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性格分析

俄罗斯民族性格分析

ID:32197186

大小:47.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1

俄罗斯民族性格分析_第1页
俄罗斯民族性格分析_第2页
俄罗斯民族性格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俄罗斯民族性格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俄罗斯民族性格分析俄罗斯民族是世界上伟大而优秀的名族之一,极富爆发力和创造力。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俄罗斯民族涌现出了无数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为什么俄罗斯民族能够取得如此荣耀和光辉的成就呢?我认为,这与其民族性格密切相关。那么俄罗斯民族性格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具有大无畏的气概。俄罗斯民族历来傲视全球,蔑视强敌,曾经战胜了许多称霸一时、不可一世的强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战胜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德国法西斯,横扫欧洲,解放了1

2、4个国家,同时派出百万大军,以雷霆万钧、摧枯拉朽之势,用十余天的时间消灭了盘据在中国东北的百万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苏联解体以后,面对以超级大国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弱俄削俄与围堵政策,俄罗斯人民无所畏惧,针锋相对,强势崛起,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二是具有称雄世界的雄心壮志。享有盛誉的普京总统曾指出:“争强好胜是俄罗斯人民的民族性格。”俄罗斯人民曾经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相信俄罗斯人民还会创造出无数更加骄人的业绩。三是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俄罗斯人民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但事实证明,任何困难都吓不倒他们,任何凶恶的敌人也无所畏惧,

3、他们总是愈战愈勇,愈挫愈强,显示出俄罗斯民族无比强大的爆发力、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以上几点在俄罗斯的历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当年,彼得大帝为了打开通向欧洲的出海口,与瑞典人打了二十年的战争,击败了瑞典几十万大军,建立了新首都——圣彼得堡;1812年,拿破仑率六十万大军入侵俄罗斯,结果一败涂地,被赶出俄国,损失了大部分军队,导致后来的垮台。拿破仑说:他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的军队;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列宁格勒围困900个日日夜夜、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人民的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让全世界折服。历史上,俄罗斯曾是军事强国,彼得大帝

4、、苏沃洛夫、库图佐夫、朱可夫等世界著名军事统帅至今在俄罗斯脍炙人口。俄罗斯人崇敬英雄,现在年轻人举行婚礼的内容之一,就是到当地一个英雄的纪念碑前献花。总之,俄罗斯人在国家存亡和发展的重要关头,都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俄罗斯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不易被其他民族所压垮,却要压倒敌人。我认为俄罗斯整体民族性格的形成与他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密切相关。俄罗斯幅员辽阔,气候寒冷。这种自然条件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既奔放又忧郁,既懒散又吃苦耐劳性格特征的形成。俄罗斯有着广阔而肥沃的土地,广大的空间造就了俄罗斯民族豪放的性格。他们嗜酒无度,缺乏纪

5、律;舞蹈奔放粗犷,合唱震天动地。但是俄罗斯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却给人们留下了生活的重负与精神的压抑。因此,俄罗斯人总是表情庄严,肃穆,凝重多于微笑;心情忧郁,伤感,沉重多于轻松。此外,肥沃的土地也养成了俄罗斯人懒散的习性。他们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无须勤劳节俭去创造财富。然而恶劣的气候又使俄罗斯人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从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俄罗斯地跨亚欧大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俄罗斯文化的民族性,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俄罗斯精神的双重性。恰达耶夫在《俄罗斯思想文集•箴言集》中说到:“有一个事实,它凌驾在

6、我们的历史运动之上,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的历史……它是我们政治伟大之重要的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之真正的原因,这一事实就是地理的事实。”地跨欧亚大陆不仅仅是俄罗斯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更是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东方国家,却深深地受着东西方文化影响的历史。恰达耶夫说:“我们处在世界的两大部分——东方和西方之间。”“东方与西方两股历史之流在俄罗斯发生碰撞,俄罗斯处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中。俄罗斯民族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整部分,它将巨大的东西方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

7、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俄罗斯一直徘徊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它选择着,摇摆着,在这种选择与摇摆中形成了俄罗斯精神兼容东西方文明的实质和存在于其中的两面性。以上是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分析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整体特点,我还想根据老师课上讲述的内容来描述一下我眼中的俄罗斯人民。首先,他们自尊心极强。在俄罗斯,尽管目前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好,也有一些年轻人也向往西方,但总体上俄罗斯人不崇洋媚外,更不低三下四,不少人甚至至今仍有大国沙文主义的举止言谈。我觉得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眼下的中国,崇洋媚外之风盛行,外国的节日、服装、

8、影视等文化因素在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身上渗透地越来越深。我曾经看过一篇美国的报道题为“打垮中国的十大方法”,其中文化渗透是他们很重要的一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