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药》教学后记

选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药》教学后记

ID:32175648

大小:56.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选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药》教学后记_第1页
选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药》教学后记_第2页
选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药》教学后记_第3页
选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药》教学后记_第4页
资源描述:

《选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药》教学后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药》教学后记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徐根玉【内容摘要】任何一篇作品的教学,都必须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选准切入点,合理衔接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将结构、人物、环境、主题等重点难点水到渠成地逐一突破。【关键词】切入点;重难点鲁迅的小说《药》已教过多遍,每次均留有遗憾,总感觉个别地方设计不够流畅合理。因此,每次教学,都是对前次的修正和完善。在这种不断修正和完善中,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渐次提高。经过多轮探索,终于发现:若想保证这篇小说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选准切入点,合理衔接内容。只有这样,才能

2、将结构、人物、环境、主题等重点难点水到渠成地逐一突破。在实际教学中,我依次设计了四个问题(顺序不可颠倒)供学生讨论:问题一本小说讲述了几个家庭的悲剧故事?(设计此问,主要完成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分析)很明显,本小说讲述了两个家庭的悲剧故事:华家和夏家。只要作了充分预习,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至少涉及三个重点:人物、环境和结构。接着分两步完成对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分析。1.学生复述这两个家庭的悲剧故事。在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华老栓、康大叔、夏瑜、华大妈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人物刻画手法。2.

3、以红眼睛阿义和花白胡子为代表的茶客又呈现出怎样的精神状态呢?(以此问探讨人物生存的社会环境,从而揭示华老栓性格的必然性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问题二小说通过什么将这两个家庭的悲剧故事联系起来?正面讲述(或明写)的是哪个家庭的悲剧故事?(设计此问,主要完成对小说线索和结构的分析)小说以“药”为线索展开情节,并将两个家庭的悲剧联系起来;小说采用了明暗交错的双线结构方式。如有可能,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小说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结构方式?问题三华、夏两家的悲剧故事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主题?他们之间有无必然联系?(设计此问,意在探讨

4、小说深刻新颖的主题)华家的悲剧在于愚昧和麻木,夏家的悲剧则在于:革命者为崇高理想献身却得不到民众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两者是有必然联系的:正因为以夏瑜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没有唤醒民众依靠民众,民众的思想依然处于愚昧麻木状态,因此,他们的牺牲自然得不到民众的理解、同情和支持,这样的革命注定难以成功。小说主题的深刻性和新颖性就表现在这里。问题四夏瑜坟上“一圈红白的花”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怎样理解鲁迅先生后来对这一情节安排的看法?(设计此问,进一步探讨小说主题)坟上的花,“圆圆的排成一圈”、“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

5、显然是人为的,是别人放的花圈。谁放的呢?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夏瑜的战友或同情者前来献上以寄托哀思的。献花圈这一情节,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认识到,烈士为革命而牺牲,没有被所有人遗忘,这符合时代精神和生活真实;另一方面也不可讳言,这“花圈”是“平添”上去的,即:不仅指小说前面无伏笔可寻,清末也没有用花环寄托哀思的习俗,还指不恰当地拔高了严重脱离群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历史地位。遵从将令,给人希望。他曾在《〈呐喊〉自序》中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

6、平添了一个花环……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他又进一步解释说“为达到这希望,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地显出若干亮色。”其实,夏瑜的死并不是毫无影响的,第二年清明节坟头上的花环,就点明了唤起民众的主题,说明革命后继有人,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的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写《药》的时候,在瑜儿的坟上加花环,是为了满足新青年的要求,给作品加上光明的尾巴。”表现了作者的

7、期望。……以上四问题,以问题一为切入点,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自然而然地将本小说的人物、环境、结构、主题等重难点逐一突破,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宛如一个精致完整的艺术品。在我看来,语文教学的每一节课,都应该是一件精心设计的完整的艺术品,而不是零散知识的简单堆积。从导语到内容,从一般知识到重点难点,都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衔接紧密,浑然天成。而要做到这一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找准了切入点,不仅能提高教学设计的艺术性,更能一举突破重难点。(本文获2009年校论文评比二等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