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137410
大小:1.86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1-31
《【5A版】烛之武退秦师翻译.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大意是利用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这就是俗称的“离间计”,其实,在“三十六计”中称作“借刀杀人”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说退秦军,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那么,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的呢?我们学习的新课《烛之武退秦师》,将会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左传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2、,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二、《左传》简介《左传》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二、《左传》简介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
3、记》、《三国志》等。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春秋时期形势图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三、故事背景晋公子重耳流亡路线图及郑,郑文公亦不
4、礼焉。叔詹谏曰①:“臣闻天之所启②,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③也,而至于今,一也。离④外之患,而天不靖⑤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⑥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⑦,其过子弟固⑧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①叔詹,郑国大夫。②启,赞助。③姬出,姬姓父母所生,因重耳父母都姓姬。④离,同“罹”(lí),遭受。⑤靖,安定。⑥三士,指狐偃、赵衰、贾佗三人。⑦侪(chái):类。⑧固,本来。《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的相关内容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以礼接待重耳。大
5、夫叔詹劝郑文公说:“臣下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其他人是比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或许上天要立他为国君,您还是依礼款待他吧!同姓的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昌盛。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遭到流亡在国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要为他开出一条路吧,这是第二件不同寻常的事。有三位才智过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第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过郑国,本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晋公子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前632年晋国为什么
6、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三、故事背景公元前630年郑新郑函陵氾水秦晋晋军秦军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四、课文配乐朗读无能为()也矣共()其乏困秦伯说(),与郑人盟夫()晋,何厌之有微夫
7、()人之力不及此wéifÚgōngyuèfÚfànzhuìjué秦军氾()南若不阙()秦夜缒()而出失其所与,不知()使杞()子、逢()孙戍之zhìqǐpáng五、字词注音六、翻译分析全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晋侯、秦伯:晋文公、秦穆公。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以:因为。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贰,从属二主。军:驻扎。
8、名词→动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佚之狐:“之”为介于姓、名之间的语气助词。烛之武、佚之狐,都是郑国大夫。师:军队。之:代词,他。若:如果。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