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大马克思主义原理思考题

矿大马克思主义原理思考题

ID:32257205

大小:60.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2

矿大马克思主义原理思考题_第1页
矿大马克思主义原理思考题_第2页
矿大马克思主义原理思考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矿大马克思主义原理思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思考题一、我是谁?(如何认识自我,是哲学永恒命题。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相关链接:比如“大学生”是我们被社会承认的合法身份,但是它未必就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出发点。或许出身的南北、城乡、贫富、素质、才艺实际成为我们自我意识的出发点。你以为,认同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最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又促使我们不忘根本?二、孤独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合。社会经过对人的依赖、对物的独立、人的自由发展等阶段。没有社会性的人只是生理意义的存在。)相关链接:人

2、类都希望生活在“自己人”的熟悉圈子,这被称为“乐群性”但是现代社会却处处要我们生活在陌生人的圈子里,现代城市生活常常淡化了邻里、同事关系,打断了给温情脉脉的人际交往代之以法权和功利的界限,你以为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你希望采取什么样的处世态度?三、人的本性就是爱,为爱而活着才是尽性和尽善。(孔子说:仁者,爱人。人者,仁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圣经》说:爱世人,包括你的仇敌。)相关链接:我们活在世界上全凭“意义”支撑,否则就成为行尸走肉。但是若仔细分析这“意义”多来自别人的评价、期望、理解。所以“爱”是积淀于人心理深处

3、的同情心。将这种心情的发挥、宣泄我们也叫“尽性”。尽兴地做事、学习我们才愉快、幸福。但是世事并非如意,我们在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尽兴地活着。或许有无爱的学习、无爱的工作、无爱的人际关系,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四、人的命运,只有靠自己来选择、靠自己来塑造。(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人不得不选择自己的人生,自由因此也是我们挥之不去的命运。)相关链接: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奋斗精神!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起点都不相同,所以尽管我也奋斗但收获却未必得到同等收获,未必得到到世人的客观评价。这样萨特

4、说的,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命运,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否公允?或者我们需要的是自我评价,而不是世人的议论?五、结合以上四个命题(认识自我、超越孤独、爱之本性、自己选择命运)写出论题:1、我的家族史(从自己所能知道的先辈开始,写出他们的命运、自我意识,以及家族的生活哲学)2、我的心灵史(从自己童年的心灵初萌,到自己的性格、情感、智力养成,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展望,对社会与自己关系的感受以及总体的自我评价。)六、目前我国社会收入上有了巨大的差距,引起了人们对平等问题的思索。这方面西方哲学家有过很多思考,如美国哲学家罗尔斯认为

5、:“平等主要是分配上的平等”即收入、财富、权利方面的平均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强化社会凝聚力,避免社会不公正和减少贫穷。而反对意见,如美国哲学家诺齐克认为:分配平等是不正义的,因为它一样对待本来不平等的人,使有才能的人受到压抑,导致社会单调一致,社会的活力和生命力受到破坏。你的意见是什么?相关链接:据最近资料,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越过了基尼系数的警戒线0.4达到0.49,对此你有何想法?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应如何贯彻正义和平等精神?七、你是如何看待中医的,目前出版发行了大量“中医养生”的

6、著作,你对它们是什么看法?中医是科学吗?八、学习的最好境界是广博地学习新知,不懂就问;严密地思考,辩明思路和源流;并努力实行。(《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3相关链接:真正的学习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坚持“学问思辩行”,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吗?与考试矛盾吗?做起来合算吗?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改变自己,这个过程永无止境。我们只有在改变自己和世界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汤之盘铭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瑞士哲学家皮亚杰说: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超越自身)相关链接:宇宙的变化永无止境,所以

7、我们也要学无止境。其他生物以自身的变异适应世界之变,我们以思想之变适应世界之变。那么我们何时休息?劳碌是人生之命吗?二、什么是科学?你对伪科学的争论有什么看法?十一、你认为我们目前高考实行的文理分科制合理吗?应该如何改进才适合中国国情?十二、你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共同体:社会、民族、国家、家庭,会发生什么变化?(庄子说:“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孔子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相关链接:我们每个人在进入学校都面临着建立一个小的共同体,比如舍友、同乡、同学等等。你在融入这些小团体时有无困难?再扩而广之,我们和文化

8、背景不同的人接触确实容易发生各种误解、冲突。我们应该首先解构我们原来的背景文化,还是用我的背景文化消融对方?这些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是否也可以运用到国家、民族问题上?十三、真理是全人类共同的,而价值则是因人、阶级、民族、国家而异的,那么如何树立全球性的发展目标?(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使我们永远赞叹: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