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233933
大小:1.95 MB
页数:94页
时间:2019-02-02
《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波吸收衰减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波吸收衰减特性研究申请人姓名:曹文明指导教师:云美厚教授专业名称: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研究方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二O一二年十二月万方数据河南理工大学万方数据中图分类号:P631密级:公开UDC:550单位代码:10460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波吸收衰减特性研究TheStudyOnSeismicAbsorptionAndAttenuationCharacteristicsInTheCarbonateRocksOutcrop申请人姓名曹文明申请学位工学硕
2、士学科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研究方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导师云美厚职称教授提交日期2012.10答辩日期2012.12河南理工大学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愿意承担因本学位论文引发的一切相关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
3、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南理工大学有权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和向有关部门、机构或单位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允许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允许采用任何方式公布论文内容,并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或其他手段保存、汇编、出版本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万方数据万方数据致谢这篇论文是在我的导师云美厚教授的多次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饰,都凝聚了
4、他大量的心血。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云老师不辞辛苦,多次与我就论文中许多核心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并细心全面地修改了我的论文,使我最终得以完成毕业论文,对此,我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云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积极进取的科研精神以及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一生的学习楷模。在此,请允许我向尊敬的云老师表示最真挚的谢意!感谢资环学院地科系王润怀副教授、田根副教授、谢洪波副教授、杨双安副教授、冯磊副教授、赵秋芳老师、向中林老师等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给我的帮助。同时,还要特
5、别感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曹文俊老师给我提供了一些论文的思路,使我受益匪浅。感谢我师弟聂岩,还有晏磊、郭国鹏、郭辅臣、王路、白洪阳等,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多年来为我的成长所默默奉献的一切,衷心感谢所有老师对我的栽培、支持和鼓励,感谢所有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此论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万方数据摘要地层的品质因子Q是描述岩石弹性的重要参数,也是指示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讨论了地震波吸收衰减的三大理论:粘弹性介质理论、散射
6、理论以及Biot理论和喷射流动理论,并对影响地震波吸收衰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文对现有Q值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比和归纳总结,尤其对李庆忠等五种经验公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所有经验公式中,李庆忠Q-V经验公式能够较好的反映散点数据的总体变化趋势,故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李庆忠经验公式对四川盆地镇巴探区微测井数据资料进行Q值估算。本文还对基于广义的麦克斯韦尔体的本构方程所建立的地震波吸收衰减正演模拟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当不考虑地层吸收对地震波的影响时,地层的分层效果比较明显,地震波的能量随着炮检距的增
7、大衰减得较慢,其振幅衰减的也比较慢;而当考虑地层吸收对地震波的影响时,地层的分层效果比较差,地震波的能量衰减得较快,其振幅衰减的也比较快。本文在详细的地震波吸收衰减理论分析和品质因子定量估算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微测井资料,开展了碳酸盐岩裸露区近地表地震波吸收衰减特性研究,探究地震资料低品质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与砂岩、泥岩以及砂泥岩互层出露区相比,灰岩裸露区低速层品质因子较低,地层吸收衰减特性较强;而降速层和高速层的品质因子相对较高,地层吸收衰减特性较弱。灰岩裸露区近地表地层相对较强的吸收衰减作用可能是造成
8、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采集质量低品质的成因之一。关键词:近地表;吸收衰减;Q值估算方法;平均品质因子;正演模拟;微测井I万方数据AbstractThestratum’squalityfactorQisanimportantparametertodescriberockelasticity,anditisalsooneofthevitalsymbolstoindicatethehydrocarbonpotentialofstratu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