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

新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

ID:32185565

大小:1.86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2-01

新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_第1页
新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_第2页
新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_第3页
新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_第4页
新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20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2i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21世纪头20年,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将是改变我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大量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城市化这一历久弥新的老话题在世纪之初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更加广泛的角度加以综合研究。本文第一章是城市化理论综述,正本清源,从对城市化的涵义出发,考察了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定义,据此概括出城市化的完整定义。接着描述了城市化的多种度量方式。城市化是一个各类因素交互

2、作用的复杂进程,其背后自有其发生机制。在诸多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中,专业分工,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转换,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流动,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分工是效率的源泉,这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着力于探讨国家富裕原因的重要结论。城市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劳动分工,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来自于人们对城市分工效率的不懈追求。首先,静态地看,专业化分工引致的比较优势经济、规模聚集经济和结构协同经济能使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达到最大化,即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

3、托最优”状态。其次,动态地看,劳动分工引致的要素质量与数量的内源性成长积累机制能使资源利用效率不断突破现有的技术限制,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获取一种动态的报酬递增效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产业结构变革是城市化的主线之一,城市化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半生发展过程。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后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D.盖尔·约翰逊指出,农民的福利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多少资源(包括人力的、物质的和金融

4、的),还取决于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市场)的运作状况。更间接但绝非不重要的是制度安排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制度是重要的”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城市化发展,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可以极大的促进城市化进程。本章最后一部分是总结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历程的不同城市化模式,包括了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逆城市化四种典型情况。第二章描述了中国城市化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就总体而言,中国城市化水平一直滞后于世界各国同期水平,但毕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

5、力已经开始真正走上了城市化的道路。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处于20%—50%这个快速发展阶段,恰好处在由行将瓦解的传统农业社会向正在形成中的现代城市社会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可以断言,我国的城市化浪潮眼下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地向前推进着。据相关估计,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会有60--70%左右的人口上活在城镇中。第三章讨论了几个城市化研究领域极富每议的问题。其一是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否滞后。尽管大多数人对此持肯定态度,但也有少数学者持怀疑态度,认为由于中国复杂的国情,不见得和世界其≯各国有相同的城市化过程曲线。

6、本文根据翔实均数据,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加以比较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存任过度工业化和城市化严重滞后问题。其--是Ng规模lU-JNi。如何提高城市效率是中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城市的规模大小是影响城市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般情况下,城市的效率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我国城市发展现状表明除了个别城市外大多数城市的现有规模都偏小,这导致了城市效率的低下。本部分详细分析了造成我国城市规模普遍偏小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有助于形成合理城市规模从而提高城市效率的政策建议。其三是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

7、择问题。中国的城·l丁化道路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界的争论的焦点: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究竟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为主,或者重点发展中小城镇,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在争论中,逐渐形成了大城市重点论,小城镇重点论,中小城市重点论,大小并举论等多种观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城市化实践表明我们实际上奉行的是“小城镇重点论”,大力发展小城镇。这种低成本的城市化方式有利有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探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没有必要局限在大小之争,大中小城市并举及其协调发展,将是中国城市化的客观要求。然而,

8、这样各方面都照顾到的说法可能在消除了矛盾.的同时却丧失了方向和重点。笔者认为,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关键在于找准城市功能定位,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途径。第四章研究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战略。中国的城市化要取得好的效果,当从如下五个方面着力:其_是加强制度创新,从体制上扫除城市化的障碍。它包括了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财税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其二是善用政府之手,合理“助推”和“助拉”。发展经济学家早就注意到,在一般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