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小学象棋课入门.ppt

【5A版】小学象棋课入门.ppt

ID:32112508

大小:7.80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1-31

【5A版】小学象棋课入门.ppt_第1页
【5A版】小学象棋课入门.ppt_第2页
【5A版】小学象棋课入门.ppt_第3页
【5A版】小学象棋课入门.ppt_第4页
【5A版】小学象棋课入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5A版】小学象棋课入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棋类大讲堂象棋是怎么来的呢?中国象棋的起源中国象棋又被称为“象戏”、“橘中戏”,系由先秦时代的博戏演变而来。战国末期,盛行一种每方六枚棋子的“六博”象棋。唐代象棋有了一些变革,象棋只有“将、马、车、卒”四个兵种,棋盘和国际象棋一样,由黑白相间的六十四个方格组成。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因火药发明增加了炮以外,还增加了士、象。宋代《士林广记》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谱,它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最早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这些记载足可以推翻国外长期以来流行的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的说法。到了明代,有人把一

2、方的“将”改为“帅”,这时的象棋便和现今我们常玩的中国象棋一样了。橘中戏传说古时有一巴邛[qióng]人家橘园,霜后两橘大如三斗盎。剖开,有二老叟相对象戏,谈笑自若。一叟曰:“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后遂称象棋游戏为“橘中戏”为什么叫象棋?象棋里面有“象”这个兵种啊!所以叫象棋嘛,还不简单。以“象”作为棋名,主要是最早的象棋子是用象牙雕刻而成的,故命名为“象棋”。与动物的大象有关,远古恐龙灭绝后,大象就成为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最终成为古人对这动物图腾的崇拜,故此命名为“象棋”。其实比较正确的、科学的、合法的解释是:象

3、应出自易经,象是包罗万象之象,因为这种游戏变化无穷,包罗万象,所以称之为“象棋”。为变化多端之意。哦,原来是这样啊!下面,跟我来认一下棋谱吧!中国象棋入门基础知识一、认识棋盘、棋子1、棋盘·直线棋盘上较长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直线,共有9条,其中7条被河界隔断。用红色棋子一方的直线从右往左依次用中文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表示;用黑色棋于一方的直线在红方对面也从右往左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9表示。·横线棋盘上较短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横线。横线共有10条,用红色棋子一方的横线从红

4、方底线算起,从下往上依次用中文数字一至十表示;用黑色棋于一方的横线则从黑方底线开始,依次用阿拉伯数字l-10表示。·交叉点直线与横线相交的地方称为“交叉点”。整个棋盘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放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河界棋盘中央没有画直线的地方称为“河界”。它代表弃战双方的分界线,确定了各自的地域。·九宫棋盘两端各画有斜交叉线的地方称为“九宫”。将则只能在各自“九宫”的9个交叉点上活动。二、象棋的基本技术·走棋对局时,由执红棋一方先行,以后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到分出胜负或走成和局为止。走棋一方将棋子从棋盘一个

5、交叉点挪到另一个空着的交叉点上,或吃掉对方某一交叉点上的棋子后占领那个交叉点,都算走了一步棋,双方各走一步棋为一个回合。·吃子吃子除炮以外,其余棋子吃法与走法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当棋子可以走到的位置上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运用棋子走法把它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而炮吃子与它的走法不同,它必须沿着所在直线或横线隔一个棋子(不论哪一方)跳吃(俗称“隔山打炮”)。另外,将(帅)不可在同一直线上面对,主动将将(帅)与对方的帅(将)面对意味着送吃。车车车车走直线,走法与吃法相同。车走直线,走法与吃法相同。如图红车能吃右边的黑

6、马和下方的黑炮,但被红炮阻隔不能吃左边的黑马。车车车马炮马炮“马”的走法是直线一格然后斜前方一格。俗称“日”字。兵兵马如果直线格上有棋子(),则马就不能往这个方向行走,此情况俗称别马腿。如图,马不能走到黄色圈的位置。兵兵马马炮“炮”走直线,格数不限。炮要隔一个子(俗称炮架)才能吃对方的棋子。如图,红炮能吃右边的黑卒和前方的黑马。但不能吃左边的马。卒兵卒炮卒马马卒兵兵兵“兵”在未过河前只能往前走,过河后可往左或往右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不论是否过河,兵都不能往后走。“兵”的吃法与走法相同。“象”走“田”字,但不能过

7、河;若“田”字中心有棋子,则象无法走动,此情况俗称堵象眼。“象”的吃法与走法相同。如图,相无法走到处。象相炮马士“士”走斜线,每次一格,被限制在帅(将)的旁边,俗称九宫(图中红线围着的正方形)吃法与走法相同。帅“帅”的活动范围局限在九宫之中,走直线,每次一格,吃法与走法相同。口诀马走日,象飞田,车走直线炮翻山,两个士,走斜线,将帅围着九宫转,兵卒往前走,不许回头看,学会下象棋,能写又会算。康熙下棋象棋的礼仪?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