阳花开完之后,让位新蕾,自己则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所以友爱。大部分学生能考虑到②③两点,因此这道题目大多得4分。但是也有学生只能考虑到第③点,因此只能得2分。第14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进一步思考。回答时首先要紧扣文章的主旨,其次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回答。此题学生理解较好,基本上都能得到2分。从以上分析来看,这个总分为25分的阅读,学生的得分低的在11—14分之间,较好的在14—19分之间,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得到20—23分。通过此次改卷和试卷分析,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和增强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三] (15分)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5)执策而临之          执: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来源:学科网]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3分)  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分)18 所选文言文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内容涉及对文言实词的解释、重点句子的翻译以及对文章主旨的把握。15、解释词只要直译,解释字词本身意思即可。如“等”:相同、一样,不要写“与千里马、一样”执:拿、推,不要写“握着鞭子”。部分同学解释不严谨,例如“见”,好多考生只指出同“现”,而没有解释其意义;16、翻译,(1)部分考生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未能作出明确的解释,例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就有考生将后一个“食”解释为“吃”;“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不注意译文的“雅、达、顺”。同时翻译句子时出现错别字的同学较多。(2)“鸣”与“晓”的对象不同,翻译时意思要表达清楚,可增译成“听千里马鸣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两题,好多同学答出了亮点:17题得分率较高,有考生作答:“才华被埋没,没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一辈子默默无闻,跟普通的马没有什么区别。”出错一般只扣一分,占20%。18题“拥有纵横天下的才能和胸怀大志的人不被任用,还遭到朝廷的排挤,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昏庸,宦官当道的黑暗统治。”仍有考生审题失误,将“当时黑暗现实”理解为“当今社会”,得满分人少,答案要点三部分:分别从“千里马”、“伯乐”、“埋没的现实”三个角度回答才可。抽样发现整体得分:得满分的占2%,得14分占33%,得13分占35%,得10分以下的约占30%。三、写作(55分)  19.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18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此文题不易偏题,学生有话可说,阅卷过程中读到不少高分作文,简要分析:一、感情真实细腻。能抓住一些细节生动地描写成长、分享、责任、奋斗等,属于这个十五、六岁的人生篇章。二、构思精巧,层次清晰。1.精心打造“凤头”,运用恰当的题记。如:十六岁的花季少了份天真,多了份稳重;十六岁的花季少了份嬉戏,多了份斗志;十六岁的花季少了份浮躁,多了份责任。有一种花,还未含苞,便已芳馨沁人;有一种剑,尚未出鞘,就已锋芒四射;有一种人,虽未成熟,早已胸怀凌云壮志,张开翅膀,要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这就是十六岁的我们!2.小标题的形式成文,层次清晰。如:在我们这个年龄,有蓝色的忧郁︱在我们这个年龄,有橙色的友谊︱在我们这个年龄,有红色的活力学习是生活的主旋律︱亲情是成长的推动力︱友情是心灵的露珠︱娱乐是心情的点缀18 还有巧用古诗句做小标题的,极具文学性。3.首尾呼应,收束有力。如:在我们这个年龄,鞍已配好,征鸣已响,莫彷徨,休迟疑,猎猎军旗扬,人生路,志为上,苦拼搏,铸辉煌,笑看四方。三、叙议结合,底蕴深厚。从阅卷情况来看,适时的议论,可以让阅卷老师快速把握文章叙述的要点及目的,及时作出准确的评价。虽然佳作并不多,但也出现了一部分立意深远的文章,这部分考生能够多角度的去感悟生活,体现了当代中学生较高的认知能力。存在问题:今年的作文题看似容易,但真正出彩的文章还是不够多,抽样发现,得45分以上占15%(其中一类作文48分以上只占3%),40分至44分占45%,40分以下的也占40%。考生在写作中出现了诸多不足:   (1)审题仍有偏差。如有部分考生将“我们”理解成“我”,在文中仅仅写“我”,而没有把眼光着眼于“我们”这样一个群体;另有考生没有仔细审阅提示中的“十五六岁”这个潜在信息,在行文中过多回顾童年,展望未来,而很少谈及这个年龄的所作所为,显然是审题有偏差;也有一小部分考生,   (2)语言直白,缺乏文采。文采飞扬历来都是作文的一大亮点,有些考生却直接就把日常生活中的大白话写在作文中,读起来味同嚼蜡,不懂得巧妙地把口头语转化成生动的作文语言,这样的作文往往得不到高分。   18 (3)内容造作,空洞无物。作文源于生活,但许多考生由于平时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在作文中大多出现一些假话、空话,缺乏具体的的描写、叙述、真挚感情的流露;更有甚者,把题目中“提示语言”直接拿来为我所用,抄在作文中,以达到凑够字数的目的。   (4)情趣低俗,思想不积极。少部分考生具体自我剖析“这个年龄”的“恋爱心理”,甚或还有个别考生,不满于父母、老师的管教,就在文中宣泄: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不如一死了之。这样的文章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向上的立意,分数自然偏低。   (5)病句、错别字较多,书写潦草。文如其人,卷面是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一部分考生在行文中病句、错别字较多,勾画涂抹现象严重,读起来词不达意,如把“已经”写成“以经”,把“再见”写成“在见”等现象时有出现。 C、对教学的启示   (1)要夯实基础,多一点积累。既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的积累、名篇名著的阅读积累,文化常识的积累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必须认真抓紧抓实。也指技能的积累,主要指解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和途径,解题的技巧等。   (2)要提升能力,多一点效度。培养学生答题规范的好习惯,强调答题规范训练。不同的题型有相应的答题要求,要正确解答这些题目有相应的答题思路,也有一定的答题要求。只有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方法和要求,才能减少失误。   18 (3)要联系生活,多一点应用。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一定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要抓好写作。作文既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又在中考试卷中占有很大分值。教学中教师要有一个长期作文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作文有一个醒目的标题、精彩的开头、意味深长的结尾、文采飞扬的语言、真情实感的内容、干净整洁的卷面。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