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170136
大小:6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1
《甘肃省兰州三十五中11-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学习变得简单,2011—2012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提示:请将试题答案全部答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绥靖()阻遏()箱箧()荒谬()提防()寒嫩()2、下列成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2分)转弯抹角长途拔涉穷愁潦倒大廷广众(1)改为(2)改为3、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孩子们对未来的(),对生命的(),对死亡的(),对亲人的(),父母失子的哀伤和(),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和
2、对自由的执著……A、憧憬喜悦恐惧呼唤控诉反抗B、喜悦憧憬呼唤控诉恐惧反抗C、憧憬喜悦恐惧反抗呼唤控诉D、喜悦憧憬呼唤恐惧反抗控诉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5、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C、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
3、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6、假如张华同学借了你一本心爱的书已很长时间,大概他(她)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了。你想委婉地提醒或暗示他(她)还书,你会怎样说呢?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超过30字。(2分)答:7、新闻的结构有、导语、、、共五部分。(2分)8让学习变得简单8、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2分)《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
4、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标题:9、诗歌《春望》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此诗写于(历史事件)前期。诗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3分)。10、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共10分)(1)《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2)《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近的语句是,。(3)《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句子是,。(4)《望岳》中
5、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 。(5)气蒸云梦泽,。(6)晴川历历汉阳树,。二、文言文阅读(26分)(一)桃花源记(13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6、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8让学习变得简单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
7、者。1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1)缘溪行()(2)渔人甚异之()(3)便要还家()(4)不足为外人道也()(5)便扶向路()(6)欣然规往()1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2分)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林尽水源D、水陆草木之花无丝竹之乱耳13、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2分)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
8、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16、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见渔人,乃大惊”表现桃花源中人对外界来人突然出现的惊奇,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社会。B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富足平和的社会。C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想将渔人留在桃花源,和他们一起生活。D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二)对比阅读(13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