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省级精品课课程评审指标体系.doc

辽宁省省级精品课课程评审指标体系.doc

ID:32161925

大小:10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1

辽宁省省级精品课课程评审指标体系.doc_第1页
辽宁省省级精品课课程评审指标体系.doc_第2页
辽宁省省级精品课课程评审指标体系.doc_第3页
辽宁省省级精品课课程评审指标体系.doc_第4页
辽宁省省级精品课课程评审指标体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省级精品课课程评审指标体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省省级精品课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分值(Mi)A级标准C级标准评价等级特色内涵及分数特色得分教学队伍20分*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8分近五年,1、主讲教师获校级奖励(模范教师或教书育人奖等)一次;2、主讲该课程年均100学时(含实践教学环节);3、主持教学研究课题两项(省级一项);4、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教学相关论文四篇(核心刊物一篇);5、获教学表彰(奖励)两项(省三等奖一项)6、承担学术研究课题两项(省部级一项)7、

2、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篇(国内一级刊物两篇);8、获得学术研究表彰(奖励)两项(市级一项)近五年,1、获校级奖励一次;2、80学时;3一项校级;4、三篇;5、一项(校一等奖励);6、一项7、一篇8、一项(教学队伍项特色分值为7分)1、课程负责人:(1)获省劳模或省教学名师(2)获市模范教师或教书育人奖励;(3)主持省级教研课题一项;(4)、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教学相关论文六篇(核心刊物一篇);(5)获教学表奖两次(省二等奖一项);(6)国内一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篇;(7)学术研究获省二等奖一项;(8)教育部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1—2教师队伍结构及整体

3、素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中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4分近五年1、教师团队的整体学术水平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不含课程负责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教改、教研论文共五篇,其中一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合理(有相近学科专业或基础学科的教师占20%);3、教师的专业实践丰富,年龄结构合理;4、培养中青年教师的措施得当,效果明显。近五年,1、整体学术水平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六篇:2、知识结构较合理(10%);3、年龄结构合

4、理;4、培养中青年教师措施效果较明显。7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分值(Mi)A级标准C级标准评价等级特色内涵及分数特色得分教学队伍20分1---3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教师思想活跃、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教学思想的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论文。8分1、教学队伍的教研活动领域反映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正确。教改项目、措施和取得的教改成果体现了教改的重点,反映出教学思想活跃,教改成效显著;2、教研活动推动了教改,成效显著,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3、发表高质量的教改论文两篇。1、教

5、学队伍的教研活动领域反映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正确。有教改立项、实施的措施教有力,并取得一定的教改成果;2、教改活动能够联系教学改革,其教改成果受到学校及教学成果奖励两次;3、发表高质量的教改论文一篇。2、教学团队(除负责人):(9)双师型教师达30%;(10)参加国家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建设;(11)有获省级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励者;(12)有获市模范教师称号者。3、教改与教研:(13)课程改革有创意,受到省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表彰;(14)高质量教改论文四篇。14项中:满足10项—7分满足8项—6分满足6项----4分满足5项------3分满足4项-----2分满足3项---

6、--1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分值(Mi)A级标准C级标准评价等级特色内涵及分数特色得分教学内容22分*2---1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表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10分1、理论课以必须够用为度,为后续课程教学服务;专业实践课以实用能力为培养主线;2、正确处理课程内具备左侧之1或2,而其余两条不明显(教学内容项特色项分值为7分)1、教学内容改革有创意,发表的教改论文反映先进教育理念;2、教师获市教书育人奖或课程集体获校先进集体奖励(荣誉

7、);3、承担教育部示范性项目;4、课程内容能保证基本教学要求并且具有为地方经济服务。7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使基础理论不断丰富内涵,与新知识内容(理论)、先进的技术(技能)有科学的联系。正确处理经典与现代的关系,恰当地运用经典理论阐述课程的重点内容,丰富经典理论,效果好;3、课程内容体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各自作用、特点明显又有机联系、恰当衔接。科学研究与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效果明显。教学内容22分2---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