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209837
大小:1.23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2-01
《上邵涌黑臭河涌整治项目环评报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报告表编号:年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上邵涌黑臭河涌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人民政府编制日期:2017年07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
2、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上邵涌黑臭河涌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单
3、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编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U城市基础设施行业类别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及房地产--14、城及代码镇河道、湖泊整治占地面积建筑面积2.0(集雨面积)/(km2)(平方米)总投资其中:环保投环保投资占总投(万元)资(万元)资比例评价经费预期投产日期2018年3月(万元)项目背景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国发[2015]17号)提出了河面及排污口管制目标,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环境保护部出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为黑臭水体治理指明方
4、向。广州作为省会城市,亦是全国较发达地区,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已于2015年12月31日发布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颁布后,广州市进步一积极、认真落实黑臭水体整治方针,并向管辖的各区下达了黑臭水体整治的计划通知。增城区计划对管辖范围内的上邵涌、细陂河、牛屎圳等8条河涌进行黑臭水体整治。上邵涌是广州市黑臭水体整治的规划的一部分,上邵涌位于新塘镇西部,为白石涌的一级支流,雅瑶河的二级支流,自西向东汇入白石涌,河长1.5km,河宽3~6m,设计集雨面积为2.
5、0km2。上邵涌流经新塘镇上邵村和白石村。上邵涌的中段已覆盖箱涵。现状工厂企业布置基本为临涌布置,商业店铺均在河道上建设,阻水非常严重。1本工程是广州市第二批152条黑臭河涌治理中的一条,根据增城区政府工作会议纪要(增府会纪[2016]148号),按照指定的倒排工期表抓紧完成前期工作并进场施工,确保于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河涌基本消除黑臭;确保于2020年底前完成整治任务。为此,建设单位委托我司编制上邵涌黑臭河涌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6、、工程规模及内容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通知》建城[2015]130号,黑臭水体的整治技术主要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城市黑臭水体分级的评价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3-N),并对黑臭水体进行级别判定,制定工程方案,进行工程实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上邵涌黑臭河涌整治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两岸截污管线工程:(1)工业二路至邵白路段北岸道路上敷设d800截污管,收纳上邵涌北岸污水,长265m;南岸沿涌
7、边采用d300挂管的形式,收纳该段上邵涌南岸污水,长271m;(2)沿翰重公寓至一尝鲜路口上邵涌南岸敷设d500截污管,并于一尝鲜路口处设污水井,污水接入白石村农污系统(在建),继而进入市政污水管网,长203.5m;(3)一尝鲜旁公厕污水采用d300PVC管接入上邵村农污主管长32m;(4)在河涌南岸邵白路至石新路段,两条支管分别敷设d500截污管长131m,92m;(5)取消邵白路敷设d1000污水干管,接至白石路上已有的d1800污水干管(该内容其他工程已在实施)。综上,建设截污管:d800砼
8、管265m,d500砼管426.5m,d300PVC管303m,排水改造户数约为30户。2图1截污纳管工程措施图(二)一体化处理及生态补水工程本工程一体化设备处理设施:采用高效滤膜机对河涌进行应急水质处理,出水水质按一级A标准控制,达标后再排入河涌。设计的一体化设备处理规模2500m3/d,蓄水池3000m3。由于本工程河道较窄,生态补水流量0.3m3/s,每天补水两次,每次为1个小时。将一体化设备处理的2500m3的水体,进入提升泵站后通过河底埋设管道(d300)从上游补入河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