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具能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

让学具能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

ID:32207602

大小:4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1

让学具能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_第1页
让学具能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_第2页
让学具能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_第3页
让学具能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_第4页
让学具能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学具能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学具操作能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得力助手”——对小学数学课堂学具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分析和思考内容摘要:学具操作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使用频率很高的数学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学具操作也存在着种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探究了种种对策:制定学具操作的目标;合理选择操作策略;对操作过程进行调控;对操作结果进行反馈等。让学具操作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得力助手”,把数学课堂教学引入到实效的境界。关键词:学具操作低效策略调控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2、”因此,在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已被许多教师重视。但是,是不是每一次学具操作活动都是必须的、恰当的、有效的呢?答案是“不是的”,其实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学具操作活动,笔者针对几种常见的学具操作活动低效的现象进行分析:一、现状扫描现象描述:1、学具操作成了课堂教学的点缀品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已被受广大教师青睐,几乎在每一堂课中都能看到学具操作的影子。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课,教师先课件出示:2001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情景,然后出示获得

3、金牌数前三名的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54枚21枚14枚接着让学生思考: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生2: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生3: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师:你能根据前面的两个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吗?生:54-21=54-14=师:你能拿出小棒摆一摆,并把计算过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吗?课就这样很顺利的上了下来,不仔细分析,课上得还不错,既有情境,又有操作,还有合作。但是,仔细一推敲,课中的小棒操作有必要吗?学生在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这节课完全可以从口算引导到笔算,学生肯定能理解

4、所学知识的。因此,这节课中没有必要进行小棒操作,如果对个别学困生的指导时,学生难以理解,可以用小棒加以辅助操作。在课后交流时,任课教师说:“本来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是比较容易学会的,无须用小棒操作,但考虑到是教研课,不让学生操作一下会变得无味,所以就——”听了之后,我想,学具操作不是成了公开课的点缀品了吗?好像不操作一下,就不能体现新课标中的新理念。现象描述2:学具操作成了学生的模仿活动学具操作本来是学生独立的、自由探索的、发现新知的一个过程,但有的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学具操作的含义,在教学中经常自己演示,学生也模仿着操

5、作,这样能真正起到学具操作的作用吗?曾听过一节三年级的“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课,教学片段如下:课件出示:48个桃子和2只猴子师问: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师:你会列式吗?生:48÷2=师:尝试着算一算,和同桌交流一下是怎么算的?在交流算法时其中一位学生说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求得商,教师让全体学生摆小棒,学生不知为什么,没多少学生开始摆,教师就在实物投影下摆了一次给学生看,下面的学生也跟着摆起来。课后交流时,大家问任课教师:“你这样的学具操作活动有效吗?不是成了学生的模

6、仿活动了吗?”现象描述3:学具操作使课堂杂乱无章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差,课堂中一些学具常常会吸引他们不停的玩,有的还会出现争夺学具的现象,导致课堂杂乱无章。曾听过一节一年级的《认识物体》的试教课,执教的教师让孩子们带来了许多东西:如火柴盒、牙膏盒、球、魔方、饮料罐等,以便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合作交流等形式,摸索物体的基本特征。但是,没想到一上课就听到“叮叮当当、扑通扑通”的声音,原来是孩子们的学具没管理好掉到地上去了,弄得一堂课不是这种声音,就是那种声音,使整个课堂变得杂乱无章,任课教师尴尬得不知如

7、何是好。现象描述4:学具操作后无反馈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学具的操作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学生的演示反馈和语言反馈获得大量的信息,这对于恰当评价学生、调整教学的步骤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操作形式、操作过程非常关注,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反馈环节。其实,通过学生的反馈,对操作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从中能得到大量的信息,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点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一、针对学具操作中存在低效现象的思考及对策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

8、级的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逐步像抽象思维过度,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观动作思维。学具的操作就是把枯燥的、富有逻辑性的数学知识分解成可以操作的,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究、分析、总结,接受各种数学信息,使数学知识在学生心中得到内化。可以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实施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学具操作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对学具操作低效现象进行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